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今天的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如何改进打卡、如何保持学习力以及劳逸结合才能干得长远。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 《认知觉醒》读后感
- 《认知觉醒》1.为什么想要改变的你!却总是失败
- 《认知觉醒》2.为什么大家总觉得有人贩卖焦虑
- 《认知觉醒》3.大脑为何总是不听使唤
- 《认知觉醒》4.如何开启我们的元认知
- 《认知觉醒》5.专注力的训练方法!如何才能欺骗自己
- 《认知觉醒》6.学习之后!你为什么总是记不住
- 《认知觉醒》7.如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 《认知觉醒》8.改进打卡、保持学习力、劳逸结合
- 《认知觉醒》9.行动力、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通过实践去调整计划
- 《认知觉醒》10.认知临界点、知行合一、情绪力
- 《认知觉醒》11.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游戏心态、早起
- 《认知觉醒》12.早起、冥想、读书
- 《认知觉醒》13.写作、跑步、每日反思
如何改进打卡
昨天我们说到了打卡形式大于内容,但作者其实并不反对打卡,他觉得打卡甚至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帮助我们形成习惯,只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稍微改变以下形式,用记录代替打卡,每次学习后做行动记录,而不做打卡展示。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方便自己复盘。老齐举个例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成长日记,他就是打卡的变种,不是每天去画个√了,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写出今天自己都有哪些长进。把自己做对的事情,记录下来,读书感悟记录下来,还有那些不足也写下来。这些东西可以很短,100个字都没问题,但是必须要坚持每天写,偶尔一天错过了,日后补上就行,这就能规避掉打卡的弱点,只保留优点,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处于飞速的进步当中。最后再强调以下,一定要从现在就开始改变,哪怕你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读一页书,只写50个字,都是可以的,一定要先培养自己好的习惯。
如何保持学习力
下面我们看,保持学习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反馈,很多东西你学不会,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反馈,然后就会感觉非常无聊,最终放弃。比如一个学生向作者咨询,说每天从早学到晚,一周学6天,但最后收获的却是无力和疲惫,这个事估计是很多读者心中的痛,老齐也非常能够体会,因为我也是从这个时期过来的,学了很久,好像没有用武之地,当年在电视台,还有同事告诉我,你干那么多都没用,咱们最后还是拼关系,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得,因为当时让我深深的陷入到了迷茫之中。但是后来,显然不攻自破了,努力是有用的,只是效果并非线性的,而是会攒一批,一块补偿给你。相信努力的我,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不相信努力的同事,还在电视台的基层,等着拼关系。
不过,老齐是幸运的,绝大多数人恐怕就没有这个幸运了,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你的努力就很容易放弃。本能脑和情绪脑,他的运行机理就是不断地要反馈,没有反馈的东西,就会很快失去动力。
那么怎么才能产生反馈呢?作者说了几句很有意义的话,1教是最好的学,2用是最好的学,3输出是为了倒逼输入,4请用作品说话,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够把学来的知识教给别人,那么这就会对你形成反馈,顿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然后就会爱上学习。为了向外输出,你就得不停的输入,比如老齐自己每天写文章,为啥?就是为了逼着自己多看东西,如果不是每天写,我也就不会每天学了,写出去,有流量,有人跟我互动,这就是我每天坚持写作的动力所在。也是每天必须保持学习的动力所在。我们在知识星球已经做了4年,你想想这得是一个多么强大的输出工作。为了这个输出,我得准备十倍甚至更多的输入内容才行。
