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衰退》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昨天我们说到了美国进入了铁路时代,1851年政府捐出大片土地,新建伊利诺伊中央铁路公司,政府绝不是做赔本生意,这些土地本身也不值钱,如果开通铁路的话,周边的地价就会成倍增长,所以这就是典型的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模式,另外,铁路给人们带来了可预测性,很快就有人制作出了铁路运输时刻表,能够以分钟来计算火车的到站时间,这样就更是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铁路让整个运输成本,下降了96%,这也促进了美国的进一步专业分工,农民可以不用在自给自足,而是可以因地制宜的种植作物,其他的生活用品,全都靠铁路运输进行补给。
美国人也有了更多选择,有些人借助铁路,进行劳动力套利,也就是到劳动力收入最高的地方去打工。这也平衡了全国的人工,而且火车是靠能源推动的,铁路一旦繁忙起来,能源产业也全都忙碌起来,不过铁路热也带来了麻烦,在19世纪末,由于铁路扩张的速度太快,也产生了不少过剩产能,最终造成了很多公司回报很低,资不抵债。这时候,全世界的铁路,有一半都在美国,美国也在铁路上过度负债。在1873年就出现了铁路危机。
铁路带来的运输革命之外,还有一场革命正在悄无声息的进行,这就是电报带来的信息革命,1852年美国铺设电报的总里程是铁路的2倍,原来两个城市传递信息,需要数周时间,而现在只需要几秒钟。作者说,电报和电话是不能比较的,电报才是真的具有革命意义,彻底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扩大了整个经济的边界和范围,而电话其实只是让信息传递的体验感更强了。当时有人做了统计,70%的电报,都是商业信息,这也间接刺激了美国的金融市场形成,1848年,芝加哥交易所建立,当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拥有了这种信息优势。1866年大西洋海底电缆联通,电报技术开始全球化,这就让纽约和伦敦的信息相互连接,有的商人也开始凭借电报,全球化调配资源。
在这个阶段,美国人也开始了自己的迁徙,他们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向内陆扩展,开始进入无人区,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西部牛仔时代。第二个方向是从乡村到城市,也就是美国的城镇化。1790年只有5%的人口在城里生活,1860年,提升到20%,1810年,只有两个城市人口超过了5万人,就是纽约和费城,而1860年,则有16个城市有了这样的基础规模,大量农民开始变成产业工人。但是这段时间,由于还没有发生铁路和电报革命,所以增长水平一般,实际年人均产值平均只增长1.25%,这时候就该引出另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了,也就是南北战争。
之前也说了,美国出现了两种未来的争论,也就是汉密尔顿对战杰斐逊,汉密尔顿主张,工业化现代化,而杰斐逊则坚决以农为主,发展奴隶主经济。这两个人都是大名鼎鼎位高权重,汉密尔顿是第一任财政部长,而杰斐逊则是第一任国务卿和第三任总统。他们的观点不同,主要源自于出身,杰斐逊本身就是奴隶主,天生的富二代,而汉密尔顿则是一个商贩的私生子。杰斐逊尽管是著名的独立宣言的执笔人,但是本身却惧怕和嫉妒汉密尔顿,当时华盛顿对于汉密尔顿更加器重。汉密尔顿本身也十分有才华,很有思想。
杰斐逊很不同意汉密尔顿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法,他也不想让中央集权再度出现,他始终认为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就在于土地多,所以我们就应该走农业国的路线,发挥这个农耕优势。当时这种观点在社会上普遍占据优势,因为汉密尔顿时期,所谓的工业,其实也就是小作坊,用现在的话说,就好比是不务正业。所以你也不能批评杰斐逊不对,他只是没有前瞻性而已,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似乎没什么错误,也更符合民心。后来,随着美国的工业经济越来越强,杰斐逊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农业经济立场,然后他就发表演讲,接受了汉密尔顿的观点,化解分歧和误会。他从拿破仑手上买回路易斯安那,说明杰斐逊观点发生了重要转变。因为他使用了国家信用寻求贷款,这与他最早的观点是相矛盾的,在华盛顿时期,杰斐逊是不同意中央集权的,也不希望联邦政府权力过大。而他成为美国总统后,也是大力发展商业,扩张美国领土,
