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世纪》2.“儿童”这个概念是怎么出现的

《儿童的世纪》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我们先看一下,“儿童”这个概念是怎么出现的?

17世纪以前,西欧并不存在“儿童”这个概念,也没有特定的词可以把少年、青年区分开。比如,今天法语中“儿童”(enfant)这个词,在当时可以指代任何年龄段的孩子。这个词同时还有仆从、儿子的意思。

儿童的世纪读书笔记

不只是词汇,儿童在穿着方面和大人也没什么区分。他们只要断奶并能稍稍自理,就会穿起和成年人一样的衣服。衣服的材质、款式基本没区别,只是尺寸小一些。

另外,在日常的游戏中,儿童也跟成年人差不多。在今天,小玩偶是儿童的玩具,但在当时,大人也会摆弄玩偶。今天看起来很激烈的运动,那时的小朋友也在玩。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玩网球、曲棍球。他还跟宫廷贵族们一起跳萨拉班德舞蹈。那个时候的萨拉班德舞,动作很激烈,而且带有性暗示。今天的家长应该不会让3岁小孩参加。

那为什么在17世纪以前,儿童得不到特殊关注呢?

作者提到三个原因,儿童的早夭,中世纪家庭缺失情感功能,以及中世纪的洗礼制度。

先说儿童的早夭,这是17世纪以前儿童不被关注,最主要的原因。

生活在中世纪的儿童,一出生,就有许多关等着他们去闯。首先是接生。中世纪的接生技术非常落后,很多婴儿原本是健全的,但因为错误的接生方法,他们刚问世就因为肢体损伤而夭折。即使婴儿能顺利产下,等待他们的是人一生中最脆弱的几年,成年人照顾稍有不周,婴儿也会丧命。有的婴儿更可怜,他们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今天,现代医疗手段可以挽救他们,但中世纪医疗技术有限,那些婴儿大概率会被父母抛弃。

大多数婴儿可能是健康的,即使这样,他们还会遭遇婴幼儿易发疾病,比如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等。这些疾病如果能扛过去,可能终生不再复发。但如果扛不过去,这些疾病会释放出可怕的杀伤力。很多健康婴儿夭折,元凶都是这些疾病。

假设一个幼儿非常幸运,前面说的这些,他都躲过去了。但他仍然可能遇到饥饿、水污染等问题。对于抵抗力弱的儿童来说,这都是致命因素。

由于这些原因,中世纪的婴儿能顺利长大成人,是件概率很低的事情。所以,人们不得不适应儿童频繁夭折这件事情。同时,父母倾注在孩子身上的情感也不会很多。一个小孩儿的去世,不会激起父母很浓烈的悲伤。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我已经失去了两三个尚处于哺乳期的孩子,并非没有遗憾,但也没有太大的不快。”这样的话在今天读起来有点冷血无情,但在当时是普遍的现实。

儿童夭折后,为了补充更多劳动力,夫妇会多生一些小孩儿,通过提高数量,来应对儿童死亡率高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孕妇正因为分娩而疼痛难忍,她之前已经生过5个孩子,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很小。她的邻居这样安慰她:“在这些小淘气给你制造许多麻烦之前,他们就可能死了一半了,甚至全部死了”。这句话听起来很冒犯,却是当时妇女生产的时候,经常听到的安慰语。

除了儿童早夭,中世纪家庭缺失情感功能,也导致儿童无法被关注。

今天,我们会把家比喻为“温馨的港湾”,家对每一位成员来说,是具有情感功能的。但在中世纪,家庭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资产。男女结合组成家庭,可以把很多资产固定下来,比如房子、农田、生产工具、劳动经验、社会关系。

社会底层夫妇是这样,上层社会也是一样。我们看到中世纪欧洲王国的边界变动非常频繁,国王结婚,妻子带来的嫁妆可能是一大块土地,这时,王国面积会突然变大。如果国王离婚,他的王国可能一夜之间就萎缩了。

由于中世纪家庭最主要的功能是经济方面的,弱小的儿童劳动能力有限,他们就会遭到歧视。等他们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家长就会把他们看作“小号成年人”,让他们做家务,尽可能为家里提供一些经济支持。再大一点,到7岁,家长会把儿童送出去,让他们当学徒,学一些谋生手段,将来养活自己。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时间一般不超过7年,双方的感情因此很淡薄。

儿童在中世纪欧洲得不到特殊关注,还有一个宗教方面的强化因素。

在今天西班牙北部,有个叫巴斯克的地区。中世纪的巴斯克有个习俗,很多小孩夭折后,会被随意埋葬在家门口或者花园里,跟死去的宠物猫、狗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西欧中世纪,人们生活在基督教的文化环境下。根据基督教精神,人只有完成洗礼仪式 ,才会获得不朽的灵魂和上帝的保佑。很多婴幼儿夭折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洗礼,这时的他们在大人眼里,跟死去的猫狗没什么本质区别。

富人家庭的孩子也一样。富人去世后通常会埋在教堂里。但自家的孩子如果在洗礼前夭折的话,他们会让人把孩子的尸体缝进粗麻布做的裹尸袋中,再扔进巨大的公共墓穴,和那些最贫贱的下等人长眠在一起。

那个时代的人们,也可能很喜欢小孩,但这种喜欢就像是人类喜欢宠物一样。蒙田说过:我们年轻人借这些“幼稚的傻里傻气”的孩子,来“打发时间,就如逗猴一般”。你看,这种喜欢透露出的是那个时代成年人对儿童的漠视。

那人们对儿童的态度,什么时候开始转变呢?

这就是17世纪,作者把这个世纪称为“儿童的世纪”。他发现那时很多艺术作品开始重点展示儿童形象。比如,全家福画像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构图,一些宗教画中出现了圣母圣子画面,以及裸体小天使的形象。很多画作的主题是哀悼早逝儿童,之前很少见。另外,独立的儿童肖像画也在17世纪开始普及。

除了艺术作品,日常语言中也出现了针对儿童的词。比如在关于滑橇游戏的解说词中,有这么一句:“这位‘波波洛’如同罗马皇帝,乘舆任由拖行”。这里的“波波洛”(populo)指的就是孩子。还有很多像“小心肝”(petites entrailles)这样的词,更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儿童的喜爱。

一些儿童用词甚至出现在正式的文学作品里。但丁的《神曲》里有这样一句话:“即便你死时脱离的是苍老的躯体,在历经千年后,难道你的名声还能大过在会说‘pappo’之前就死去的你吗?”这里的“pappo”就是一个儿童用语,意思是“面包”。

为什么从17世纪开始,儿童的地位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

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充足的物资,人们饿肚子的情况有所改善;技术改良提高了生产率,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还有许多家庭开始为孩子接种牛痘,这些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儿童死亡率。

本书作者没有继续从正面寻找宏大的历史原因,而是特别关注了两次重要的“革命”:“学校革命”和“家庭革命”。两次革命的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现代学校和现代家庭的出现。而这两次剧变,正是17世纪儿童概念出现后引发的。反过来,这两次“革命”也让“儿童”这个概念更加鲜明,成为特定的人生阶段。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儿童的世纪》2.“儿童”这个概念是怎么出现的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