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国共两党军事统帅的战略指导方针

《决战》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我们知道,战略决战的胜败不能单纯从军事这一个角度来考察,它通常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特别是由人心向背这个根本因素所支配。不过,如果我们跟着金老的讲述,回到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就会发现,军事统帅的主观指挥是否正确,无疑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决战读书笔记

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要优势和主动,敌人也要这个,从这点上看,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双方军事统帅指导作战的战略方针根本不同。蒋介石以夺取地盘为主要目标,力图先夺取重要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而毛泽东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简而言之:蒋介石要地,而毛泽东要人。

金老在书中指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指导方针,根植于双方代表的不同社会力量,几乎贯穿在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下面我们就回到历史现场,看看国共两党军事统帅是如何应对辽沈、淮海、平津这三大战略决战的。

时间回到1945年8月,全国民众都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中,渴望能开始国家的和平建设。而蒋介石心里却急着另一件事,那就是立刻发动全面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

要知道,这个决定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是有悖人心的。正所谓“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还有这样底气能够赢得内战的胜利呢?

其实他有这样的信心,是有客观依据的。那时候,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确实悬殊。我们前面说了,首先,是兵力优势。抗战一胜利,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四百三十万人,而共产党军只有一百二十七万人。双方兵力的对比是3.4:1。

其次是武器装备,双方差距更大。国民党军队约有四分之一为美械或半美械装备部队,又在受降中接收了侵华日军一百多万人的武器,拥有共产党军队所没有的坦克、重炮、飞机和海军舰艇等。

再者,国民党还控制着全国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而中国共产党控制的主要是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

所以,在蒋介石看来,优势显然全在国民党方面。

于是,他安排自己的几个部下分别拟定剿共计划。书中提到,时任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认为可以用两年的时间来一步步消灭共产党。而另一边陆军一级上将陈诚则提出,只需六个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的计划。这样一来,蒋介石便采纳了陈诚的计划,免去何应钦的参谋总长职务,改由陈诚继任。

至于到底怎么个打法,蒋介石也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他认为,要以现代化工业为基础打赢内战。共产党军队跑得再快也赶不上火车汽车,无论靠什么山川险阻也经不起飞机的轰炸。因此他主张,对付共产党军队要从“夺取重要城市和控制交通线”下手。

1947年5月蒋介石在做报告的时候强调,现代作战最紧要的莫过于交通,而控制交通就先要能控制城市,因为城市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一切人才物资集中之所,而且在地理形势上,一定是水陆交通的要点。国民党占领重要城市之后,四面延伸,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交通线。那么即使共产党军队有广大的正面,也会被国民党分割、截断,陷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对于这个战略指导方针,蒋介石充满信心。随后,在解放战争初期,他倚仗自己的兵力优势,打通了一些交通线,夺取了解放区许多重要城市。尤其是先后占领了苏皖边区的首府江苏淮阴、山东根据地的首府临沂,以及延安。这一系列军事成果都让他兴奋不已。蒋介石认为,这是国民党取得的巨大胜利,一再地在很多场合夸耀这种胜利。

但是,你注意啊,同样一盘棋,在毛泽东看来,局势却恰恰相反。

为什么这么说呢?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他的战略目标不是地,而是人。具体来说就是,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毛泽东认为双方有生力量对比的消长,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一直密切地注视着战局的发展,细心观察国民党军队的长处和弱点,从我军作战成功或受挫的实践中,总结能够克敌制胜的有效办法。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向党内作出指示,明确提出:“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的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可是,说放弃就放弃哪有那么容易。撤离一些重要解放区,客观情况下确实带来了不少困难。比如根据地缩小或被分割,使部队打运动战的回旋余地减少,如果不慎,还可能因孤立缺援而被各个击破。再比如,后方供应基地遭到破坏,部队的弹药和粮食的补给常常会遇到困难。

