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本文是掌控习惯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我们来看,第二定律:让它有吸引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大定律,叫做吸引力,一个习惯形成,他总得有东西吸引你。如果每次都很痛苦,你也很难形成这个习惯。愉悦就会形成习惯。
- 但非常不幸的是,垃圾食品,通常都比健康食品好吃
- 让你堕落的习惯,通常都比催人奋进的习惯更容易短期内刺激你的愉悦
- 那么为什么有人能把读书和工作,变成自己的习惯呢,绝不是靠意志力,而是他们在这里面发现了足够多的吸引力。
怎样使习惯不可抗拒(喜好绑定)
习惯是多巴胺驱动的反馈回路
被诱惑,这其实不赖我们,因为人体就是这么设定的,通过多巴胺来做反馈。
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已经证实,大量多巴胺注入到大脑中的奖励系统之后,动物们会迅速形成习惯,或者说,习惯只是多巴胺驱动的反馈回路。
案例 | 说明 |
---|---|
不好的习惯都与较高的多巴胺分泌有关 | 你那些不好的习惯,比如什么玩游戏,吃垃圾食品,刷手机,看美女帅哥都与较高的多巴胺分泌有关。 |
期待快乐的时候也会分泌多巴胺 | 甚至你期待快乐的时候,也会分泌多巴胺,比如马上要跟女朋友约会了,在这之前你体内的多巴胺已经开始激增。 |
赌博上瘾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赌博上瘾,他们总希望能够中大奖,并努力的想象着自己中大奖之后的样子。多巴胺浓度就会飙升。 |
吸毒可以直接刺激多巴胺分泌 | 而所谓吸毒就更厉害了,可以直接刺激多巴胺分泌,最后会达到什么效果呢,吸毒的人,只能靠毒品产生多巴胺了,其他的事情,已经完全不能分泌多巴胺了,那么这个人自然也就废了。他不可能再对吸毒以外的事情产生兴趣。所以我们总说黄赌毒,其实都是能让你快速产生多巴胺的方式。自然很多人沉迷其中。 |
怎样利用绑定喜好使你的习惯更有吸引力
那么该如何让好的习惯,具有吸引力,从而为我们产生多巴胺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做些转化和关联。
案例 | 说明 |
---|---|
减肥之后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 | 比如减肥很痛苦,但是买漂亮衣服很快乐,减肥之后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这个事可以让你产生大量的多巴胺。 |
读书学习和升职加薪 | 读书学习很痛苦,但是升职加薪很快乐,如果这两个事形成关联,那么也会帮你产生大量的多巴胺。 |
加班和拿奖金 | 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加班很痛苦,但加班之后,拿奖金却很快乐。拜访客户很痛苦,但是每拜访10个客户就能成一单,这种预期引导,会让很多人变得干劲十足。 |
孩子教育 | 千万别压抑自己的人性,包括我们在鼓励员工,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种关联。你得让他们知道,干好了这个事,是有好处的,能得到你梦寐以求的奖励。 |
匈牙利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 匈牙利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被他的父亲刻意培养成了象棋大师,对此很多人都是褒贬不一,认为这三个女孩在家里一定接受了非人的训练,让他们失去了童年。然而可能事情并非如此,在他们的家里,国际象棋就是信仰,他们都酷爱下棋,甚至为了下棋可以非常痴迷。他们家已经建立了非常好的国际象棋文化。 |
有一句话叫做,没有人是因为克制人性而成功,成功一定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别人眼里,这就是非人的训练和丧失掉的童年,但在他们眼里,却乐在其中。
很多成功人士的工作时间,基本都是007,那么他们很累吗?并非如此,他们很享受自己的工作,他们认为这就是在做自己最有兴趣的事,反而你把他们,按在电视前面,看无聊的电视剧,打电子游戏,会让他们痛不欲生。
总结
- 行为转变的第二定律是让它具有吸引力。
- 机会越有吸引力,养成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
- 习惯是多巴胺驱动的反馈回路。当多巴胺浓度上升时,我们采取行动的动机也会变得更强烈。
- 正是对奖励的期待,而不是奖励本身,促使我们采取行动。预期越高,多巴胺峰值越大。
- 喜好绑定是让习惯更具吸引力的一种方式。具体做法就是将你喜好的高频动作与你需要做的低频动作搭配在一起。
在习惯形成中亲友所起的作用(加入文化群体)
社会规范的吸引力
那么人的行为,该如何改变呢?作者说,我们一般会不由自主的去模仿三类群体。
- 亲近的人。
- 群体中的多数人。
- 有权势的人。
亲近的人
亲近的人,就不说了,基本就是你的亲属。
案例 | 说明 |
---|---|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育儿教育 | 小时候模仿父母是最多的,所以幼儿园教育其实基本都是忽悠,最后孩子的差距,基本都来自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带着饭后读书,跟被家长带着饭后打游戏,他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父母的争吵,那么自己也会脾气暴躁,难以合群。父母是一个有涵养有素质的人,那么孩子也通常会很类似。所以很多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 |
