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 6. 第三定律:让它简便易行

习惯养成的第三个定律,就是让他简单易行,也就是制定计划的阶段

慢步前行,但决不后退

我们所有人天生都有一个习惯叫做走捷径,比如:

走捷径的例子 说明
投资走捷径 很多人投资想走捷径,总想找一到一个神仙,然后他说什么都是对的。跟着他买不但能够每把都赚钱,而且还能找到表现最好的。但作者说,这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很容易陷入困境。

因为找捷径的本质就是懒得付出改变,也不想付出什么行动。伏尔泰就说过,因为追求最佳,而丢掉足够好

专注于采取行动,而不只是酝酿行动

启发 说明
行动才能产生结果 很多朋友,总是处于酝酿状态,而酝酿意味着你在计划, 策划,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是不会产生结果,只有行动才会改变。但恰恰很多人,没有行动,或者无法坚持行动。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 所以成功的道路,总是在刚起步的时候很拥挤,越往后走,越是宽敞。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在半马之前,就主动退出了比赛,甚至回到了原点。
酝酿并不是行动 很多人都有错觉,觉得酝酿就是在实施行动,但这其实差的很远。当你真刀真枪的操练起来的时候,往往就是另外一种情境。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你看别人写书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会了,但只要一上手,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形成新习惯需要多久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行为通过重复逐渐变得更加自动化的过程。

形成一种习惯,是需要很长时间做积累的,有研究表明,重复做一个动作,会导致大脑发生明显的生理变化

案例 说明
音乐家 比如音乐家的小脑,要比一般人更发达。
数学家 数学家们的顶下小叶,则有更多的灰质,这在计算中,则起着关键的作用。
出租车司机 而那些出租车司机,则海马体要比其他人更大,而当他们退休之后,海马体就会逐渐萎缩。

我们得到一些启发:

启发 说明
刻意练习之后,人和人的差距非常大 所以你以为人和人没什么不同,错了,在反复的刻意练习之后,人和人其实发生了根本上的不同。
你们的大脑构成都不一样了,那么还能期待得出同样的结果吗?
所以习惯帮你塑造性格,性格改变一生。说的是你的技能,和你的思维方式已经通过行为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

习惯的培养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重复的次数。

在我们形成习惯的一开始,我们需要极大地努力和专注才能完成,在重复了很多次之后,会熟能生巧,变得更加容易,继续训练之后,最后习惯成自然,可以成为应激反应。作者标出了一条习惯线,一旦我们的重复次数超过这条线,就会不假思索的形成一系列动作。

例子 说明
开车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开车,一开始的时候,你得去想,我先系安全带,然后着车,松手刹,踩离合挂挡,起步。但是当你不断重复这一系列动作之后,甚至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就下意识的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动作。
作者说,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自动性系数会提升。最后成为一种常态。
饭后运动 比如你每天都在饭后运动10分钟,那么最后得到结果就是,哪天你不运动都会感到很不舒服。

那么到底多少天才能培养一个习惯,作者说,其实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频率,你一年才搞一次,他不可能形成习惯。但你要是30天做200次,他就能在一个月之内形成习惯。

总结

  • 行为转变的第三定律是让它简便易行。
  • 最有效的学习形式是付诸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 专注于采取行动,而不只是酝酿行动。
  •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行为通过重复逐渐变得更加自动化的过程。
  • 习惯的培养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重复的次数。

最省力法则

人类行为遵循最省力法则。我们天然地倾向于付出最少工作量的选择。

传统智慧认为,动机是习惯转变的关键,也就是说,假如你真的想要,你就会去做。但作者说,我们真正的动机,永远都是贪图安逸,也就是怎么省事怎么来,图省事是一个聪明而非愚蠢的策略,人的精力是宝贵的,大脑的本能设定就是保存能量,所以人总是用最节约能量的方式生存。

案例 说明
先做简单的工作 在一大堆工作面前,我们总是会选出那个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
推动科技创新 也正是因为这种懒惰,所以才推动着科学不断创新,一开始拿牲口帮我们干活,随后研究了机器。都是为了解放我们的能量。所以能让你的客户变得越来越懒,就说明你的产品成功了。

那么我们面对自己的习惯,也是如此,但凡是很复杂很费劲的策略方法,我们就很难坚持,你必须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很懒的方式,开启一个好的习惯

案例 说明
单位附近找健身房 比如单位附近就有健身房,那么你去健身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太远,通勤时间太长,你很容易就会放弃。
先看简单的书 看书学习也一样,先找点简单的书去看,而且把书摆在你触手可及的位置,这样有助于你培养习惯。
先做简单的食物 想要健康饮食,你需要找到一个简单烹饪的食谱,越简单越好

