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博弈论》7.守门员扑点球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妙趣横生的博弈论》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昨天你说到了点球问题,守门员得到了踢球者的数据,开启了一场博弈,这场博弈其实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守门员成功的概率,就等于射门者输掉的概率。有人赢就一定有人输,不存在共赢。

如果是纯策略,也就是踢球者百分百朝着一个方向踢,那么问题很简单,假如守门员猜对了方向,那么我显然射向右路,还有70%的胜算,而射向左路只有58%,那么毫无疑问,我射向右路更划算。

但是70%这个胜算,还是低一些,我如何提高胜算呢,那就要采用混合策略,也就是不能光朝着一个方向踢,还要变换方向,让守门员判断不准。假定守门员一直扑向左边,而你则一半射左侧,一半射向右侧,那么你的混合策略成功率就是50%X58%+50%X93%=75.5%,同理,如果守门员一直扑向右边,那你的成功率就是82.5%,这时候,也就是说,你只要采取各踢一半策略,最低成功率是75.5%,要好于死踢一个方向。那么我们再变换一下,右边把握大,我就用60%的次数踢右侧,左边把握小就踢40%。结果守门员扑向左边的时候,你的成功率就是0.4X58%+0.6X93%=79%,而当守门员扑向右侧,成功率就变成了0.4X95%+0.6X70%=80%,这两个数字也就十分接近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每十次点球,4次左边,6次右边,不管守门员怎么扑救,你都有8成的胜算。这肯定要好于你只踢一边。

那么守门员怎么计算,其实大同小异,计算方法跟上面一样,也是先假设自己各扑向一半的时候,是什么结果,然后再自己的右侧增加次数,可以增加自己的胜算。结果是守门员的最佳策略是左侧比例占41.7%,右侧占58.3%,也是类似一个4:6的策略,这时候踢球者无论怎么射门,守门员成功的概率是在2成左右。

守门员最佳策略和踢球者最佳策略几乎一毛一样,而且得分概率也基本一样,这是巧合吗?并非如此,这就是大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最小最大定理。也就是参与零和博弈的双方互相牵制,努力让他的对手利益最小化,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每当这种博弈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就是最大盈利的最小值,等于最小盈利的最大值。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只要出现零和博弈,我们只需要计算一方的最佳策略,就可以得到全部结果。这其实也是一种纳什均衡,当大家都采取这种策略的时候,对方无论怎么选择,也对结果影响不大。

更复杂的零和博弈就是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出一样的不得分,每种手势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这样构成均衡,所以大家的胜率都是一样的。但是全世界竟然有剪刀石头布的世界锦标赛,这么无聊的活动,而且还真有高手在这样的比赛中获益,比如连着出3次布,或者连出3次石头,这些策略,在世界锦标赛中经常使用,据说胜率会提高很多。那些选手认为,并不存在绝对的理论数据,在出招的一刹那,你可以根据身体形态大概判断一个更大的概率。比如现在发点球的时候,守门员也经常用假动作,去诱骗射门者。还有站位以及移动的方式,都会改变均衡结果。

所谓混合策略,并不等于先完成6次向右射门,再完成4次向左射门,他们的进行比例应该是交叉而随机的。从心里学上来说,大家对于随机发生的东西,通常都有一种连续抵触,也就是说,他都出了3次布了,第四次应该不会再出布了。这种情况下,通常会被别人所利用。

另外,当球员得知,守门员拥有最佳策略,无论他选择怎么射门,守门员的成功率都是20%的时候,他是否会变得随意呢?如果他放弃了自己的最佳策略,而是改为只踢一边,那么守门员也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策略。所以这也有相互制衡的问题,你的最佳策略,才能逼出对方的最佳策略,如果你放弃了,对方也可能随时放弃。而且,最佳策略是一个大的概率,并不等于你每踢10次,都有8次会成功,也许你连续8次都被对方扑出去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在2000年欧锦赛,意大利的托尔多,就在跟荷兰的比赛中,连续扑出了5个点球。也有曾经的阿根廷射手帕勒莫,一场比赛踢飞了3个点球。所以这种概率长期下来会是这个样子的,但是短期到某一场比赛,还真是说不好什么情况。

