《底层逻辑》14.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

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天,比如退休老人;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比如王健林;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比如比尔·盖茨。

在商业世界中,拥有受人尊敬的职业化素养——恪守时间,是一项非常基本的要求。而恪守时间的本质,就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时间管理的三个层次,把事情分为“轻重缓急”,然后按照规律去依次处理。如果你不能在每一个小时上有所节省,那么每年的时间也无法真正得到管理。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不是如何从17分钟里省出17秒,而是判断这17分钟值不值得用于做某事,以及如何用17分钟省出17个小时。

时间的颗粒度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虐心的话,叫做比你成功的人还比你努力,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有不少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作者说,看一个人的时间颗粒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职业化程度

  • 什么叫做时间颗粒度,说白了就是他安排时间的时候,使用的单位是什么
  • 普通人习惯于用天为单位,今天很忙,明天有空,大后天还可以干个什么事
  • 如果你用小时来安排时间,那么说明你至少应该是精英阶层了,比如3点-5点接待谁谁谁,5点到7点参加会议,7点-8点吃饭。8点到9点还要开会。
  • 更有甚者用15分钟安排时间,当年比尔盖茨造访中国的行程表是按照5分钟为单位安排的。甚至连握手寒暄的时间,都做了严格规定。

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对于成功人士来说,尊重他的时间,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当年有个主持人采访王健林,结果晚来了3分钟,王健林上车就走了。一点面子都没给。很多人说,这是牛逼的不近人情,但是你要知道,这3分钟对他意味着什么。

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随着我们越来越成功,你的时间颗粒度,会不由自主的变得越来越细,甚至有人教女孩找对象,你就看这个人约你的时间安排,如果他一天都留给你了,说明这个人不是很成功,如果他跟你扣时间,扣到了一刻钟,那么这个人怎么着也是一个社会精英。

时间管理三层次

作者给了一个分层次管理时间的建议,把时间分为三个维度,年度,一天,和一小时:

时间管理三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以年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以年度为单位,给自己做工作和学习的计划,制定职业发展目标

第二个层次是以天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以天为单位,细化这个目标,每个人基本上都会有8小时工作和8小时睡眠,这16个小时差不多,但人和人的差距主要会体现在剩下的8个小时里面

第三个层次是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而一小时,就是要专注力了。需要我们快速的在一些事情中做切换。把事情分出轻重缓急,依次处理

时间管理是一种习惯

时间管理是一种习惯,但是会压抑人性
- 作者有朋友就跟他说,如果每个人都按照你这套方法管理时间,那么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作者的回答是,其实并非如此,有些事情你只是习惯了而已,比如你去夏威夷玩5天,你会怎么做,制定一个严格的行程,让自己的旅游时光最大化,还是随走随玩,完全随性而行,你先不用回答,问问身边的五个人,你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 这就是告诉你,在你看来根本无法理解的事情,别人却认为本该如此,你觉得时间管理反人性,生活不会再有乐趣,但其实在别人看来,生活就该这样
- 我们一开始学习驾驶也是如此,刚开始会想,什么时候换挡,什么时候踩刹车,那都是因为不习惯,但当我们开习惯了之后,一切都是下意识的动作。甚至根本就不用去进行思考。

当我们把时间管理作为一项规则来遵守时,毫无乐趣可言,甚至感觉很痛苦,认为是时间在管理我们。但是,在时间管理成为习惯之后,一切就变得自然而然,这时才是我们在管理时间。

史蒂芬·柯维说过:“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需要养成一些重要的习惯,接下来的,就交给命运了。至于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以什么样的状态生活,是你自己的选择,不应该由别人决定。最关键的是,只要你享受其中,高兴就好。

所以时间管理,与乐趣无关,你觉得很别扭,是因为你还不习惯。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我们要让自己产生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行动,逐渐把它培养成为习惯,慢慢的你就会觉得自己开始变得幸运了。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底层逻辑》14.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猜你喜欢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