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行为》 8.是非的判断

《中国式管理行为》 8.是非的判断

是非很难分辨

韩寒的电影里,提到过这么一句话,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益

  • 为啥成年人不分是非了?是是非观念不重要了吗?显然不是,主要是因为是非很难讲的清楚,小孩子的对错,都是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去做评判的,他的角度统一,结论就比较统一。但是成年人的对错,有太多的维度要去考量,比如道德,法律,个人利益,组织利益,所以他最后也就没有了对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更是觉得自己无比正确。

  • 比如老板批评员工,怎么没完成任务,老板的理由很明确,没完成任务,就是铁的标准。但员工也不服气,你这个指标定的就不可能完成。即便同事都完成了,就他没完成,他也不会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认为老板串通那些同事针对他。
  • 还比如2023年五一,有对祖孙插队,还撒泼大骂,我们不是好惹的,引爆了网络,事后他们还发文要求讲理,说自己排错队了,所以平移进来。那意思就是我没错,都是景区管理的责任,还有后面的人扒拉我。你看这就是明明没理,他还能狡辩,一副受害者的模样。
  • 前几年还有个事,野生动物园,人家写得明明白白不能下车,一个女的非得不听话,下了车,结果老虎可不惯你这臭毛病,上去就给薅了过来,结果他妈一看,闺女被老虎抓了,也是下车,最后女人重伤,当妈的反而没救回来,事后,这个女的还依旧不依不饶,说园区管理不善,救援不力,他的意思就是,看到老虎吃人,园区工作人员也得像他妈一样冲上去,跟老虎殊死搏斗。所以,你看,这都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了,依然换不来基础的是非判断。还认为都是别人的错。你跟他讲道理,自然也是不可能说清楚。

在中国,最傻的事情,就是非要跟别人整个是非对错,而且还得是那种压根就没办法验证的事情

  •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争论,到底是关公厉害,还是秦琼厉害,詹姆斯打乔丹能不能赢,这么一个话题,能骂上一整天。
  • 越是喜欢抬杠这些话题的人,往往越是社会底层。因为这些事很耗费时间和精力,也很伤心情。如果他们把这些时间,用来多送两单外卖,也多少能补贴家用。

那么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不分对错了?当然不是,但要先确定维度,你在哪个维度上分对错

  • 比如公交车已经出站,有人就要中途下车,他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理由,但是站在规章制度和交通法规的角度,就是错的。你说出大天去,我也不能给你中途停车。
  • 公司年底表彰,先确定就是业绩维度,完成业绩就多拿奖金,你再有理,没有业绩也是白搭。

所以一定先把维度和标准确定,然后再争对错,很多人都喜欢看奇葩说这样的辩论节目,为啥能吵个不停,就是他们故意不定维度。比如有钱就能幸福吗,那么这幸福的维度是啥,他肯定不能定的,如果定下这个维度,那就没得吵了。

还有在投资当中,一只基金到底怎么样,你也得确定维度,到底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又或者是波动率,规模。你得定一个维度,他自然就有是非对错了

  • 比如相对收益衡量,那么他跑赢基准指数,就是很好。尽管亏了很多钱,但依旧很好。但如果你是绝对收益衡量,那么市场大涨的时候,就不要去问,这个基金为啥根本上。给你赚钱了,他就是正确的。但是绝大多数人的逻辑不是这样的,熊市的时候要绝对收益,牛市的时候要相对收益,所以在他心里没有一只个基金是正确的。整个中国股市就都是骗子。网上骂骂街这都没问题,但是这种心态,要带到工作当中,职场上可没人惯着你。

怎么说都有理

这其实也告诉我们,道理都是相对的,不同立场,不同维度的是非观念完全不一样。

别总想着用道理说服对方,你两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根本无法求同。所以还是要尽量多想想,如何创造共同的利益,大家利益相同之后,很多事情也就都能说的通了

比如甲方和乙方,一个是花钱的一个是赚钱的,你两不可能有相同的利益。但如果是共同持股,都从未来的营收中赚钱,那就很容易达成一致。

让制度背黑锅

我们还经常把责任都推给制度,啥事出了问题,都是制度问题。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制度是死的,他不会跟你争辩。如果你说是某某人的问题,那么这个人肯定要跳出来跟你死磕的。

吐槽制度是最保险的一种方式。最怕的就是得罪人,聪明人知道,人才是最可怕的,多一个朋友你就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你就多堵墙

社会上最笨的人,才会去到处树敌,如果你想请客,都约不到朋友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反思。生活过的困苦,多半都是因为人做的有问题,说的更通俗点就是得罪的人太多,肯帮你的人太少。

所以聪明的人,会以结果为导向,而不以是非对错为导向。能把事情办成是最重要的

  • 比如曾国藩,他也把南京城的财富分给了湘军兄弟。也在拉帮结派,湘军统帅,各个都是封疆大吏。但最后并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也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同治中兴。今天很多人在用对错评判曾国藩,显然格局就小了很多。

一个公司里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人, 看起来圆润无比,也能够左右逢源,关键是还能够办事,独当一面。甚至会用一些违反制度,或者被别人所指责的事情,来完成自己的绩效。

在往大了说,社会也是这样,任何一个伟大企业的创新与成长,也都必然会破坏原有的规则和制度,甚至还有很多的原罪

  • 比如阿里巴巴刚开始的时候假货泛滥,马化腾亲口说腾讯起家的时候,他装成美女陪别人聊天。但这些也都瑕不掩瑜。创新说白了就是要在边界上游走,肯定不能用对错是非去简单衡量的。所以我们总说一句话,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才能赚到钱。太守规矩的人,不适合创业。

圆满中分是非

案例

作者举例,有的公司,给员工提供交通费补贴,而一些出差的员工,已经享受了出差补贴,那么再拿交通补贴就没有依据了,所以总经理大笔一挥,停发了出差员工的交通补贴费用,后来还找某些出差的经理沟通,一些经理表示,没问题,尊重公司意见,但是不久之后,有人就提出离职。理由就是,公司斤斤计较,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没有前途。

分析

那么公司这么规定,好像合情合理,你在员工中调查,别人也能接受,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说白了就是双方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公司认为合情合理,但底下员工却认为是斤斤计较。让人心里很不舒服。所以这个规定虽然正确,但是却并不圆满。如果再加上一些公司传言,针对某某人,或者一些外界挖角,就会形成很大的变数。

那么这事该怎么解决?

在圆满中才能分是非,针对停发出差员工的交通补贴费用问题,需要尊重,总经理可以召开经理层会议,让这些经常出差的经理们给公司出出主意,看这个交通费应该怎么发

如果是大家自己提出来的,既然有出差补贴了,就没必要再拿这个交通补贴了, 总经理再顺水推舟,把整个政策落实下去。这样就比较圆满,也不得罪任何人,更不针对任何人。经理们讨论出来的结果,大家也自然会比较好接受。反过来,如果大家都不同意取消交通补贴,那么此时总经理也就知道,反对声音较大,肯定也就不会再动这个政策,不会为这么点小钱,搞得人才流失的地步。所以无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都会比总经理直接决定下去的政策要圆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国式管理行为》 8.是非的判断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