在美国建国之后的70年里,其实一直分成两大阵营,两个经济模式,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发展农奴制经济,北方投资购买各种机器,而南方则是购买更多的奴隶。林肯原来的主业是个律师,他对这些机器很感兴趣,经常要停下来了解他们的原理。他还有过一些小发明,这种美国创新精神,大部分都发展在了纺织工业上。比如动力织布机就让整个生产成本下降了一半。还有兵工厂,也在不断地创新,不但发明了左轮手枪,还制造了生产系统,为军队进行模块化大批量生产。
早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在农业生产上,就已经开始了工业化改造,机械收割机出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率,后来,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让棉花种植一下就在南方各州火爆起来,产量10年扩大了10倍。然后就开始出口,这就让南方的农场主们越来越膨胀,他们也大量进口黑奴,1860年,450万非洲裔中,有400万都是奴隶。这显然与北方阵营的民主形成巨大反差。但其实早在19世纪初,美国就禁止奴隶进口了,后来禁奴的思想越来越盛行。所以当时美国遇到的情况是,大家想废除奴隶制,但是南方却因为奴隶越来越富。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最后南方奴隶主越来越嚣张,买奴隶的花费越来越大手笔,甚至不光限于进口了,还从北方绑架和囚禁黑人,很多自由的人就被这样贩卖到了南方。
当时奴隶市场也是水涨船高,出现了股市的行情,1800年,成年男性奴隶价格是520美元,到了内战爆发之前,已经涨到了1800美元。所以买奴隶变成了炒奴隶,囤积奴隶。在棉花上赚到的钱越多,奴隶也就越贵。
但是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是残酷的人权问题,奴隶经常被毒打囚禁,还要带上镣铐,从事着超体力的劳动,奴隶主就像对待机器一样,对待他们。平均一个奴隶主,有10个奴隶,但是也有339个精英家庭,拥有250名以上的奴隶。最大的奴隶主,拥有上千个奴隶,全国最富的7500个人中,有4500个都是南方奴隶主。
棉花和奴隶产生的利益,并非只有奴隶主获益,在北方的一些公司,银行也都跟这些奴隶主相互联系,赚取巨大的利润,为这些棉花交易提供融资服务和运输服务。而这些人,在内战期间,也都支持了南方势力。
看到北方的工业化风生水起,自己这边的人总是往北边跑,于是1861年,美国南方宣告独立,美国内战看起来实力悬殊,是工业美国打农业美国,北方各州的财产占70%,银行资产更是占了80%,制造业资产也占比过半,装备机械武器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南方也不得人心,他们征调的兵力,也只有北方的一半。北方只要封锁地面边境,南方的棉花就运不出去了,然后就会迅速陷入经济崩溃。
不过交战一开始,北方就发现,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南方虽然经济不行,兵力也处于劣势,但是这些部队更职业,战斗力也更强。指挥官的等级也远比北方军队更高。所以其实内战绝对是有的可打的,不过,最后形成拖累的还是南方的经济,南方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团糟,北方为了战争印发的特殊货币,甚至在战争后,还能保持70%的购买力。而南方的货币很快就失去价值,造成了90倍的恶性通胀。南方最后回到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当中。
美国内战的损失极大,死亡人口就达到了65-85万人,这相当于之后美国参加的各种战争的死亡人数总和。战争耗费了66亿美元,相当于战争之前,全美GDP的1.5倍。然后南方各州的生产全都被破坏,原来出口能占GDP的7%,打完仗只占了2%。直到1890年,也就是20年后,南方各州人均收入才恢复到战前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北方胜利后,大幅改变了南方的经济模式,让南方的经济基础完全不存在了,这主要都包括哪些呢?咱们明天接着讲。(转自老齐读书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