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额外付出通常都会有意外收获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今天我们来看看黑石的人才战略,做金融其实主要就靠人。现在黑石的吸引力自不必说,录取率只有0.6%,86个岗位,要有15000人竞争。比任何大学都难考。作者甚至说,他要不是创始人,以他当年的资历,也没有办法加入现在的黑石。

黑石的人才战略

在黑石创始初期,他根据和雷曼的约定,是不能从雷曼挖人的,而各大投行也有阵营和部落问题,基本上文化很难兼容,所以他们一开始基本不能考虑从投行挖人。但是做金融的人,一般都会极度自负,甚至自欺欺人,总觉得自己很牛逼,但实际操作却很差。你看他的履历,基本就是行业大佬,但是一用才知道,啥都不会。

作者自己当年在帝杰证券就没人培训,只能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冒汗,而到了雷曼,也基本要在错误中成长。这对于心智有极大的损耗。而且进展缓慢,因此他要求,在黑石,我们要打造一个全面的培训计划,确保新员工在开始工作之前,就掌握工作内容和技巧。虽然这会产生极大的成本,但是他说与巨大的成果相比,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黑石,他们的人才战略是两个词,卓越和诚信,卓越要求所有工作都做到100%,要求他们必须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降低错误率。在黑石他们不鼓励承担太多的任务,如果你事情太多,但都做不好照样是挨批评。你可以把工作交给别人,专注的完成你自己的任务,并出色的完成。

至于诚信,他要从声誉的角度管理,他告诉那些新晋的分析师,永远不要拿公司的声誉去冒险。什么内幕交易,证券诈骗,伪证这些都被视为杀无赦的罪行。作者在雷曼工作的时候,就曾经差点被拉下水,一个人总问他,难道不想赚更多的钱吗?后来那哥们被抓进了监狱。所以他在黑石,就总拿这个事警告大家,如果抓住你们任何一个人做类似的事情,就亲手把你们送进监狱。

作者总结的投资原则

随后作者总结了一些投资的原则,我们挑重点的说下,第一,要打造多样化的业务类型,应对市场的竞争和变故,不要把宝压在一个业务类型上。第二,在寻找投资人的过程中,决策难度越低,各方的利益越大。第三时间会对所有交易产生负面影响,时间越长,越有可能生变。第四,企业要避免单人决策,尽量剔除决策中的个人化因素。第五,额外付出通常都会有意外收获。必须要把这个当做信念,他是一种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产。简单说就是多做一点没坏处,多做多付出,你才有更多的机会。

第六,投资必须记住不要赔钱的原则,还要打造一系列配套的流程,和一种思维方式。永远去想最坏的情况。把最差的情况想明白了,这个事才能干。第七,投资必须要了解经济周期的节点,这对企业,估值和回报至关重要。至少你必须能够识别市场的顶部和底部,如果这个都做不到,就先别投资了,赶紧去读书吧。看不懂周期的人,做投资必亏无疑。

黑石金融管理公司

到了1994年,拉里芬克已经为黑石金融管理公司打造了两只大型基金,管理了2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资产,但美联储连续加息,让利率走高。债券市场转熊,市场称之为大屠杀,拉里手下的基金也遭遇下跌。拉里担心,业绩下滑,投资者就会要求到期赎回,所以他准备赔钱出售。此时作者的建议是再等等,他坚信债券这种东西,长期投资一定会复苏,所以他不想在最差的时候卖掉资产。不过拉里不同意,理由就是,仓位太重了,这只基金几乎是他的全部身家,但却只占到作者总资产的10%,所以作者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拉里却做不到心如止水。一旦出问题,他就彻底完蛋了。所以我们总说仓位决定心态,无论你是什么级别的选手,都是如此。

后来二者还在股权分配上产生了一些争议,拉里他们认为,活都是自己干的,所以应该得到更多,但作者坚决要按合同来,后来无法调和,他们只能出售黑石金融管理公司,买家是一个中型银行,叫做PNC,公司卖了,当然也就不能叫做黑石了,后来他们改名叫做了黑岩,而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大名鼎鼎的贝莱德集团。

