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王朝》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昨天我们说到了,戴维斯下海,自己创办个小公司,然后承销卖不出去的保险股,结果证明,他也并非是营销天才,别人卖不掉,他也卖不掉。于是,戴维斯一生气,那我就自己买,他不但拿出了自己的钱,还在上面加了杠杆,去买这些打了折的保险股。不过戴维斯的杠杆不太高,只有50%,这也是美国规定的最大融资额度。而且融资产生的利息,也可以抵扣一些税收。
《戴维斯王朝》读书笔记:
- 《戴维斯王朝》1.金融门外汉的逆袭
- 《戴维斯王朝》2.坚信周期的历史乐观者
- 《戴维斯王朝》3.第一次投资就赔掉了媳妇的嫁妆
- 《戴维斯王朝》4.保险公司的投资逻辑
- 《戴维斯王朝》5.股市最大机会来临的时候!往往是大家最担心的时候
- 《戴维斯王朝》6.哪一年看起来都很糟糕!但股市却越来越好
- 《戴维斯王朝》7.最好的经济前景!却是噩梦的开始
- 《戴维斯王朝》8.二代登场!一场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 《戴维斯王朝》9.投资5年颗粒无收
- 《戴维斯王朝》10.老戴维斯也损失惨重!方寸大乱
- 《戴维斯王朝》11.抗住了揍!才能吃到肉
- 《戴维斯王朝》12.热爱是坚持下去基础
- 《戴维斯王朝》13.戴维斯的投资生涯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 《戴维斯王朝》14.史上最大泡沫破裂
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戴维斯经常去调研一些公司,他对CEO经常会问一个特殊的问题,如果你有一颗特殊的银色子弹,可以允许你消灭一个对手,你打算干掉哪个公司。在得到答案后,戴维斯通常都会记下来,然后仔细研究这家公司的股票。他认为,能够被其他企业憎恨的公司,通常都有相当大的潜力。
此时戴维斯还追随了格雷厄姆,加入了纽约分析师协会,当然也有他的私心,他可以在这些同行中间,招揽生意。此时的证券分析师,在华尔街属于是三低人群,低收入,低阶层,也不引人注目。他们为机构提供调研,经常能够当众,侃侃而谈投资之道,但是却只能领取微薄的收入。甚至有些人连协会的会费都支付不起。
戴维斯此时也没多少钱,他的公司一开始只有5万美元现金,还有那个交易席位,大概也值5万美元,所以公司资产10万美元左右。不过幸运的是,他第一年投资,就业绩极佳。到年底的时候,就已经有了234890美元的净资产。7只保险公司的股票,给戴维斯带来了翻倍的财富。当然这里面也有杠杆的功劳。他在第一年就借来了29000美元。这是他当时能借到的最多的钱了。
1947-1949年,其实美国股市表现并不特别好,道琼斯指数跌了24%,但戴维斯的股票组合却表现很好。或者说保险股表现都很好。这更加坚定了戴维斯的决心。转眼就到了50年代,这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佳的投资时代。这个十年标普500指数,就能上涨6.7倍。年化回报高达21%,这个无与伦比的记录,直到82年之后的大牛市才被打破。
但是50年代的牛市,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的,甚至一开始还爆发了朝鲜战争。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可能又要世界大战了,而且在二战中势如破竹的美军,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还有苏伊士运河问题,苏联坦克开进了布达佩斯,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航天卫星大战等等。冷战的阴影一直存在,所以其实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本就在犹豫不决中,而完全错过了机会。
此时先知先觉者已经行动了,约翰邓普顿就建议大家,买入那些成长股,规避分红,带来的重税,当时最高税率达到了80%,但是这些建议并没有被大众采纳。当时有个统计,说每100个美国人当中,仅有4个人持有股票。
在债券市场方面,通胀有所抬头,长期利率开始上升,美联储也放开了管制,这样就让长期债券进入熊市,但同样很少有人注意这一切,大家仍然在大量购买越来越便宜的债券。甚至3.5%利率的40年期债券,都有人在抢。
而戴维斯,他并不关心债券,只关心自己的保险股。特别是那些小保险公司。他在创业7年后,竟然拥有来百万身家,也跻身了富人行列。但其实他所做的事,就是使用杠杆,拿了几只保险公司的股票。到了50年代初,保险的业绩全面释放了出来,市盈率仅仅只有4倍。盈利增长是原来的4倍。这就是著名的戴维斯双击的机会。假设原来每股盈利1美元,4倍市盈率,他一直持有后来每股盈利涨到了8美元,此时投资者蜂拥买入,保险股的市盈率膨胀到了18倍,那么戴维斯赚了多少?结果是盈利膨胀的8倍,乘以市盈率膨胀的4.5倍,一共等于36倍。再加上分红,和杠杆,最后戴维斯盈利能达到上百倍之多。