相反你要想戒掉一个坏习惯,就让他无比的麻烦。

案例 说明
投资天天看盘 要改掉天天看盘的坏习惯,就从你的手机里面卸载掉看盘软件。这样每次你想看盘的时候,都要下载重装,重新输入密码。你一想这么麻烦,慢慢也就不看了。
看电视 电视也一样,不想在电视上浪费时间,就把他的电源线都拔掉,遥控器电池卸下来,放在很难够到的地方。这样下次你要想看电视,就会有一种克制的欲望。
看手机 至于手机,你可以把他锁在一个智能盒子里,每次要打开它,需要作对10到算术题才可以。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对付自己,也可以对付子女。帮他们养成更好的习惯。

怎样做到事半功倍

养成习惯需要仪式感的配合。那么什么叫做仪式感呢?

为未来的应用做好环境准备

建立习惯,需要一个仪式感,举例:

案例 说明
舞蹈家练舞 比如有个舞蹈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就把成功,归于简单的日常习惯,他说早上5点半醒来,就开始穿戴整齐,打扮精致,叫来出租车,去一家健身馆。他之所以强调出租车,就是因为,这就是他的一套完整仪式,每天早上他都重复同样的一套动作,这种仪式感简单易行,减少了他偷懒的机会。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每天的行动当中,有40-50%,都是出自于习惯,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占比了,但加上习惯施加的影响,应该远大于数字体现出来的结果。

启发 描述
也就是说,看似一些不经意的动作,但是他会把你引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比如有人在投资之前,就是习惯性的列出清单,把所有的问题都填写一遍,这就会引导你积极的思考。很多微小的习惯,最后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仪式感引导坚持自己的习惯 包括上面那个例子,为啥他要起来穿戴整齐,打扮精致,这都是在引导他坚持自己的习惯,一旦他换上健身服,他走出家门,去健身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而上了出租车,基本就是肯定会出现在健身房了,那么可以想见,到了健身房之后,就肯定会有一系列的健身活动。大家的想法都是这样,我都换好衣服了,索性就去吧,我都到了健身房了,那就多练一练。这就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选择,其实都是人生的细小的岔路口,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会让我们走向正途。

总结

  • 人类行为遵循最省力法则。我们天然地倾向于付出最少工作量的选择。
  • 创造一个环境,尽可能让人们便于做正确的事。
  • 降低与良好行为相关的阻力。阻力小,习惯就容易养成。
  • 增加与不良行为相关的阻力。阻力大,习惯就难以养成。
  • 预备好你的环境,使未来的行动更容易。

怎样利用两分钟规则停止拖延

两分钟规则

下面介绍下掌握前两分钟效应,你要想培养一个习惯,就把习惯分解开,抓住前两分钟需要做的事情,循序渐进的往前推进。

我们要尽量把习惯分散,建立更多的细小连接,然后让习惯的成本降低,我们要极力的呵护,习惯的幼苗,建立这种启动的仪式感,一个习惯,在启动阶段越有仪式感,他就越有可能最终实现。老话讲,万事开头难,先把头开好了非常重要,哪怕是一些无关痛仰的东西。

案例 说明
走路去健身 比如每天要走路去健身房,或者做公交去健身房,那么就会给自己提供更多坚持不下去的借口。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还是先改变习惯比较重要,尽量让建立好习惯的成本更低。也更加舒适。因为他本身就很艰难。你要再不给他一些补偿,那么这个好习惯就很难建立。
读书跟美食 比如我们可以在读书的时候,奖励自己一个冰淇淋,或者一杯酸奶,一边吃,一边读书。用美食跟读书这种枯燥的好习惯,建立强关联。
读书也一样,每天你就看10页书,半个小时,然后写100字感想,慢慢你就上道了。怕的就是那种,平常一点不干,上来就是终极难度的行为,大部分都很难坚持。也特别容易中断。不具有可持续性。
跑步由浅入深 还有跑步是很艰难的,但是你可以先把跑鞋穿上,这其实你就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穿上了跑鞋,你就很有可能出去散散步,哪怕不跑步,散步10分钟都是很有益处的。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散步,那么也就很有可能去跑上一段。最后达到马拉松的效果。这就是一个由浅入深行为安排。
比如你就每天穿跑鞋,出去走上10分钟就回来,都是可以的。他给你带来的好处,就是会形成很好地心理建设。慢慢你自然就有跑步的习惯了。
写作由浅入深 写作也一样,上来就写一本书,你都不知道从哪下嘴,而如果先写一句话,100字以内,你可能就能坚持下去,慢慢的增加字数,每天1000字,其实也并不困难。
作者说,很多人其实都有过写日记的经历,但是大部分都会很快就放弃了,那么怎么才能坚持这个习惯呢,答案就是,要把他变成每天不得不做的工作。有些作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就是在你写到很爽的时候,及时收手,不要把所有感觉都写出来,留点东西,明天去写,这样你就总有期待。也可以把日常写作变成一档节目,这样从输出倒逼输入。每天都有人等着听你的节目,你就得每天读书,每天写作。
减肥由浅入深 比如有的女孩,平常不控制饮食也不锻炼,一说减肥,一点都不吃了,那么其实他也坚持不了几天,然后还非常容易放弃,之后就是体重反弹,甚至比以前还胖。

