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未来》2.真正决定回报的是增长率与市场预期的对比

《投资者的未来》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全球解决方案

很多人都认为,人口老龄化之后,经济就会停滞不前,但作者强烈反对这个论调,他反而认为我们即将迎来稳定的快速增长

  • 信息技术革命,和沟通方式的转变,让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服务,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 也就是说,未来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商品,而发达国家逐渐出售资产的交换过程
  • 作者把这个看成是全球解决方案
  • 说的在直白一些就是贸易赤字,欧美发达国家,通过释放财富,来向新兴市场国家,换取更多的商品
  • 那么大家都看好中国,看好印度和越南,看好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的时候,反而抬高了价格,预期过高,就很容易失望,所以不一定会有很好的投资回报
    • 从10年前,金砖四国的提法被叫响之后,这10年来,四个国家的表现,其实并不如人意,咱们的市场大家都知道,俄罗斯,巴西,印度,其实表现都很差。反而是美国股市表现最好。

买入并持有,并不代表一直不更新

作者的理论也经常被质疑,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公司也在不断变化

  • 比如现在几大科技巨头,微软,谷歌,脸书,亚马逊和苹果,占据了标普指数相当大的比重,但这几家公司,50年之前都是没有的,这岂不是跟作者这种,买入大公司并持有50年的策略相悖
  • 作者也承认,买入并持有,并不代表一直不更新,如果从不更新自己的组合,那么很可能几十年之后,你买的公司已经破产倒闭了一大半

创造型毁灭

目前从产业结构来看,基本上就是,金融,科技,卫生保健的持续扩张,以及制造业的持续衰退,经济学家熊彼得称之为,创造型毁灭

  • 标普500持续更新,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新时代的要求,否则一沉不变,就会被社会淘汰。他也无法再代表美国市场

标普500的历史

  • 1923年推出的标普指数,当时只有90只股票
  • 1957年3月,终于扩展为500只股票,并重新命名为标普500,其中包括425只工业公司,25家铁路,50家公用事业,基本就是实体经济主导,甚至金融都没有
  • 1976年金融公司才逐渐登上指数
  • 后来有个规律,加入标普指数的公司多,基本就是高点,加入指数的公司少,就是市场低点

以1957年到2003年。近50年周期来看,标普500中价值最高的前20只股票,只有3家公司重合

标普500的历史

分别是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和IBM,当然以2021年,现在的视角看,恐怕又都物是人非。

长期收益组合

为了做更精确地研究,作者做了三个投资组合,进行数据对比

长期收益组合

  • 第一个组合叫做幸存者组合
    • 也就是假设投资者持有原有的标普500指数中的公司,而且大家都很聪明,在一些公司被私有化或者破产之前,他们可以把钱都拿回来,然后投入到其他的公司中去。这个组合大概有125家公司,这里面既有非常成功的,菲利普莫里斯,辉瑞制药,通用电气,IBM,还有可口可乐,也包括了那些失败的公司,伯利恒钢铁,全美航空等公司
  • 第二个组合是直接派生组合
    • 也就是说一旦公司被兼并,投资者就赎回股票,然后投入到兼并的母公司上面去,比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被拆分成很多子公司,投资者的股票也被分成若干个公司的股票,这时候我们就赎回子公司的股票,然后重新买回母公司,这个组合的范围要比幸存者组合更大,多了100多家公司
  • 第三个组合是完全派生组合
    • 也就是完全的买入并持有策略,买了以后一直不卖,即便公司没了也不出售。那么很显然,完全派生组合的范围是最大的。他有341家公司,形成组合

最后的结论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 投资于标普500指数中,这些原始的成分股,无论你选择怎么派生,最后的年化回报都差不多,都是11.3%-11.4%之间,最高的是完全派生组合,也就是一直拿到底,反而略好一些
  • 这三种组合方法,都要好于投资于标普500指数,投指数只能获得年化10.85%的回报。也就是说不断更新成分股,反而拉低了组合的回报
    • 很多人也没想到,因为很多公司被兼并破产,甚至消失,这些竟然都没有对组合造成太多的影响。反而是那些不断更新上来的全新业态,成为了拖累指数的重要因素

