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作者俞敏洪成功带着新东方上市了。当时很多人都对他们发来了祝贺,其中就包括中关村管委会,当时中关村号称中国硅谷,所以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是他们的业绩。在王府饭店,为新东方上市还举办了庆祝活动,这对于作者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代表着政府的支持,这算是给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是对教育产业化的认可。自打新东方之后,越来越多的教育类企业,开始到美国去上市。当时的媒体也大肆吹捧,但是这些吹捧让作者感觉非常不安,比如有人说俞敏洪现在是中国最有钱的老师,但作者说,这其实就是在误导公众了,纸面上他成为了亿万富翁,但是他其实不能卖股份,所以他很委屈,其实比新东方那些创始股东,俞敏洪是最没钱的一个。
上市之后,新东方其实有了一些变化,资本跟教育相结合了,他说这相当于拿美国人的钱,办中国人的教育,可以找更优秀的老师,做更多的投研,产生更大的贡献。作者还有个预测,说未来民间力量,能在教育跟科技的结合上大有作为,比如逻辑思维正在做的得到,也是资本和教育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他在本书里还透露,得到现在已经100多亿的估值了。
教育和资本结合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教育带向全世界,资本是世界性的,教育企业一旦成功,肯定会到世界各地去上市。然后反过来购买世界性的教育公司,教育技术和产品。
坏处也是有的,第一就是急功近利,教育应该是慢工出细活,但是资本等不了。他永远以盈利为目标。如果你不以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为目标,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最后教育的质量就会下降。所以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教育的乱象,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整顿。
下面我们看,新东方上市之后,到现在的一个发展,先是老股东们要退出,上市之后,大家的利益已经得到保证,但是情感上需要有个过渡期,原来在位置上的时候,每天都前呼后拥的,一旦退休,没有了司机秘书,虽然有大把的财富,但也难免凄凉。这就是退休综合征。
王强和徐小平,他们作为新东方的老股东,离开管理层岗位,纯粹作为股东之后,也有同样的心理调节过程。当时他们约定,非管理层,3个月就可以卖股票,而管理层要锁定一段时间。还要申报和通告。作者也趁着这个契机,让这些老股东们退出了管理层,换来一波年轻人。比如当年跟着他开创上海分公司的周成刚和陈向东,那时候成为新东方的第二代管理者。周成刚现在是新东方的CEO,而陈向东则后来创办了跟谁学,现如今也上市了。
所以这次交接是非常平和的前提下完成的,老股东因为有套现的需求,所以甘心退出管理层,就这样,新东方开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此时新东方的业务也发生着转变,一开始他们只做大学生的出国市场,而在2002年开始,他们意识到中学也是一个重大的市场,于是开始积极推动这个新业务,但是当时正是新东方内乱的时候,所以没人响应。最后作者干脆把自己的秘书派了出去。后来这块果然成为了一个业务重点,承担了新东方三分之一的业务量。
但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跟大学生比,中学生自觉性明显不行,都是家长逼着孩子出国读书,而这些孩子自己却根本感兴趣。一开始他们照搬了大班授课模式,但后来发现,效果非常差,甚至一些顶级中学的学生,也不行。所以教育方式必须调整。把大班授课变成了小班模式,以便老师可以督促每一个学生。然后还要布置家庭作业,老师还要亲自批改,遇到问题要和家长进行即使沟通。这些做法,在之前的大学生面前,是从来没有的。
后来他们继续下沉,还开设了新东方泡泡少儿教育,这是陈向东的一个尝试,当时陈向东在武汉当校长,他在大教室之外,装修了一些小教室,准备做少儿英语的培训,但此时的作者,其实并不赞成,他说小孩子比较难教,又不能收太多钱,也没有必要性,刨除老师的人工和房租,没啥利润。属于受累不讨好。
当时陈向东执意要试试看,但当时新东方,没有教材也没有队伍,所以只能挖人,从别的机构挖有经验的团队过来。没想到这事真搞成了,在武汉落地成功,几乎占据了当地少儿英语培训的半壁江山。后来他们干脆在新东方的体系之外,设立了一个泡泡少儿英语的子品牌。他也成了新东方的一个重大业务体系,从武汉起步,推广到了全国。现在泡泡少儿英语,全国已经占据了几十个亿的市场容量。从英语开始,现在已经覆盖了,英语,数学,语文三大学科。做生意就是这样,你永远要去找新的项目,不断把他扩大,通过新业务,再带出新的需求。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成长。
随着新东方的全国布局形成,他们的几大业务线也逐渐清晰,1是新东方的龙头产品,出国考试培训,面向大学生和中学生,2是面对大学生校内的四六级考试和考研培训,对这两块统称为对内考试,3是中学项目,也就是优能中学,4就是泡泡少儿英语。作者当时形容,新东方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儿子就是遍布全国的分校,设立分校的时候,新东方甚至连个总公司都没有,各地分校也不知道找谁汇报工作,全都是各自为战。后来有总公司了,但也是啥事都管不了,处于又没钱又弱势的地位,给各地提供不来什么帮助,没有产品研发,更没有产品管理。连渠道和运营团队都没有,几乎就是一个俞敏洪的空牌子。
各分校之间,偶尔相互学习一下, 照猫画虎,实际上搞的是五花八门,甚至产品定价都不一样,课时长度,招生步骤,教师培训全都不一样。这浪费了很多效率,甚至损耗了品牌。作者突然意识到,是到了该管管 的时候。所以他成立了教学管理部,就是把四大项目的人集中起来,一开始人手严重不足,他们能干的事就是不断给分校打电话,安排工作,再到各地去看一看,所以其实一开始也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总算有个好的开头,随后他开始持续的对课程进行梳理和规范。吸取各地的优点,把他编入标准化流程。
新东方的基因还是运营驱动,所以他们四大产品线的产品研发,依旧落后于运营,作者当时总有个想法,应该把产品做上去,从运营驱动转到产品驱动上来。所以他们又把教学管理部拆成了五大项目中心,这使得新东方总部人员扩充了一倍,但他觉得这一切成本都是值得的,项目运营水平大幅提升。让新东方的分校也更加稳定和规范。
当年徐小平还做了一块业务,就是出国咨询服务,那时候大部分那都是免费的,本着能帮就帮一把的原则,打造英语培训的周边产品。后来,市场中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出国咨询业务公司,并且形成了产业化,比如今天的金吉列就是当年那时候发展起来的。作者承认,当时自己的商业嗅觉不够敏锐,丢掉了一大块市场。等人家都跟英国澳大利亚,签完独家代理之后,新东方的机会就不多了。
直到上市的时候,出国咨询业务,都是一块非常小的边角料,徐小平也已经不做了,两三千万的规模,不疼不痒,关键还亏损,所以比较鸡肋。当时金吉列和启德已经做到几亿规模了,所以显然,新东方已经远远落后了。不过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产业链延伸的问题,客户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尽管他们已经丢掉了英国和澳洲市场,但是美国还有机会。美国不会像英国和澳洲那样,你帮我招学生,我给你返佣金,所以没有利润,这些留学机构,动力就不会那么大。
当时作者很有魄力,说这个业务不要关,继续做,如果最后还亏损,那么亏损的钱,我个人掏。如果业务做好了,业绩归新东方。当时他想,市场肯定是没问题的,出国留学的人正在快速增长,那么问题就肯定在自己身上,说到底就是人不行,那么谁能把他做起来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版权所有: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书笔记一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