听到这,你大概就知道,这肯定又是一个教训,没错,作者肠子都悔青了。他说这次卖出,大错特错。他应该答应拉里的请求。事实上94年之后,债券市场就开始恢复了,贝莱德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传统资产管理者。那个接盘的PNC银行大赚特赚了一笔,而且还让黑石损失掉了一大块业务,和拉里这个11分的人才。这块东西,其实对于黑石非常重要。拉里跟作者也非常互补,他自己的能力在于向外并购,而拉里的能力则是金融资产管理。作者做的是非流动性资产,拉里则擅长流动性极强的证券投资。他也在设想,当时如果不犯错,现在黑石加贝莱德,将是一个更加厉害的金融怪兽。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这个错误的代价太惨痛了。

进军英国

1998年,他们想扩大业务线,于是准备收购英国的萨伏伊集团,他持有四大酒店品牌,萨伏伊,克拉里奇,伯克利和凯莱德,当时英国媒体并不看好这个并购,说黑石有什么资格改变酒店?并称他们是无知的野蛮人,而他们要挽回声誉,就得做出个样子给英国人看看,于是决定改造克拉里奇酒店,据说这个酒店是英女王的最爱。作者觉得任务艰巨,于是他打算自己亲自当督导。他找了一圈人才,一开始想找英国本地设计师,但是没人愿意跟他合作,最后相中了一个法国顶尖设计师,也是非常了解克拉里奇酒店的的一个。结果,这次押宝押对了,他的工作极为出色,酒店改造的很成功,甚至希腊国王都亲自来道歉,说以前骂错黑石了。

这次酒店的生意成功,意义非同小可,意味着他们在伦敦站稳脚跟,也随之开设了首个海外办事处。准备全球化扩张。这其实非常关键,因为一旦美国陷入衰退,他们可以把重点随时转移到欧洲。甚至未来会开拓,亚洲,拉美和非洲市场。所以这相当于一次避险式的投资,在为自己找更多的出路。如果美国好,就继续在美国做,如果美国不行了,也留有后手。其实做企业的都应该跟作者学习一下这个思路,在你最好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叫做居安思危,有时候日子过的太顺,是会让人麻木的。

在英国,他们派出了嫡系部队,一个叫做戴维的人,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就进入了黑石,此次被派往英国开疆扩土,一开始条件也是比较艰苦,他们得先找房子,看了好几个地方都不理想,最后路过伯克利广场一个建筑工地,作者觉得这个位置还不错,随后他就跳过经纪人跟商场经理谈,希望先租一半,也开出了高价,这一度让经纪人很气愤,但是效果还不错,业主接受了作者的报价,后来黑石在这栋楼里不断地进行扩张,现在他除了一楼之外,已经租下了全部楼层。

随后作者专门请来了纽约的设计师,来布置伦敦办公室,他对装修的要求很高。在雷曼工作的时候,其实他就有这个传统,对于办公室情有独钟,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远比在家里的时间更多,所以他非常想要一个美丽的办公环境。这会让他的心情更愉悦,工作也更加富有动力。

从欧洲回到美国之后,他参加了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一个活动,这是一个政界、商界、文艺界结识人脉,绝佳的一个社交场合。拥有全美国最顶级的贵族圈子,所以很多人都会争先恐后去混这个圈子。而作者受邀,参加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一些事物,也让他取得了更多的政界关系,比如在这里,他认识了41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这两人都是耶鲁的校友,小布什只比作者高一届,所以自然也就交流没啥障碍。

作者在创业初期,事必躬亲,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挑大梁,以至于彼得都提醒他别太玩命,否则会猝死的,那么后来他是如何去招聘人才,又是如何改变公司文化,打造黑石人才管理体系的呢?在黑石发展的过程中,哪个人的加入对他的影响最大,还有作者对于创业又有怎样的感悟,咱们明天接着讲吧。

苏世民读书笔记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9.额外付出通常都会有意外收获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