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世纪》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先来看一下“学校革命”。
学校,其实很早就有了。在中国,有人认为早在周代就出现学校了,孟子曾提过“庠序之教”,这里的“庠”和“序”就是学校的意思。在西欧,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有一座6世纪建的”国王学校“,这可能是西方最早的学校。
既然学校早就出现了,为什么学校会在17世纪的西欧发生剧变呢?
我们先看17世纪之前欧洲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这时的学校主要面向教会成员,只有少数教士才能加入,他们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研习基督教经典。还有一部分学校是针对贵族开放的,这种学校实际上是贵族学生社交和学习的俱乐部。在这两类学校里,学生的权力很大,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学校,甚至决定请谁来上课。上课的学生,年龄不受限,既有年长的、也有年幼的。
能进入学校的总归是少数,在中世纪,普通家庭的孩子,稍大一点,都会走出家门去学门手艺。我们都看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故事男主角常常是年轻的铁匠铺帮工、鞋匠铺学徒、磨坊小伙计。这反映的正是欧洲传统社会非常普遍的学徒制现象。
中世纪欧洲的城镇,笼罩在行会制度下。不论是打铁、染布,还是烤面包,任何行业都会有相应的行会。行会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同行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并且协调与政府的关系。
每个行会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行会里,地位最高的是师傅,接下来是工匠,最下层是学徒。师傅招收学徒,学徒期一般为五到七年。学徒完成学习后,由师傅向行会提出申请,行会审查合格后学徒就能获得“工匠”这个称谓。等他完成一件可称为“杰作”的作品,他就升格为“师傅”,具备招收学徒的资格了。
上一部分说过,由于中世纪儿童死亡率高,家庭对儿童并不关注。孩子们具备自理能力后就得外出找师傅学手艺,在这几年里,自然少不了被打骂。
到17世纪,随着儿童死亡率下降,家人与儿童之间的情感变得更深厚,家人对每一位儿童的关注也会变得更多。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比自己过得更好,能有更好的出路,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时,有不少父母意识到,六七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在别人家被拳打脚踢,太惨了。而且,父母和孩子分别太久,过个七八年,孩子或许能学到手艺,但跟父母之间的感情也早就淡薄了。
所以,一些父母希望有一个专门的社会组织,来协助家长针对性地培育儿童。这个组织,最好能克服学徒制的不足。比如孩子学习的地方离家不要太远,父母能和孩子经常见面。教育的方法,最好是理论教育为主,而不只是跟在师傅后面观察、揣摩,那样效率太低了。
在中世纪末期,西欧社会已经出现一种叫“学院”(collège)的组织。听起来,“学院”比“学校”更有学术气息,其实这时的“学院”是社会捐资修建的救济所,最初是不上课的。后来,“学院”才开始承担一些像识字这样的基础教学工作。这个功能受到社会底层的欢迎,慢慢地,学院开始教授“七艺”,也就是语法、修辞、辩论,以及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但这并不足以催生现代学校。现代学校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其次是按照年龄和学识划分年级。中世纪的学校能够逐渐具备这两个特点,教会功不可没。
前面说到,在中世纪的学校中,学生有很大权力。受行会制度的影响,学校其实是学生们的自治组织。他们通过喝酒、聚餐、膜拜上帝来维系情感。年幼的学生追随老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活资源;年长的学生也会施展他们的影响力,殴打、剥削年幼的学生。
这种情况原本是被社会默许的,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年轻人心急气躁,那样的学校实在过于杂乱无序。
而在17世纪,欧洲兴起了绝对君主制,欧洲君主宣扬,权力集中可以带来秩序。这种观念,也影响了人们对学校的看法。
一位红衣主教就说,“让孩子放任自由,不受等级制约束,不可能不存在危险”。因为,由于年龄和经验,孩子处在“不坚定状态”。他们需要灌输“更强有力的纪律和更严格的准则”。
你看,到这个时候,学校开始逐渐承担起“规训学生”的功能。
谁来规训学生呢?
这就要说到教师。以前,教师是学生临时请来传授知识的匠人,学生可以决定教师去留。一些教师,为了获得稳定收入,他们会跟学生打成一片。但学校的使命变了,教师的任务就得相应变化。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应该塑造孩子的精神。
其中,“塑造精神”这一点可能更重要。因为,在当时的一些教会人士看来,传授知识,只是掌握生存技能,是暂时的事情;而传授美德,是在拯救孩子的灵魂,是永恒的事情。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上帝负责。
但“塑造精神”这件事,只靠教师一厢情愿怎么够呢?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校制度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学校开始从松散的俱乐部或自治团体,变成纪律严明的组织。
这里的“纪律”涉及方方面面。比如,面对不服管教的孩子,要借助惩戒手段,这是在维护纪律。面对不愿意接受学校规则的孩子,要把他们拒之门外,如果已经入学,可以赶出学校,这也是在维护纪律。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果,要定期进行测试,这还是在维护纪律。检测没有通过的学生,要接受惩罚,并且重新学习,这同样是在维护纪律。
你看,现代学校“统一管理、规则明确”这个特征,逐渐出现了。但这还不够,因为学校的目的是帮助家长培育儿童。家长送来的孩子,有的年龄大,有的年龄小;有的聪明,有的愚笨,这该怎么办呢?
所以,学校的分级制度也就相应地出现了。最初分级主要是按照年龄划分,比如5-11岁的学生被划分在小学校,或者是低年级,他们学习的知识,要相对简单、基础一些。
除了按照年龄划分,学校对年级、班级、学科的划分也随着需求逐渐细化。到18世纪,社会出现两类学校教育,一种专门面向大众;另一种专门面向资产阶级和贵族。另外还有专门的军事学校、文法学校。
但不论是按照年龄还是其他标准划分。这都体现了现代学校“分隔制度”这个特征,也就是,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精细化、专门化的教育。
其实,现代学校的出现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因为传统学徒制在欧洲有非常深厚的根基。17世纪只是开启了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的漫长拉锯战。直至20世纪,大工业时代到来,现代学校才取得拉锯战的胜利。
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儿童”这个概念。
随着现代学校的出现,两百多年间,儿童这个概念也在变得更加清晰。你是否发现一个现象,今天世界各国的学制设置都不太一样,比如中国是“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别的国家可能是“5+4+3”或者“7+2+3”,情况不太一样。
但有两点却是相同的,第一,很多国家都把18岁看作是成年的标准,18岁以前都属于广义的儿童。第二,儿童走入社会或上大学之前,都要进行12年左右的学习。为什么呢?
这正是现代学校发展的成果。5-7岁左右的儿童基本都具备了自理能力,他们可以进入学校学习。学习12年左右,到18岁的时候,儿童已经掌握绝大部分基础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发育逐渐成熟了,学校“规训学生”的使命基本完成,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学生从学校“放出去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