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富强》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最后,我们来说说,严复的翻译著作,为何能体现他的思想。严复是一位翻译家。他曾经提出一条著名的翻译标准,就是“信、达、雅”。这里,最基本的要求“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可是在史华兹看来,严复的翻译,似乎不符合他自己的标准。严复从来不是逐字逐句翻译,而是用古文重新描述书里的意思,还添加了大量的注释。可以说,严复正是要借助翻译和注释,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晚清,想要借用其他文化的思想资源,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史华兹在《寻求富强》这本书里,分析了严复翻译的六部著作。解读中,我们就重点说说其中最有名的《天演论》。1898年,《天演论》出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本书不仅影响了严复同时代的学者,也改变了20世纪初那一代青年人的思想。严复翻译所用的文风来自清代的桐城派。这个学派追求复古,文风简洁明快、清新雅致。严复用这样的文风翻译《天演论》,就是想通过典雅的文字,引起儒家士大夫对西方思想的重视,让那些保守之士也愿意捧起这本书读。《天演论》的成功,说明严复实现了他的想法。《天演论》的原作者,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如果直译英文原名,其实应该翻译成《进化论与伦理学》。你看,严复不仅用“天演论”来翻译“进化论”,而且忽略了原标题中的“伦理学”这个词。显然,他是故意的,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我们今天往往认为,《天演论》是一部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书。但实际上,原作者赫胥黎写这本书,是为了反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赫胥黎虽然认同达尔文对宇宙进化的描述,但是,他不同意用进化论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赫胥黎虽然承认自私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他把自私看作是人类身上残存的兽性,希望人类能够通过伦理来抑制自私。在赫胥黎看来,宇宙如此残酷无情,人类社会的价值,正在于可以摆脱残酷,建立伦理道德。严复不是没有看懂赫胥黎的想法,但是他受到斯宾塞的影响,无法接受赫胥黎。在严复看来,宇宙进化的无情,正好符合老子对于天道的描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宇宙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从来不会特别对待某些群体。这说明,天道对于人类一视同仁,这并不残酷。人类为了生存展开的竞争,不应该被压抑。严复把他对赫胥黎的批评,和对斯宾塞的维护,都表达在翻译和注释中了。换句话说,严复翻译《天演论》,不仅没有忠实还原原作者的想法,反而颠覆了他的想法。严复表达的,其实是他从斯宾塞那里学到,然后经过他自己内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史华兹说,与其说严复是一个翻译家,倒不如说他更像一个思想家。在我看来,严复借翻译和注释来传达着自己的思想,某种意义上说是继承了儒家述而不作的传统。述而不作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表面意思是说只转述、阐释别人的思想,自己并不创作。但实际上,转述、阐释、翻译,都可以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创作。朱熹就是通过注释“四书”,形成了自己的学说。这种创作,有它独特的优势,它不会脱离既有思想体系的脉络,就像是一棵大树上长出的新枝。对后来的人来说,学习这样的思想,它会把我们带回背后整个思想史的脉络中。我们就不只是获得了一种答案,细心的读者也能从中看到问题,看到争论,启发自身的思考。这正是史华兹写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他不只是介绍严复的思想,更是想说清楚,严复的思想为什么能对近代中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严复的思想能够为晚清中国的困局,这个千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甚至把历史带向了新的方向。也有人说,史华兹这本书还有另一个目的。史华兹是一位西方学者,他研究严复,也是想通过严复反过来理解西方近代思想。关于如何理解20世纪的西方思想,西方学界一直以来也很难达成共识。毕竟,大家都是处在自己文化传统的内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然而,当他们把目光转向东方,透过严复这个外部的视角,反观近代西方,问题的关键好像突然清晰了,其实就在于“富强”二字。思想史的问题,永远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面临同样的困境,有着同样的关切,也做出了平等的探索和努力。
《寻求富强》4.第三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寻求富强》4.第三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