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3.三大战役中双方军事统帅的决策和指挥

《决战》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1948年6月底,国民党总兵力已下降到三百六十五万人,能部署在第一线的正规军只有一百七十四万人。而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从战争初期的一百二十多万人发展到二百八十多万人,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人民解放军的手中,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决战读书笔记

接下来,我们就把镜头转向具体的战争细节,看看在实践过程中,双方军事统帅又是如何决策和指挥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三大战略决战并不是分散的、孤立的、各自进行的战役,而是一个经过精密设计和策划,一环扣一环,相互照应的完整部署。我们通过梳理三大战役的时间线其实就能看出来。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仅仅隔了四天,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就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淮海战役,紧接着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

可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能够作出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军事部署,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通盘考虑的。但是,熟悉兵法的人肯定知道:兵者,诡道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面对变化多端的战争形势,只有全局部署是远远不够的。

在具体的战役过程中,军事统帅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战场情况随机应变。要能够灵活地针对各种突发情况,清醒地作出正确的判断。而这点在毛泽东的作战战术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比如,在三大战略决战中,人民解放军发起初战几乎都采取了奇袭的战术。奇怪的奇,袭击的袭。先从对方没有注意到的要地突然发动强有力的攻击,在它的防御链上打开一个大的缺口,使对方在部署和心理上都陷于异常慌乱的地步,再一步一步扩大战果,直到取得全局的胜利。不过当时,国共双方都在秘密地进行情报工作。如果想做到奇袭,还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要迅速,二是要保密。

拿辽沈战役来说,锦州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我们打开地图就会发现,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城市从北到南依次排开。解放军一旦占领锦州,就相当于关上了东北国民党军队从陆路交通撤向华北的大门,长春和沈阳就会变成两座孤岛。

蒋介石也曾几次考虑过将沈阳、长春的军队先撤至锦州,但可能相比于锦州,他还是更看重沈阳和长春这些更大的城市,一直犹豫不决。再加上当时东北解放军的主力和后方根据地都在今天的长春地区,又采取了一些假动作,这使蒋介石误以为解放军会将进攻重点指向长春。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东北解放军主力却隐蔽地从长春地区远途奔袭锦州地区,以突然行动包围了锦州北部的义县,并切断了锦州同关内的陆路交通。蒋介石这才如梦初醒,慌忙地调整部署,陷入一片混乱。最终,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六万九千多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两千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我们再来看淮海战役,国民党军原先判断解放军会从西面攻打徐州,再加上解放军这边又用假动作,分别派了几个纵队从西北和南面威胁徐州,增强了对方这种错觉。因此国民党军分别将李弥兵团和孙元良兵团西调和北调,集中在徐州周围。但是出乎意料是,华东野战军立刻乘虚而入,把淮海战役的第一拳打在了徐州东侧的黄百韬兵团上,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除了奇袭这种战术之外,毛泽东还擅长根据战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各种特殊的作战方法。

比如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人民解放军在安徽淮北双堆集这个地方,对国民党主力黄维兵团形成合围后,久攻不下。双堆集一带地势平坦开阔,黄维兵团在火力上有很大优势。他们构筑的环形工事,以坦克、火炮、轻重机枪布成层层火力网,使解放军难以将它分割歼灭,他们自称这是“硬核桃战术”。

而解放军从运动战转到阵地攻坚战,由于部队兵员、装备未得到适当补充,伤亡惨重,战斗进展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立即提出解决方案,他在电报中指出:对于战斗力顽强之敌,依靠急袭手段是不能歼灭的。必须采取割裂、侦察、近迫作业、集中兵力火力和步炮协同诸项手段,才能歼灭。

这些战术实实在在地起到了效果。据国民党军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后来回忆说,在巨大火力威胁下,解放军一直在不断地挖沟壕前进。他们挖的一道道交通壕,如长龙似的直伸向国民党军阵地边缘,形成了无数绳索,紧紧束缚住了黄维兵团。电影《大决战》中也还原了这个壮观的场面,非常震撼,如果感兴趣的话也推荐你去看一看。最终,淮海战役历时六十六天,人民解放军在兵力和装备都处在弱势的情况下,战胜了国民党军重兵集团。

再比如,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方面既要防止华北国民党军队迅速南撤,从海上逃跑,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又要稳住对方,因为东北野战军后续的大部队尚未到达,全歼华北国民党军的兵力仍然不足。

这是一个两难的,需要有高度智慧来处理的时刻。面对如此微妙而又十分敏感的局势,毛泽东大胆地设计出一种“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作战打法。“围而不打”比较好理解,指的就是只做战役包围而不进行攻打,目的是将国民党傅作义集团主力牵制在华北战场。“隔而不围”就比较有意思了,指的是隔断诸敌联系,只作战略包围,而不作战役包围。目的是要阻断天津、北平等一线傅作义各部的联系,使傅作义难以统一指挥几十万大军。不仅便于人民解放军各个击破,也有利于孤立各据点的国民党军之后,能够策动部分国民党军起义。最终,持续六十四天的平津战役,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下,以军事打击和一些政治措施,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取得了完全胜利。

金老在书中感叹: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富有创见性的作战方法,可以说在战争史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另外,不局限于作战方法,在作战决策方面,毛泽东也体现出了民主且富有建设性的大将风度。

要知道,在军事领域内,军情本来是异常紧迫的,但在决策酝酿阶段,毛泽东总是同前方将领反复磋商,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再作出决断。在情况紧急之时,又给予前方将领充分的信任,一切由他们“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而这在蒋介石的作战决策中,几乎是没有过的。蒋介石一个人紧紧抓住了国民党军的所有指挥作战大权,所有决策都要由他来做决断。但他又经常在对战场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听从将领的建议,一再地改变主意。

到了关键时刻,又要求将领必须按自己的命令行事,一旦出错只会怪部下无能或没有执行他的指示,这也导致第一线将领无所适从或虽有不同意见也不敢提出,只能硬着头皮照办。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在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再次接到蒋介石临时变卦的决定后,无奈地叹息道:“江山是他的,军队是他的,那就由他去吧。”

金老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蒋介石在作战指挥中的问题,最关键的就在于:主观同客观相脱离。他不全盘而细心地研究实际情况,不认真听取第一线将领的意见,一味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主观意志办事。在多次会议或前线指挥上,又多是空话,没有具体的作战方法。到最后军事实力每况愈下,只能慨叹“此事殊出意外,恳求上帝默佑”。

而如果回顾毛泽东在三大战略决战中对全局的作战指导,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金老在这本书中说,读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那些电报和他的其他言论,你会发现都是实实在在地在分析战场的实际情况。既要知己,又要知彼,既要看到有利因素,也要看到不利因素,既要看清局部,又要放眼全局,经过反复衡量利弊得失后作出判断,紧紧抓住作战时机和能够用来打开新局面的主要环节,确定行动决心。

但如果情况发生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新的变化,或者听到来自第一线将领提出的确实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又不固执原有看法,能够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如果也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努力使主观适应并符合客观实际。这才是能够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决战》3.三大战役中双方军事统帅的决策和指挥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