另外,痛苦也是一种反馈,很多人都担心,我给别人讲,如果讲不好怎么办?被嘲笑怎么办,总害怕自信心受到打击,首先,你只要分享,肯定不会胡说八道,一定是自己深思熟虑之后,有这个顾虑,刚好可以督促你学习,其次,分享要有策略,可以分享给那些最善于鼓励你的人,而不是分享给杠精,在学习的过程中,离杠精远点,越远越好。当然也不要去关公面前耍大刀,比如我们的老粉丝,就可以去小白集训营里分享一些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加深印象的机会。最后,冷静客观地的对待打击,打击在所难免,没有人是完美的,巴菲特还总被人骂呢,别说是你了。怎么想就怎么说在,怎么认为就怎么讲,错了就承认, 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可以了,人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除了主动学习,还有被动学习,比如那些正在上学的学生,他们就是被动的在接受知识,很多孩子都有感觉,打开书全会,合上书全废,那么怎么给自己反馈,其实测试是比较好的办法,比如那些错题本,就是一个反馈,把那些错题摘抄下来,时不时的再做一遍,每次都能比之前少错一点,这就是反馈了。如果孩子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家长其实可以帮助他建立错题本,每次考试的错题都摘抄下来,时不时的让他重新做一遍,给予一定的奖惩措施等等。有助于孩子快速提高,学习更加有的放矢。所以不要老羡慕别人家有个学霸的孩子,你可以先学会当一个学霸的家长。
作者说,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再默默无闻的独自耕耘了,不产出,不应用,不得到反馈,就算学一辈子,你也不可能会得到成长和机遇,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再反馈,怎么才能反馈,只有你产出才会反馈。所以赶紧想想,用你学到的知识,能去干点什么,否则你学这些东西意义并不太大,也不可能学的好。老齐一开始做读书圈和粉丝群的目的,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边读书,赶紧拿到那边去应用,这样才能形成反馈,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效果。但有些朋友偏偏只喜欢读书,另一些朋友却只喜欢实践,但这其实都是很低效的方式。
劳逸结合才能干得长远
下面我们来说休息,劳逸结合才能干的长远,作者提出了一个很诡异的理论,你没有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我们平常总是给自己打气,甚至要求头悬梁锥刺股,争取不浪费一点时间,哪怕筋疲力尽也要再拼一下,但很多情况下,这种疲劳战术,并未带来很好的结果。不但成绩提升缓慢,就连自信心也被磨灭掉了,这么努力还不行,那么我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如果你有心的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其实他们并不是最忙碌的,甚至远没有手底下的员工忙碌,他们总是劳逸结合,甚至你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总是在跟人谈事情,还有机会跑到阿尔卑斯山滑雪,夏威夷去度假,但生意却越做越大。
之所以要适度休息,就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力逐渐下降,我们做事情也就从高效变为低效,甚至完全失控,这其实就违背了刻意练习的要素,极度专注,也就是说,在我们精力达不到的时候,其实你再做更多的练习也是无效的。反而让自己很痛苦,越痛苦你越坚持,最后就会更痛苦。比如考试之前,有学生说我不睡觉了,每天刷20张卷子,但是你试试看,做到最后肯定是越错越多。老齐也用过很多员工,喜欢熬夜加班的人,则往往是错误最多的。
另外,让自己精力耗尽,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一旦放松下来,你就完全不想再次投入了,更容易沉溺于舒适的娱乐活动当中,比如想想自己高考之后,这一放松,你就再也紧不起来了,上大学就开始越来越颓废。原来老齐认识一个学霸,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回家就学习,一直学到深夜,而他不是,他回家先睡觉,睡一个小时候,起来再学习,竟然效率极高,所以我们总讲,磨刀不误砍柴工,让自己恢复精力,更有利于我们的专注力培养。
我们现在可以大致理解作者的意思,那就是对于学习工作这个事,专注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时间的堆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然后不停的反复。之前我们说了,在拉伸区,也就是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东西,是最容易让人进入专注状态的,但很多人也提出来,说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刚刚好的事情,难道还要挑三拣四不成,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你得学会分解目标,有时候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之后,他就可以够得着了。比如一年读50本书很难吗?反正9成9的人都做不到,但是你把它分解到365天,其实每天也就读40页书就够了。如果2个小时的话,每小时读20页,这并没什么太多的难度。这就把一个困难的任务,变成了拉伸区的任务。
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番茄工作法,核心就是专注的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这就相当于一个高强度间接性训练,老齐也有个专注于工作的秘诀,明天告诉大家。
(版权所有:转自老齐的读书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