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投资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管理风险

《驾驭周期》在动态管理风险中,要回答三个问题:

  1. 你是否该在判断市场风险。正在降低的同时,增加投资力度
  2. 当风险开始上升,且处于较高水平的时候,你是否会开始减仓。
  3. 面对风险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持仓不动,每个人承受的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最后获得的收益也就不同。

与经济的博弈

管理风险

也就是说,当你确定自己的胜率下降的时候,就要相应降低自己的权益类投资的仓位,但是如果你无法确定自己的胜率是否变化,那么最好还是有点耐心比较好。胜率的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或者说是在80%的情况下,你都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能不动尽量不动,只有遇到那两个最极端的10%,我们才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所以投资上,懒一点,比勤快一点,要收益更好。

市场趋势

作者强调,投资中势头很重要,一旦市场开始发生趋势性下跌,你就不要总想找到逆势上涨的板块,投资者在弱势的情况下,找到强势股票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你会发现,牛市中的选股策略,在熊市里都是失败的。主要就是势头不对,在熊市里最佳的策略就是靠仓位来控制回撤。也就是说择时比选股重要的多。而仓位的控制,其实取决于你在牛市里的利润水平,牛市赚的多,熊市里你的选择空间就大。比如2015年我们可以清仓退出,然后从容应对熊市,但如果你是2015年5月刚进去的,那么想降低仓位,就不容易了,毕竟损失厌恶的心里是人性的弱点。

长期持有

我们之前学了很多巴菲特,也看到过很多市场长期投资策略,作者把这个归集为买入并持有策略,这样投资者就无需再为整个投资过程而进行任何思考。这其实就是好事多磨的逻辑,但作者说,这里面也是有问题的,长期持有只赚不赔,只适用于时间富裕的年轻人,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风险就比较大了,比如60岁的人,你可能还有10-20年寿命,没人保证你这期间,股市一定会有高回报。而即便是年轻人,你的投资真能等上20年吗?恐怕绝大多数人也没这个耐心。而且,资本金不一样,你的心态也不一样,年轻人扔里面1万块钱,本身就不多,放在那也就放着了,而岁数大的人,手里的积蓄比较大,通常几十万扔到股市里,你让他几十年,无论怎么跌都不动这也是不可能的,跌10%他就慌得一逼了。所以买入并持有,实际上就是长期和搁置,这两部分全都有问题。

比如1928年标普指数是17.66点,但是1949年该指数是16.76点,也就是说21年来,你只投资指数其实还是亏损的,1900年投道琼斯,到1932年,32年间你反而亏掉了30%。所以即便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你也有了足够的耐心,还投资了指数,长期投下来收益也并不能让人满意。甚至还有很多风险,即便是专业投资者,在持有了20-30年之后还是亏损的,他也难免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怀疑。甚至同期存银行吃利息,都要远比投股票更划算。

作者还假设,一个55岁的投资者,在1968年投了股市,他也有足够的耐心,一直拿到1982年,此时他已经70岁了。但在这期间,股市却让他最多的时候损失了30%,而即便他挺住了,到1982年为止,他也只是不赔不赚。如果你是这位70岁的老人,你还是否有勇气继续留在市场里呢?这确实让人大伤脑筋。但如果你要犹豫了,那你就相当于错过了,美股涨幅最快的18年,这期间美股的年化收益达到20%。

过上车

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投资者困扰呢?有!那就是通过不断地定投,来向下摊低成本,从而实现在指数不涨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收益。所以,估值合理,明显的左侧,这两个要件成立的情况下,定投是最好的策略。但相反,如果从1995年开始定投,到2000年,这段市场暴涨的时候,你还坚持同样的策略,那就会死的很惨,相当于上涨的时候,你仓位低,只能小赚,等仓位重了,指数也到顶了,然后就是满仓暴跌。小赚巨亏,损失惨重。

