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行为》 6.人我的分寸

《中国式管理行为》 6.人我的分寸

弄清楚对方是谁

案例

作者举了个例子,说杰克是美国人,受到批评后,确实会反思,看是不是自己犯了错误,但老李是中国人,他第一时间最关心的,这话是谁说的。所以这就是东西方差异,老李的逻辑里,如果是老板说我错了,我就是错了,这个在咱得认,要是普通同事,甚至我的下级说我错了,那就得好好掰扯一下了。

那么为啥老李会这么觉得,说白了就是他在大脑里马上运算了未来的几种可能

  • 如果上司说我错,我事实上没错,那么上司就会很没面子,为了找回这个面子,他就得想方设法再给我安个错出来。十有八九比这个问题还要恶劣。
  • 另一种可能是,上司说我错了,我确实错了,掰扯半天,我还是错了,那么其实也是罪加一等。,所以你是不是错,没那么重要了。赶紧顺着上司的思路承认错误,才是损失最小的方式。大不了被骂几句,过几天他明白过来,知道我没错,还替他背了黑锅,又或者冤枉我了,他不会没面子,所以就会对我进行补偿。

中国人的思路:错不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你错的。只要不是生死攸关的大错,最优解是大多数都是要认下来的

那么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其实也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有这么几个可能

  1. 就是故意说你有错,故意颠倒是非,找你毛病,这种情况你去申诉也没啥用,反而进一步激化矛盾。
  2. 他确实迷糊,没分清楚是非,你申诉之后,他反而会维护自己形象。把你的错误做实。或者给你找点其他的错误出来
  3. 根本无意,随口一说,也没打算对你处罚。黑不提白不提也就过去了。所以你主动跟他较劲,让他承认错误,反而会让你在他的心目当中减分。

所以无论怎么分析,辩驳都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聪明人,可以快速评估损失,在无关痛痒的情况下,承担损失,找机会在旁敲侧击的澄清,这样大家都不伤面子,还能得到不少的补偿。

那么上司怎么对下属呢?其实也要顾及下属的面子,但这里有个悖论,他越是重视你,就越是会给你压力,相反对你客客气气的上级,他压根也没想重用你。

所以这也是一门艺术,扔点黑锅给底下人背,看看谁跟自己是一条心的,这也是职场当中的惯用伎俩,有些人一背黑锅就翻脸了,那么这种人肯定不能重用,早晚会出卖自己的。相反那些愿意跟自己同舟共济的人,才值得培养。有些人总是成为职场的炮灰,经常纳闷,明明领导对他很客气,怎么突然就让自己下岗了。那个天天被领导张嘴就骂,抬手就打的人,却步步高升。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小心才不会上当 - 信任问题

很多人都在嘲笑我们没有是非观念,明明被骗的很惨,网络上大多数喷子非但不同情,还会说这个人可真笨。所以这种舆论压力极大,很多人反而被骗之后,不敢声张,觉得实在丢脸。那么为啥会被骗,其实就是过于相信别人。这也是我们的软肋之一。

信任

我们经常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上下都得相互信任才能把工作干好,那么这个里面就涉及两个问题

  • 一个是你如何信任别人
  • 另一个就是别人该如何信任你。

信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我们经常讲一句话,错信了你不该信的人,就是悲剧的开始,最后反而该信任的人,你却不敢相信了。

  •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毕业的时候,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结果出事了,被甩锅,反而被大家嘲笑,他让你干,你就干,自己没长脑子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然后就谁也不敢信了,以至于后面真有想提拔你的领导,你却压根就融入不进去了。最后只能被排挤在外。

领导何尝不是如此,被捅刀子的都是自己人,所以他用人也是会加倍小心,但凡你有一点不忠诚的举动,他就会处处防着你。

  • 所以双方假客气的阶段,其实都是在互相试探,说明这时候,谁也不相信谁,直到能够无话不说,这才叫绝对的信任。
  •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对方对你客气,这个在职场上可并非是什么好事,也并非是他有多尊重你,而是他还对你不够信任。
  • 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应该明白,在对方还很小心谨慎的时候,自己就不要袒露太多。很多人的悲剧其实就是误判了人性,比如谭嗣同找到袁世凯, 让他出兵抓太后,结果袁世凯转身就去告密了。这就是谭嗣同误判了双方的信任关系,袁世凯之前参与维新运动就并不是很深,跟他们的利益也压根不一致。

作者讲,外国人通过约束他人,来防止自己上当,中国人则更多反求诸己,不断提醒让自己小心上当,之所以这样,其实比较符合国情,我们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并非是法治社会,所以文化的基因就没有建立起来,约束别人是很难做到的,跟别人打官司,你也没有赢的可能,所以我们就会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方式,约束自己。

但其实, 小心谨慎也还是会上当,因为傻子太多,骗子根本不够用,而所谓的傻子,说白了就是爱占小便宜,所有的骗局都是一个逻辑,让你因小失大,给你点稳定的利息作为诱惑,你就把本金跟人家了。每个人的人性都是趋利避害,但趋利避害本身就又很拧巴,说白了就是不想承担风险,然后还能获得很好的收益。投资市场如此,职场也是如此,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对你好的时候,很多人并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风险,反而觉得这就是爱。那这其实就已经无药可救了。

