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行为》 1.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

《中国式管理行为》 1.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

要把事情做好,而不止把事情做对

作者上来就说中西方人的不同思维:

西方人 中国人
西方人更讲究制度,讲究规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种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是西方管理的基础,即便有些东西没办法达成共识,也会用投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 但中国人的思维完全不一样,我们更倾向于要把事情做好,而不止把事情做对。
比如在对比方案时,我们会经常讲,甲的方案很好,乙的方案也不错。每个人都有他的道理,也都很能狡辩。所以如果陷入争论,那就是无休无止的争吵。
老子就讲,道可道非常道,有些道理其实压根就说不清楚。也不具有普遍性。如果一个管理者,只用是非对错去对下属进行管理,那么最后就是谁都不满意。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即便他真的做错了,也会觉得有特殊的原因。

相信管过人的朋友肯定也都有这个经历,明明某些工作干的跟屎一样,但你批评他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干得很不错。然后道理还一套一套的。反而觉得你是在针对他。

中国人的逻辑关系,完全是情大于法,谁对谁错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我好不好。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说什么我都认。你要是对我不好,我就跟你死磕到底

既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

既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

作者认为阴阳太极才是我们的文化之源,而太极的根源就是人性,中国人考虑的东西更复杂,就好比我们的麻将文化,既要顾着上家,又要压制下家。要先想到我,还得想着你, 最后还要想到他。我们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有条件的讲原则。既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

致中和。

这样才能广结善缘。作者叫做,致中和,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圆满。而跟致中和对应的,也是一个词叫做和稀泥,其实道理也都是一样的。说白了就是找到做人做事的中庸之道,产生效用最大的结果

  • 举个例子,比如上班迟到,主管会怎么做,直接处罚?中国人通常不会,而是批评你一下, 然后反过来帮你向人力行政部门解释。甚至还会帮你撒谎,说我让他出去早上见了个客户,所以晚到了。以帮你逃避处罚。这就是我们致中和的套路,你也可以说他是典型的和稀泥,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既要给你教训,还要卖个人情,让你更死心塌地。以后的工作当中,就能更加方便管理。

所以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执著于某些规定,经常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也不是要破坏规则,而是总在想着两全其美的方式,既能达到目的,还能不得罪人。如果一定会造成损失,我们往往思考的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看看通过什么办法,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中国人很少公事公办。你可以说他不重视规则,但是在这种思维逻辑之下,却能办成很多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更愿意相信事在人为。虽然规则禁止,但是想做的话,肯定还是会有办法

先理再管

作者说,致中和的另一个原则就是不服管,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谁要你管我?你凭什么管我。你要管我,我就气你,或者想办法恶心你。那么如果人都不能管,还谈什么管理?但是我们的管理,其实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理他。也就是先要把他变成自己人,让对方服你,或者跟你的利益保持一致,之后就可以管理了。

当然,可能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在疫情的时候,先是逆来顺受,然后大家开始民心躁动,开始不服管,等到疫情放开之后,全都开始生病,大家又说,你为啥不来管我。所以这就是我们的人性复杂之处,不像美国人那么简单,美国人从头到尾就一条,你别管我,生死都是我的事。但我们却复杂的多。或者说,没事的时候,你不能管他,有事的时候,你还不能不管他。

管理也要尽量调动大家的积极型。让他自己管理自己,而关键的时候,让他主动被寻求管理,主动被你管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

合情合理,合理合法

致中和的第三个特性,就是爱讲道理,我们讲情、理、法,先谈感情,感情在就不讲道理了,也不谈规则。但如果没有感情就会跟你讲道理。但这种道理,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所以他很难沟通。绝大多数人都会陷入死鸭子嘴硬的局面。他就是认为自己没错,错的都是别人。

  • 比如没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他也会有无数理由,比如任务不合理,团队不给力等等。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我对事不对人,但其实大家都是对人不对事。换一个人你的沟通方式肯定不一样。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管理上就要做出针对性

中国人总认为自己是最有道理的,所以你得让他自己说:比如他自己提出的KPI,这样他就赖不掉了

要对对方有充分的尊重, 你对他尊重,他对你就没那么排斥,自然也就容易接受

由情入理,得理也别不饶人。找机会从理上升到情的层面

那么你的管理就会很顺。所以这就是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精髓,中国式的管理,最重要就是追求合理

赞(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国式管理行为》 1.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