孩子不听话60%都是父母的问题 | 当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学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因为按照概率,可能60%的问题,出在了父母自己身上。当然,我们只是以父母举例,还有很多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那么他自然也就模仿爷爷奶奶的行为,从小会写大字,跳广场舞,也就不奇怪了。 |
积极引导 | 我们也可以积极引导,你想让自己有什么习惯,就多跟有这个习惯的人接触,比如你想保持健康,那就找个健身教练当朋友。肯定会对你非常有益。 |
群体中的多数人
再来说从众,绝大多数人走向社会后,都会为了合群,而争取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很少有人,就是愿意特立独行。所以从众是人性,这个很难克服。
案例 | 说明 |
---|---|
股市从众行为 | 大家可以想想,进入股市之后,你是不是也愿意去打听一下别人都买了什么。都愿意买那个上涨的,不愿意买下跌的。这都是从众行为导致的。有的时候,我们明知道是错误的,但是只要其他人也都这么干,我们也会从众 |
一起闯红灯 | 比如凑一拨人,就敢闯红灯过马路,谁都知道是错的,但是你也免不了跟随 |
行贿受贿 | 用在现在的官场也是一样,都知道行贿受贿不对,但你也必须适应。 |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从众效应,其实跟我们之前说的环境改变人,是一个道理。那我们要养成好习惯,规避坏习惯,就只能尽量选择一个好的群体。明知道这个群体很垃圾,你还要与他们为伍,那肯定会被传染。出淤泥而不染的事,其实是很难的。
有权势的人
最后,就是偶像效应,模仿有权势的人,每个人都想追求权力,声望和地位,我们也无比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去模仿自己崇拜的偶像,也就是你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案例 | 说明 |
---|---|
偶像的力量 | 偶像的力量极大,比如那些以乔丹科比为偶像的孩子,在打篮球的时候,最得意的就是去模仿这些巨星的动作。进而会模仿他们的训练。那么你要成为巴菲特, 成为马云,你就要先模仿他们的习惯,以及看问题的角度。 |
娱乐明星害人不浅 |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的偶像只是那些娱乐明星,甚至去模仿电视里的铜锣湾陈浩南,那这个就比较危险了。所以我们才会特别重视舆论导向, 我们都知道某台娱乐化的问题,天天都搞那些脑残电视剧和综艺,这东西可谓害人不浅。甚至最后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还有一些更脑残的抗日神剧,把战争的残酷性掩盖,变成了一场娱乐性很强的游戏,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社会,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
总结
- 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决定着哪些行为对我们有利。
- 我们倾向于培养被我们的文化推崇的习惯,因为我们强烈地渴望融入并属于这个部落。
- 我们倾向于模仿三个社会群体的习惯:
- 亲近的人(家人和朋友)
- 所在群体(我们所归属的部落)
- 有权势的人(有地位和威望的)
- 为了培养更好的习惯,你能做得最有效的事情之一是加入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
- (1)你想要的行为是正常的行为
- (2)你已经和这个群体有一些共同之处
- 部落的正常行为往往压倒个人期望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宁愿跟众人一起犯错,也不愿特立独行坚持真理。
- 如果一个行为能为我们赢得认可、尊重和赞扬,我们就会认为它很有吸引力。
如何找到并消除你坏习惯的根源(激励仪式)
渴望来自哪里
我们既然理解了吸引力原理,那么反过来,我们要戒除掉某些坏习惯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变得缺乏吸引力。
案例 | 说明 |
---|---|
戒毒 | 为什么戒毒难,就因为毒品自然会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这是物理作用,你很难阻止他。其他的习惯,其实都是可以想办法戒除掉的。最简单的办法,当他威胁到你的生命了,自然也就戒掉了。 |
真正遇到危害了 | 比如得了糖尿病,你肯定就不敢吃糖了,闹肚子的时候,那些大鱼大肉,烤串啤酒,自然也就不想吃了。这就是短暂的痛苦,让吸引力降低。 |
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 另外,我们还必须要认识到,你目前的坏习惯,并不一定是解决你面临问题的最佳方式,他也许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和替代方案。 比如很多人靠吸烟解决焦虑,但其实压根就没什么作用,反而还会破坏你的神经系统。解决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彻底的把问题解决掉,缺钱就赶紧去赚钱,抽根烟,他也不可能让你变富。 习惯就是一种关联,这些关联决定了我们是否值得不断的重复某种习惯。如果你习惯了抽烟,那么一遇到烦心事,就会拿出烟来抽一根,但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和意义。还不如买个沙袋,去打两拳,反而能帮你锻炼身体。 |
