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世纪》4.家庭革命

《儿童的世纪》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说完“现代学校”的诞生,我们再看“现代家庭”是怎么出现的。

今天,家庭是家人的私密空间,那传统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呢?

儿童的世纪读书笔记

前面提到过,中世纪欧洲的家庭,承担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保存资产。男女组成家庭后,自己的财产、人脉、经验都可以固定下来。如果把这一点和“行会”“学徒制”联系起来,我们会有进一步发现。

一位英国史学家提到,英国家庭最多只会把儿童养到7-9岁。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一到年龄,就要离开父母,去到别人家里,待个七八年。在中世纪西欧,各地的情况都没有太大区别。

你是否会有疑问,为什么儿童必须离开家庭,难道在自己家学不到手艺吗?如果自己的父亲就是当地有名的铁匠,那他还需要去别人家学习打铁吗?

中世纪欧洲所谓的“学徒”,本质上是廉价的仆人。儿童在别人家要承担所有服务型工作,比如切面包、铺床、照顾婴儿、陪伴男女主人等等。

中世纪的家庭最核心的功能是保存资产。但小小的儿童哪有什么资产。所以,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父母把儿童抚养到六七岁,就会送到别人家当廉价劳动力。作为回报,自己家中也接收别人家的孩子。在中世纪的城镇,几乎所有的城镇家庭,都嵌入行会的大网里。而乡下的农民,会依附在大庄园里。他们的孩子也会被送去当仆人。

当时有这样几句诗,用来训诫那些年轻的仆人:“无论在哪里,无论为谁服务,尽你自己最大的能力,赢得你主人的感谢和爱。为的是当时间和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能够成为主人。”你看,在外当学徒,是所有儿童成长的必经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就是一个社交场合,作者提到,当时的家庭常常是由男女主人和家里的学徒组成的。学徒跟师傅相处的时间,要比跟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这个家庭,既是私人场合,也是职业场合,学徒即是外人,时间久了,好像也是家人。界限很模糊。

17世纪发生了很多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前面一再提到的,儿童概念的出现。除此以外,也有别的原因。这里简单说一下。

比如以前的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所以,乡下的庄园主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劳动力外逃。但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对人的依赖就会有所下降。庄园主对劳动力看管得没那么严了。大庄园这张大网消失了,原来依附的农民家庭,会离开庄园,搭个小房子,开始过起了自己的小生活。

还有,欧洲民族国家崛起。统治者要尽可能动员社会基层力量,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共同体。行会是一个个独立小王国,国家统治者便下令陆续取缔行会组织。这时,城镇居民头上的那张大网也消失了。

在这样背景下,家庭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家庭中出现了功能分区,比如划分出卧室,这是家人最私密的空间。还有客厅,这是连接家庭与外部的空间。儿童也会有自己的小卧室,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房屋后,建一个小花园,一家一同享受下午茶。

家长也更愿意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生活,敦促他们学习,给他们更多的陪伴,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父母跟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你看,“核心家庭”出现了。

夫妻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房子虽小,但界限明确,家人之间的情感在小房子里更加紧密。尤其是,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他们是夫妻情感的纽带,也是这个家共同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正式成为人生的一个特定阶段。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儿童的世纪》4.家庭革命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