那么为啥会这样?新兴经济让美国领先世界,为啥反而让标普500指数落后了

  • 答案依旧朴实,估值太高,虽然新公司在利润,销售额还有市场价值方面,都增长的更快,但是投资者也为这些新公司,付出了更高的价格。使其无法得到较高的收益。
  • 之前具体讲过IBM的例子,他的股价一直很高,而且升的速度也很快,比美孚都要更出色一些,但是美孚却用股息率最终打败了他。半个世纪当中,共有900多新公司登上过标普500,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拖累了指数的长期回报
    • 这种对于新股票的过高定价, 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咱们这里也一样,甚至一旦他要被纳入指数了,还会再涨一波。因为投资者判断,会有更多的被动基金,过来接盘,所以,有人专门炒作这种纳入指数的概念。导致最终这些公司,计入指数的时候,基本都估值过高
    • 比如雅虎公司,1999年12月,在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之时,标普500指数,把雅虎吸收进了指数,消息公布后,雅虎的股票价格升了68美元,因为要被纳入指数,所以他又上涨了64%。作者当时非常吃惊,没有公布纳入指数消息的时候,雅虎的股价100美元出头,作者都认为这已经是被大大高估了,而纳入指数之后,涨到过了170美元,简直非常疯狂。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 把雅虎列为了美国股票历史上最被高估的9只大盘股之一。当时雅虎的估值已经达到了500倍市盈率。很明显,雅虎的极高估值一定会拉低整个标普500未来的整体表现
    • 但更可悲的是,这种事不是个例,而是经常都会发生。加入标普500指数的个股,总要在之前就大涨一波。几乎全都是带着高估值,被编入指数的。所以,最后我们看到,标普500的总市值,随着更多新公司的加入,他在不断提升,但是投资者的回报却没有上升。反而被拉低了

所以熊彼得的创造性毁灭提法,描述了公司的进化论,让新公司替代老公司,从而带动新兴技术的发展,但是在资本市场却并不适用,投资者反而为这些创造性的新公司支付了更高的价格,最后影响了自己的收益

这也就是一定不能听概念,炒热点。但凡是被别人炒高的东西,一定会影响长期回报

兼顾成长和价值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

一般研究企业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个是价值一个是增长,通常需要兼顾这两个维度,方能在日后获得很好的回报

  • 比如巴菲特早期跟随格雷厄姆,做的更多的是价值,后来他又受到费雪的影响,兼顾了公司的长期增长回报。他只买那些具有相当价值,且可以稳定实现增长的公司,而不会买那种跑的飞快的企业。比如他跟比尔盖茨那么好,也从没把微软纳入到重仓股当中

真正决定回报的是增长率与市场预期的对比

在美国股市上,长期回报最高的公司,是菲利普莫里斯,这家公司的产品大家更是耳熟能详,就是万宝路香烟。他长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年化17%的回报,而且持续了近80年。1925年你投资1000美元下去,2003年将收获2.5亿美元的回报

这家公司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

  • 烟草大家都可以想象,总是被各种限制条例约束,甚至一度走到破产的边缘,但是这种危险时刻,却是投资者的福音,正是各种坏消息,把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赶出了市场,从而压低了公司的股票价格。
  • 翻回头去看,其实公司远没有那么糟糕,他一直都很赚钱,而且拥有可观的利润,而且还用盈利很大的一部分去发放股利。让投资者拥有旱涝保收的回报。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就逐渐变成了一座金山。
  • 这里作者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真正决定回报的并不是实际利润增长率,而是该增长率与市场预期的对比
    • 也可以借用一句歌词,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对我们投资回报影响的关键因素。
    • 当我预期很低,而实际回报很高的时候,才会有超额收益。相反,实际回报很高,但是并没有我的预期高,那么很可能这个回报就要大打折扣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投资者的未来》2.真正决定回报的是增长率与市场预期的对比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