还有一些重要城市的放弃,也容易使士气和民众心理多少受到影响。解放区的干部和官兵大多是本地人,看到家乡受到蹂躏,难免会出现某些思想混乱以至埋怨情绪。尤其是在1947年3月19日,毛泽东决定不和敌人硬拼,断然撤出延安的时候,相当多的干部心里想不通,感情过不去,好像撤离了延安就不得了了,什么都完了似的。

撤出前,毛泽东对部分领导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就是说,有了人之后就算目前没有地盘,以后也会有。但如果光想着要地盘失去了人,那恐怕地盘和人都要保不住了。毛泽东紧接着又说:“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这番话深刻体现了毛泽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拥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以及他对战争形势清晰的判断。要知道,蒋介石占地越多,兵力越分散,背上的包袱越重。这样一来,正便于共产党军选择弱点,各个击破,一步一步地削弱并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致认为,付出地盘的代价,必将换得战略上的主动,一步一步地改变敌我形势,为下一步取得更大的胜利创造条件。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完全值得的。

解放战争爆发后的三个月内,共产党军队就以放弃几十个中小城市为代价,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二十五个旅,还使他们差不多半数的兵力从进攻部队转变为防备部队。这就是毛泽东说的,敌人从握着拳头出击,变成伸开的手指,便于我们一个个切掉它。

1947年2月,国民党以重兵进攻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时,共产党军队主动撤出临沂,悄悄地隐蔽北上,一举包围了从胶济铁路孤军南下的国民党军,三天内共歼灭五万六千多人。这个战况气得国民党司令官王耀武直接说:“五万多人,不知不觉在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在那里,叫共产党军抓,三天也抓不光呀”。

到了1947年6月,共产党军歼灭国民党军共一百一十二万人。国民党军到处感到兵力不足,难以应付目前的局势了。

实际上,关于人的这笔账,毛泽东分析得很透彻。解放战争初期,他就在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能够取得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毛泽东说的“全歼”,不是指的全部杀死,而是指把敌人的人转化为自己的人,接受投诚、改编也算歼灭。

毛泽东认为,全歼,一是在士气上,可以振奋人心,二是在人数上,不仅能够最有效地打击敌军,使敌军被歼一团少一团,被歼一旅少一旅,同时也意味着可以把敌军的有生力量转化成我军的有生力量。这样一来,双方兵力上的差距也能够被大幅度的缩小。

不过,问题是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让成千上万的国民党兵愿意成为解放军呢?最后这都是要上战场真枪实弹打仗的。

为此,中共中央经过认真的研究总结,开展了一场“新式整军运动”。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开“诉苦大会”。

人的问题还是要回到人心上来解决。很多被俘虏的原国民党士兵和解放军一样,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不少人还是被“抓壮丁”抓到国民党军队里的。因此开诉苦大会的目的,不光是让这些兵倾诉自己内心的苦,还要追究苦根,苦从何来。这样在思想上,才能真正转过头来,同人民解放军一起战斗。

曾经有一位美国学者评价“诉苦大会”这种方法时说,这是“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没有过的政治手段”。他认为,这样的集体诉苦比指挥员或是政委的任何说话都更有感染力。经过诉苦教育后,约有一半国民党俘虏兵加入解放军,双方兵力差距大幅度缩小。

实际上,国共双方军事有生力量的消长是一点点积累,逐步显现出来的,最初很少有人意识到。1947年年底,毛泽东意识到战争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二月会议上报告一开始便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他解释道:“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

可见,这是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大判断,是对双方力量对比变化作出的大判断。尽管那时,国内局势中仍有许多不明朗和不确定的因素,但他看清这个历史转折点已经到来。

而此时蒋介石这边,仍忙于应付一个一个地区的战况,他依然抱着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把大城市看得很重,不能对战争局势进行全局性的准确分析,更谈不上能洞见它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都深感兵力不足,自顾不暇,但蒋介石仍然对实际情况懵然无知,甚至在得知消息后甚感意外。

双方军事统帅的战略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决战》2.国共两党军事统帅的战略指导方针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