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国有1.3亿人随时破产

美国真相,昨天我们说到了,美国的贫富差距巨大,1.3亿人随时破产,就连美国最富有的人也感受到了不安,巴菲特就说,这种现象是错误的,甚至有悖于美国的初衷。比如美国的宪法,就曾经保障了人民选举的权利,但如今法律已经沦为了政治的附庸,让少数派在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导席位。比如美国对于选区的划分就很有问题,一些地方人口稀少,但也同样跟纽约一样拥有2名参议员名额。这就非常容易被人控制。

国家真正的财富

财富真正的来源是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科技进步奠定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基础,但后来,也就是最近的40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大部分居民收入停滞不前。阶层跨越越来越难。

那么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是什么?是金库里堆满黄金吗?作者说,他取决于这个国家可以持续的为所有国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能力,反过来又与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有关。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投资,以及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展开经济活动。确保资源不被浪费和闲置。相反,对于金融和财富的过度关注,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他的增长是以牺牲国家的实际财富作为代价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金融越是发达,经济增速反而减缓的原因。

人口诅咒

作者谈到了国富论,亚当斯密只关注了工业和商业经济的作用,广阔的市场为经济带来了好处,在当时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他却没有提到资本积累的基础是对外的剥削和掠夺,也没提到研发投入的的作用。或者我们可以解释为,技术与学习,带来的进步在18世纪并没有怎么发挥作用,因为当时人民生活水平其实也一直没怎么增长,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工资,维持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上,只要工资高于这个标准,人口就会膨胀,然后就会使得工资再次回到最低水平。所以生活水平永远不可能提高。这也被称之为人口诅咒,但后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这个理论被成功打破。

18世纪末期,随着科学的出现,带动了技术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急速的增长,到了1900年以后,更是疯狂拉升。人口诅咒被彻底打破,但这其中也有波折,一开始也就是在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到来,反而让大家的生活品质下降了,狄更斯的作品,描绘了当时的生活景象。但很快在20世纪初,这些问题逐步解决,用到的方法就是政府干预,解决了市场失灵的问题,美国从罗斯福开始,先后建立了养老计划,医疗保健项目,扶贫计划,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中产社会体系。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那些工业城市的工人,上班有工作,每月有丰厚的工资,可以买房子,买汽车,甚至养活一家人,可以下班有酒喝,定期也可以旅游度假。

但是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形势急转直下,底层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停滞不前,富人的预期寿命增长,财富也不断增加。多说一句,如果要站在投资的角度来看,70年代才是美国最黑暗的时期,80年代后却逐渐好转,82年以后美国还开启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这么怨恨80年代以后的美国。也许是立场不同吧。

作者对川总的批判

他对于川总更是厌恶至极,说川总最恶毒的行为是宣布那些媒体都是假新闻,这种厚颜无耻是在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作者还说商界对于川总的支持也是令人心生疑虑的,但我们在苏世民那本书里得到的信息是,商界对于川总也是慌得一笔的。一个企业家团体,被川总给解散了。大家也都心生不满。所以这事恐怕也得两听着。不过说川总是在刻意破坏民主,这个事到基本石锤,他好像不太能够听得进去其他人的意见。对民众也十分不友好。

精英阶层跟普通民众的对立

在这样的政策取向之下,精英阶层跟普通民众的对立越来越不可调和,甚至精英阶层要住在封闭的小区里,担心自己的孩子被绑架,另外,美国经济现在整体萎靡不振,其实这也对精英阶层大大不利,因为底层民众的财富越来越少,他们可以掠夺的也就越来越少。经济学里有一个观点,不平等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的执行效率也就越差。

现在富人们正在找各种说辞来给民众洗脑,比如美国总对气候问题避而不谈,这就是在维护石油和煤炭企业的利益,就像当年烟草企业给民众洗脑一样,让大家对于吸烟有害健康产生质疑,只为了他们可以更多的销售。而现在,他们还在努力的劝说各个方面,争取早日废除遗产税,说遗产税废除了,会把更多的财富留在美国,也有利于科技创新,但作者显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都是富人的阴谋。

总之,作者怨恨的点就在于美国忽视了去工业化过程中,受苦受难的人民,忽视了人民工资和收入水平停滞不前的现状。这的确挺有意思,我们眼中国富民强的美国,在美国自己的学者眼里,却已经破败不堪,岌岌可危。我们认为美国经济最好的40年,在作者眼里,却是人民蒙受灾难的40年。

他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完全市场竞争,让少数人掌握了过多的权力,导致了市场失灵,比如美国的人均医疗支出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但是预期寿命却又低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且仍然持续下降,此外空置房越来越多,而流浪汉也越来越多。这也已经成为美国的一大特征,一方面工厂招工难,另一方面工人也找不到工作,这就是美国扭曲的现状。

作者对瑞典机制的向往

作者羡慕的是瑞典那样的经济,通过高税收,一方面让人民明白,繁荣的经济需要高水平的公共支出,包括教育,基础设施, 技术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这些投入,也能带动和帮助私人部门的投资。所以可见,他希望的是加税,而不是供给侧学派所说的减税。他说降税反而让经济放缓了,出现了很多次的衰退,作者还提到了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说皮凯蒂已经证明,降低最高税率,实际上并不能解决增长问题,历史数据显示, 减税后并没有带来储蓄增加和劳动力供给,也没有带来更高的增长水平。供给学派提出的完全自由的市场将让国家经济增长,这一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在这里要急于表明一下立场,我是十分不同意作者观点,但为了不破坏本书的连续性,暂时不发表意见,咱们先叙述作者的观点,至于点评咱们最后再说。

作者批评了里根经济学,说放松管制,降低税收是完全错的,监管不足会形成市场垄断,那么财富创造就会被财富剥削给取代,美国的问题绝不是不公平的贸易和移民政策,这都是在转移人民的注意力,川总的做法,最后反而会加剧美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伤害那些因为去工业化而陷入绝境的人民。美国需要从自身来找原因,对民生,基础设施和技术发展的投资过少,盲信市场无所不能,在真正爆富的地方,正的监管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在不需要他管的地方,又管的太多了。

精英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策略

那些富人们正在通过三个策略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第一就是欺骗民众,告诉底层人民,你们没有工作,都是中国人的错,贸易战打赢了,你们就可以重新走进工厂去工作了。第二就是剥夺公民选举权,他们尽可能阻挡一些选民投票,增加他们的投票难度。最后一步就是削弱政府权力。

美国繁荣背后的实质

2008年金融危机表明,美国看似繁荣的经济其实建立在一堆纸牌屋之上,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建立在巨额债务之上,所谓的GDP增长,科技发展,只是富了那些1%的顶级富豪,而美国90%的人,平均收入没什么变化。所谓水涨船高那一套经济理论,在90%的民众身上没有实现,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在过去40年,美国没有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或者技术产业上进行投资,甚至整个美国的投资率都非常低。最直观的数字就是经济增速放缓,47年到8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是3.7%,而80年到2017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7%,下降了1个百分点,那么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后面作者会用具体的数字来支持他这个论点,确实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甚至完全跟我们想象中的美国不一样。我们明天接着讲。

美国真相读书笔记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2.美国有1.3亿人随时破产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