怎么才能信任,说到底还是相信利益,对方的利益跟你一致,你就可以相信他,对方的利益跟你不一致,那么他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能相信

  • 比如合伙开公司,大家都愿意出钱,这就是利益一致,干不好钱就都没了,但有人也不想出钱,更不想离职参与,那他就跟你们利益不一致,一旦遇到困难,他肯定会跟你做切割。
  • 当年苹果创业的时候,投资人马库斯就一个要求,沃兹尼亚克必须辞掉惠普的工作,全职到苹果创业。也是为了解决最基础的信任问题。

凡事求自己合理

案例

中国人,有时候口不应心,也会说一下有目的的假话

  • 比如甲问乙,听说你跟丙是同学,关系很好吧。此时乙怎么说,通常乙都会表示,也还好,只是认识,不熟。很少讲话。
  • 我们复盘一下,乙为什么这样讲,他明明和丙关系很好,为什么假装不熟。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如果他说跟丙关系好,无话不谈,那么甲这个时候,突然提出求丙办事,乙怎么办,就会非常尴尬。
  • 再有,如果甲想说点丙的坏话,一听你两很熟,也就不方便讲了。所以失去一个得到更多信息的机会,所以一句话不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是进可攻退可守,不熟也是认识,认识还办不了事。
  • 那么此时如果甲说,我跟丙也关系很好,他还托我给你带了东西,此时乙会不会尴尬呢?不会,他可以马上变脸,啊,你说的是这个丙啊,我还以为是很早认识的另一个丙呢,听差了,抱歉抱歉。这就又把事情给圆回来了。

这就是我们沟通的艺术,听起来并不真诚,主要是因为还不信任,所以处处留有余地。一旦信任了,知道甲不会通过自己找丙办事,于是才会袒露心声。这就做得比较圆通,但如果我们反过来想,先说认识,很熟,但是他求你办事,你再说不认识,不熟,那就双方都很没面子了。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作者说的反求诸己,我们在说话上要时刻夹着小心,在对方亮明底牌之前,自己要始终处于防御状态,当知道了对方的真实意图后,自己再慢慢地释放底牌

所以每一次说话,都是一种谈判。所谓寒暄,无非就是相互试探。你要不懂得这些东西,那基本就会成为社会小透明,处处被别人所算计。

情商高的人说话都是很慢的,脾气也都是很平和的,那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思考对方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那些脾气很暴躁的人,基本都是傻得可爱,他们的大脑都没机会思考,嘴上就拦不住了,会把家底全都吐出来了

聪明人说话是很讲艺术的,他的需求一般不会直接说,而是要先将军

  • 比如吃完饭之后,他会问,谁开车回市区?这个问题,你要不要回答?如果你举手,我开回去,那么对方就会接着说,这里有4位朋友,一会也回市区,刚好麻烦您给送一下。这时候你就没有退路了,如果你要不答应,一下得罪了5个人。自己也很没面子,但如果答应了,这4个人,会让你多跑出30多公里。那么这个事,显然你就被那个问题给坑了。所以还是那个逻辑在别人没有透露真正意图之前,不要乱表态。举了手,再拒绝帮忙就很尴尬。
  • 那么如果就是有人点名问你,一会你去哪怎么回答?你可以说,我再等领导电话,一会去接他。这就是告诉对方,我一会有事,而且指不定去哪。你也别指望搭我的车。但这么回答,并不会让你和对方感到尴尬。也不会得罪人。
  • 那么这时候有个贵宾,也在找车,你就想单独送他,可以随时反转,领导通知我到某某地方接他,刚好跟您顺路,时间也很凑巧,您要不嫌弃,咱们一起走吧。这就是合情合理,让你,贵宾还有之前找你搭车的人,全都不尴尬。

当心“程咬金”系统 - 如何管理和应对突发事情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些突发事情,会打乱你的整个部署,我们该如何管理和应对,作者管这个叫做程咬金系统

  • 比如你作为采购经理,发现B工厂的供货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于是你决定终止跟他们的合作,转向其他工厂,但此时一位领导打来电话询问,这时候通常会搞得你措手不及。如果你马上认错,那其实领导也很没面子,自己为这么点小事干预,而且还有一个潜在风险,未来这批原材料出了问题,你还是第一责任人,而如果你为了公司利益,采取硬刚,那领导就会更没面子。最后他给整个公司施压,你很容易成为炮灰。

  • 那么怎么办,此时你就要往系统外去求助了,比如找到总经理,然后让总经理来驳回你的操作。给了领导面子,总经理卖了好,你这边也不受影响。未来真出了问题,也有总经理的批示,你不用承担责任,如果总经理觉得公司利益最大,他就会去跟领导沟通,你这里最大的压力也就被分担掉了。

当遇到这种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要再引入一个利益相关方才能破解僵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国式管理行为》 6.人我的分寸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