股市下跌就骂骂咧咧 | 还有人一遇到股市下跌,就习惯马上两句,这其实也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你不断地给自己强化一种弱者思维,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角度,不是我无能,而是他们太坏。这种思维也是一种习惯,会让你的大脑停止思考。从此不会再进步了。要知道市场本身就是随机的。短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那么长期的确定性是什么呢?短期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让胜率偏向自己,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养成的思维习惯。而不是怨天尤人。 |
渴望和欲望的区别
渴望 | 欲望 |
---|---|
渴望是一种缺乏某些东西的感觉,是改变你内在状态的愿望。 有了渴望,你才会去改变现状,但欲望并不会。 |
欲望就是你的现状,与你设想中的未来状况之间的差别。 |
你必须得先解决自己变富的动机问题。 | 很多人都只是有变富的欲望,但是他们其实没有变富的渴望,所以你永远也赚不到钱。 |
所以我们一直讲,年轻人多吃点苦不是坏事,当你吃苦的时候,企图心才会爆发出来。你才会渴望改变渴望成功。 | 比如很多知道该学习,但为啥一看书就犯困,很难坚持,那可能是因为日子过的太顺了,缺乏足够的企图心,当你失业了,养不起家了,此时你才会有赚钱的动机。但往往这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已经来不及了。 |
我们没能力左右市场,也没能力去改变什么,我们只能靠不断地改变自己,优化策略。然后站在风口上,等待行情到来。 所以投资就是人生,过不好这一生的人,也一定做不好投资的。因为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他可能还不懂,那就是需要等待!而等待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
空有爆富的欲望,没有耐心,每天看盘,不停预测市场来做买和卖。 |
如何让你的大脑程序化来享受高难度的习惯
下面我们看看,该如何让大脑来享受高难度的习惯。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抱怨
- 我得早起,我得996,我得去拜访客户,我得为了生计奔波。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词
- 我想早起,我想996,我想拜访客户,我想为事业打拼
这一下,其实语境就全都变了,我得怎么样,是一种被动接受,不得不做,而我想怎么做,他就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代表了一种渴望。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我得怎么样,变成我想怎么样呢?
我们要先尽可能的去想,一个新的习惯,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然后不断地强调这种好处,下面来看一些例子:
案例 | 说明 |
---|---|
锻炼身体 | 比如锻炼身体的时候,我们别再对自己说,我要出去跑步了,而是要说,是时候加强我的耐力了,增强我的抵抗力,要让我们的习惯变成一种益处,而不只是一种任务。 |
储蓄 | 攒钱也是一样道理,你要多想想,多攒1万块钱,以后每年就能多增加600现金流,一个月就是多50块钱永续收入。 那么你是愿意现在就把这1万块钱,花了好呢,还是以后每个月都多领50块钱好呢?如果有这个预期在,大部分人其实都会爱上储蓄的。觉得自己收入不够高,那你就不断地做累加。这样你攒钱就会很有动力了。 |
视频课程 | 看书学习也一样,如果你只自己偷偷的学,那么确实很难有动力。 但是学点东西,马上就能用到自己的视频课程里介绍给大家听,那自然就会有动力,这就叫做输出倒逼输入。 学到东西出去吹牛逼,也是一种力量。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你就要持续学习。这就是良性循环的习惯,所以为啥学不好,留存不高,就是因为学的太含蓄了。 成功的人,往往喜欢双赢,我能得到多少好处,你也能得到好处,咱两一块合作,把蛋糕做大。而失败的人,往往存在一种嫉妒心里,你赚的比我多,那我就不干,咱两谁也别赚。谁也别好过,这样你的损失比我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盼着经济危机,盼着打仗的人越来越多,其实都是这种心态。反正我啥也没有,经济危机来了,富人的钱大幅缩水,咱们都别好过。你肯定赔的比我多,所以哪怕我已经失业了,吃不上饭了,我都很爽。 但殊不知,经济危机之后, 央行放水刺激,肯定会推升资产价格,拥有资产的富人,身价反而会大幅上升,任何危机最后的结果,都是拉大了贫富分化。 |
最后告诉大家的,就是习惯的改变,一定是吸引力导向的,好处导向的,多想想改变习惯之后给你带来的好处,为什么有的姑娘能够健身成功练出马甲线,就是因为他们用很多漂亮的衣服在激励自己。
有人说了,我有的时候真的很烦,那么你要想,抽烟喝酒,对你并没有好处,甚至会让你的身体更糟,你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更健康的习惯,比如运动,比如抱抱宠物,听听音乐。这些习惯也有助于你的情绪舒缓,他没什么好处,但起码也没什么坏处。
总结
- 行为转变的第二定律的反用是让它缺乏吸引力。
- 每种行为都有表层的渴求和更深层的动机。
- 你的习惯是解决古老欲望的现代方法。
- 你习惯的原因实际上是他们之前的预测。这种预测会产生一种感觉。
- 强调避免坏习惯所换来的好处,让坏习惯不再有吸引力。
- 当我们将习惯与积极的感受相关联,习惯就有了吸引力;反之,则没有吸引力。在开始培养难度较大的习惯之前,先做些你喜欢的事情来创造一种激励仪式。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