总结

  • 习惯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但会持续影响你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的行为。
  • 许多习惯发生在决定性的时刻,每时每刻的选择就像岔路口,你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卓有成效,或者一事无成的一天。
  • 两分钟规则规定:“当你开始培养一种新习惯时,它所用时间不应超过两分钟。”
  • 一种程序的开始阶段越是仪式化,你就越有可能进入做大事所需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 习惯优化前先要实现标准化。你不能改善一个不存在的习惯。

怎样让好习惯不可避免,坏习惯难以养成

改变坏习惯的方式

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光养成好习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坏习惯难以延续,必须要给坏习惯,制定各种各样的障碍才行。

改变坏习惯的方式 描述
承诺机制 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就创造了一种承诺机制,是一种锁定未来,约束你养成良好习惯,远离不良习惯的方法。
比如你可以通过购买小包装食品,来减少过量饮食,你可以通过不带烟出门,从而约束自己的抽烟行为。还有人把路由器上装了一个定时开关,晚上10点,自动切断网络。提醒家人该睡觉了。
当然承诺机制还有很多,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先把目标订出去,通过给自己制造困难的方式来制止自己的坏习惯。比如把目标先说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逼着自己,把吹过的牛逼实现。引入舆论监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承诺机制。
让他的难度提升 另外,改变坏习惯的一个方式就是让他的难度提升
比如现在很多超市都配备了收银机,每一次结账,都会弹出现金和收据,但是收账之后,就又会缩回去。据说这个机器,就是为了解决,收银员手脚不干净的问题,而被发明出来的。他几乎让偷钱变成了不可能。员工们在没机会之后,就会逐渐的转向道德行为。
同样的道理,现在为了防止员工迟到,都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那么代打卡这种事基本也就杜绝了。员工的按时到岗率大幅提升。
还有很多人说自己存不下钱,于是很多银行就创建了一个产品,你每月发工资之后,自动转到死期产品,或者封闭产品里一部分,你想拿都拿不出来。这样就能帮你完成储蓄了。你要做的就是授权开通这个产品。然后以后就都不用你去操作了。这也是一种承诺。
在投资这条路上,技术太先进,操作太便捷,反而对你不利。有数据统计,随着电子化交易的引入,普遍持有股票和基金的时间大幅下降,回报也越来越差。很多人都感觉在房子上赚了钱,一方面是因为房子加了杠杆,另一方面,其实房子也是一种特别不容易流通的商品,你看不到他每天价格的变化,过个好几年,猛然间一看,涨了不少。股票和基金也大体如此,你忘掉的那些账号,最后回报率都相当的高。反而你天天去操作的账号,收益很差,甚至亏了不少钱。这对于投资来说,就是坏习惯,我们就要用方法去克服他,而不能都指望大家战胜人性。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根据习惯的好坏使用自动化的工具,有的自动化,能帮助我们实现好的习惯,比如理财,存钱,定时断网等等,也有的技术进步会让我们心烦意乱,比如实时看到行情。那么我们就要人为的给自己制造困难。

总结

  • 行为转变第三定律的反面就是让它难以施行。
  • 承诺机制是你当前做出的一个选择,它锁定了未来更好的行为。
  • 锁定未来行为的终极途径是自动化你的习惯。
  • 一次性选择,比如买张好床垫或加入自动储蓄计划,是一种单次行动,可以让你的未来习惯自动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越来越多的回报。
  • 使用技术自动化你的习惯是保证正确行为的最可靠和有效的途径。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掌控习惯》 6. 第三定律:让它简便易行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