在零和博弈中,混合策略可以起到效果,那么在非零和博弈当中呢?混合策略其实作用非常有限,比如商业社会,就并非是零和博弈,作者提到了打折券营销,这是我们常见的商业活动,如果竞争双方都是用打折券,那就无异于价格战,变成了囚徒困境的双输结局,所以都想的是,别人不用而我用,这时候就要抢占先机。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样的对手,他们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默契,一年52周,而百事和可口分别发放26周的折扣券,绝不同时出现。你说这是一种默契,不如说是蓄谋已久。因为凭借随机的可能性,机会不存在。

还有,为了不让对手针对我们采取行动,我们必须要隐藏真实的意图,比如航空公司总是告诉你机票的折扣,但从不告诉你还有多少票没卖掉,这就是避免有些乘客去根据销量,预测折扣。从而延迟他们的购买行为,最后结果就是大家都不买全价票了,都拖到最后再去抢。现在票价折扣是随机的,你就没办法再去这么做。你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张,万一卖完了,反而耽误事。

随机策略还往往和重罚联系在一起,比如违章停车罚款200元,有人说太重了,我停车费才10块-20块,你一下罚200,这其实就是一种随机策略,如果罚款跟停车费差不多,那么大家就会心存侥幸,大不了认罚,除非交警足够多,能够每次都抓到违章停车,才能形成威慑,而高罚款的作用,就可以降低监管力度,只需要随机抽查就行,抓到处以10倍停车费重罚。这样就能足以形成威慑。让你乖乖的去交停车费。这就是随机性的妙用。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但同时依旧取得很好的效果。类似的还有抓酒后驾车,处罚力度要远大于代驾的费用。因为他本身也是一种随机检查。

二战的时候,还有一个例子,军工厂生产了很多残次品,也就是不能爆炸的炮弹,一开始大家是销毁这些东西,但是后来有人提议,说销毁他还得出人力物力,不如拉到战场上去,随机发射,由于被炮弹打中非死即伤,所以敌人明知道里面有伪劣产品,但也一定不敢放松,必然每颗炮弹都认真拦截,所以其实,利用随机性,就完全可以让这些残次品,发挥正品的效果。远比自己销毁,更加划算。

老齐发现一个规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之前举了很多的例子,最后发现均衡点都在40-60%这个比例关系上,比如之前那个图书馆美女玩色子的游戏,最有策略就是3/8,相当于37.5%,后来踢球这个例子,也是踢球者射向左侧的比例在38.3%,而守门员最佳策略,左侧占比41.7%,这其实遵循一个规律, 就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点就是0.618和0.382,所以很多最优策略,都在黄金分割位上。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个零和博弈,又是一个混合策略的时候,我们应该本能的想到黄金分割。在我们的投资中也是如此,资产配置比例一般也遵循股债6:4或者是4:6的配置,除非特殊情况下,很少上7:3的配置比例,股6债4的配置比例,长期下来,要比股7债3收益还好。是资产配置中,进攻的黄金比例,反过来,防守来说,股4债6,也要比股3债7其实更加稳定。所以我们总说,全配股票未必好,之前有大量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但依旧缺乏理论支撑,而这个知识,我们在博弈论中,悟出了答案的理论依据。就是均衡。

下面我们讲策略行动,也就是博弈论会指导我们做出哪些改变,比如有统计显示,我们在年初的时候,通常会定下行动目标,但是往往坚持不到2月份,30%的人就放弃了,只有1/5的人能把目标坚持到6月份,原因主要就是,1大家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2无法正确衡量自己的进步,3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执行等等,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第4点无法抵御诱惑,比如看到美味牛排的时候,减肥计划就很容易失败,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呢?博弈论有没有新奇特的方法。明天我们接着讲。(文章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妙趣横生的博弈论读书笔记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妙趣横生的博弈论》7.守门员扑点球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