戴维斯这个人我们之前讲了,他对于消费没啥欲望,几乎攒下的钱,全都用于投资了,别看在投资上他敢于加杠杆,但是在消费上,从不借钱,他认为如果借钱去买车和冰箱,那是一个很羞耻的事情。但当时美国的消费者并不这么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负债去进行消费,他们买入了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家用电器,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些东西,都有承保的机会。所以消费上升,保险消费自然也就上升。所以,戴维斯认为,保险股同时具备顺周期和逆周期双向对冲作用,经济好的时候,消费和投资提升保险价值,而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利率走低,保险公司持有的债券组合,也会提升价值,所以这就变成了抵抗周期的能力。
当然他也不认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值得投资,他在认为把资产投资于政府债券,按揭,和蓝筹股上的保险公司,更加优质,曾经有一家公司,在财务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当戴维斯仔细调研的时候,却发现,他买了很多的垃圾债,于是戴维斯果断收手,后来果不其然,这家公司没多久就倒闭了。戴维斯也庆幸躲过一劫。
一般的股民都是越涨越兴奋,股价一跌就恐慌,但是戴维斯天生具有恐慌免疫的特质,华尔街每天都很浮躁,但是这些东西都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策略,即便市场崩溃,他也依然坚定持有。他十分坚信自己对于投资组合的价值预估。俗话叫做,心中有底,遇事不慌。
股价这个东西,戴维斯其实从不看中,只是在买入的时候才会在意,他更喜欢去关注那些长期下跌的公司,因为他知道,只有这些别人不要的东西里面,才存在着价值低估的机会,其他的别人都在抢的东西,压根不可能再有便宜可捡了,老齐多说一句,这就是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的区别,原来老齐在投资公司,我的老板也是经常让我们去研究52周新低的股票,也就是整整跌了一年了,他认为这些公司才有研究价值。至于什么创新高的市场热点,压根就是瞎耽误工夫。所以你也别问我什么热门股,基本回答都是一样的,等你都知道的时候,机会就不大了,或者说风险大于机会。
戴维斯这个人为人比较古板,纪律性很强,着装也是很传统一丝不苟,他在保险股上的投资,也让其名声大振,甚至业内有人称呼他为美国保险业主任,因为他对保险行业如数家珍,几乎就是保险百科全书。虽然他精于计算,但他教育儿子的时候,却说,你把会计当成副业兼职来学习就行了,历史才是你必须要学的东西,历史才会让你的视野更加开阔。只有在大的格局之下,你才能够做到与众不同。
戴维斯后来的演讲越来越多,他在演讲中提到的公司,也成了华尔街的风向标,很多机构会派人在下面偷听和记录。而戴维斯也很喜欢参加这些活动,他在这些活动上,可以获得更多的奇闻异事,认识更多的同行。让他的信息越来越灵通。
他的公司业务也在扩张,为了得到主承销商的角色,不得不与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大公司合作,他也在6个城市成立了小型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就只有1个员工。他不需要投入更多,希望这个人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行。作者说,戴维斯公司的模式其实已经很像保险公司了,以销售收入支付每月费用,而真正的利润,其实来自于投资组合。
在50年代,戴维斯的身价暴涨,达到了160万美元,凯瑟琳最早的5万美元嫁妆,膨胀了32倍。到了59年,净资产已经接近千万了,因为此时他的融资杠杆就800万美元。这时候美国股市已经牛气冲天了,之前那些一谈股市就害怕的投资者,都在如潮水一般进来开户。甚至一些退休基金,也首次尝试购买股票。还有雷曼兄弟,也发行了自己的公募基金,股市越涨,大家越是抢购,越抢购,股市也就升的越快速。这时候市场出现了一些理性的声音,说什么大家别忘了29年的大危机,目前国家经济没那么好,通胀也有点高。没什么好消息,能够支撑股市涨的这么高。但这些人可能要失望了,因为他们的预言,直到1971年才会兑现,现在还早了10年,那么在60年代的大牛市当中,戴维斯的收益又怎么样了呢?美国市场,在60年代又发生了哪些奇闻异事!戴维斯在海外也开展了他的投资事业,进展又是如何?咱们明天接着讲。
(版权所有: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