所以投资没有捷径,世界上也不存在一针就好的妙手回春,否则每个人都发财,就没有穷人了。投资取决于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惨无人道的知识军备竞赛。你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多了解一点,再多了解一点,这样你才能逐渐增加你的胜算。投资跟打牌一样,高手其实都是在计算,每一次出牌的胜算。让自己每打出一张牌,就尽量提高一点胜算。

经济指标的来源和解读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部分,经济指标的来源和解读,都说股市是经济的先行指标,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股市反应的是投资者对于经济的预期,而这些预期与经济指标有关。所以千万不要用经济指标,直接去跟股市对应。有这么几个指标,我们是要清楚的。

GDP

首先就是广泛经济衡量标准,也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好不好全看他了,它有三驾马车,投资,净出口和消费,其中投资也分为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所以我们过去20年,主要是净出口+投资模式,造就了GDP高速增长,而现在这两块都快熄火了, 其他国家开始寻求贸易平衡,我们的房地产也已经进入了泡沫阶段,所以现在所谓经济转型,就是转移到消费上来,但是问题在于,之前大家的钱都拿去买房子了,现在没钱消费了。所以转型也遇到了困难,经济增速也逐渐下滑。

美国经济其实也走过类似的弯路,二战之后,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但到了越战开始就产生了通货膨胀,而且美国货还受到了德国和日本的强力挑战,所以出口和投资就不灵了,后来在里根供给侧改革之后,才产生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经济模式。

GDP是个相对指标,他只能跟自己比,之前2%,现在3%,这就是经济繁荣,而不能用我们的6%跟美国的2%比,没啥可比性。

经济是否向好,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让老百姓感觉经济正在变好。比如我们最近10年,其实经济增长并不慢,但为啥股市10年不涨,就是大家觉得,生活质量并没有怎么提升。涨上来的收入,还不够填房价这个坑的。所以他的预期当然就不好。2013年到2014年压了两年房价,2015年就来了牛市,但后来又把房价打起来了,随后股市就又完蛋了。

消费指标

下一个是消费者指标,比如就业率,这个指标在美国有用,在咱们这没啥用,因为我们是登记失业率,永远是4%。而美国的数据则比较有参考价值,比如申请救济金人数低点,就意味着经济的高点,很可能是过热阶段。

还有一些数据,比如个人收入,零售总额,这些其实我们都是不断增长的,只是增速会有明显的起伏。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基本和股市同步,消费者信心低点,股市通常在低点。消费者信心不断创新高,则表示股市越来越热。

制造业和投资指标

工业增加值

第三个是制造业和投资指标,比如工业增加值,如果这个数据增速下降,就意味着经济困难。

耐用品、消费品新增订单

还有耐用品,消费品新增订单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订单增加意味着生产活动强劲。订单增多,往往是经济的领先指标。一般可以用订单数据来确定周期。

CPI

还有通胀数据,也就是CPI,低通胀对经济有利,超过3%的通胀,对于经济会产生压力。高通胀会让市场利率提升,形成股债双杀的效果。而太低的通胀,则意味着干什么都不赚钱。企业积极性很低。

PMI

还有PMI指标,也就是采购经理人指数,这也是通过问卷调查出来的,50作为枯荣线,超过50经济扩张,低于50经济收缩。

库存

此外还有库存,也是反映制造业的数据,库存下降,代表去库存,经济通常不好,库存上升,代表补库存,大家对于经济乐观。当然这里面还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去库存,是预期不好,经济下滑,被动去库存是销售太好,意想不到,通常是经济复苏期的表现。然后是主动补库存,东西不够卖了就得玩命生产,经济繁荣,最后是被动补库存,销量下滑我东西多的卖不掉了,经济要完蛋的标志。接着就是一轮循环。库存周期是最短的周期,跟股市的波动也是息息相关。

第四个是建筑行业指标,也就是跟房地产息息相关的数据,为什么要考虑房地产呢?

驾驭周期读书笔记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2.做投资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管理风险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