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肚知肠》3.身体比你想象的更耐用

《晓肚知肠》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既然身体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用,我们肯定就想着要好好维护它、爱惜它,尤其现在不少人特别重视养生,会对身体倍加呵护。但其实很多时候没必要如此,因为身体比我们想象的要耐用得多。第二部分,我就从微生物的视角,带你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晓肚知肠读书笔记

你平时可能会有使用漱口水的习惯,有的人还用得很勤,每顿饭后都必须用漱口水,漱口水里可能还含有杀菌成分。其实这不是个好习惯。为什么呢?因为这会明显破坏口腔里的微生物生态。

过去我们认为,口腔里的细菌会导致蛀牙。这没错,但是,过于频繁地使用漱口水,不止杀灭了有害的微生物,还会破坏正常的口腔微生物生态。原本这个生态是平衡耐用的,可是被破坏后,会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比如血压会持续升高。

这是为啥呢?血压的升高,跟一种化学物质有关系,那就是一氧化氮,化学式写出来是NO,跟英文里表示否定的“NO”一样的拼写。我们都知道,心脏病发作时需要服用速效救心丸,也就是硝酸甘油,其实起作用的,就是它进入体内后转化成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入血液后,会产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平时我们口腔里的微生物也能合成一氧化氮,它会参与调节人体的血压。如果口腔里有益的微生物生态被破坏,一氧化氮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来源,血压就会持续升高,所以,过度清洁口腔反而不好。

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这一点,就是幽门螺杆菌。提到幽门螺杆菌,很多人都知道这种细菌是一级的致癌物,不少胃部疾病,比如胃炎、胃癌,幽门螺杆菌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很多人去体检,一旦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马上就要开展治疗,多种抗生素联用彻底清除它。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胃里没有明显的不舒服,即使检查出有幽门螺杆菌,也不用主动杀灭它们。你看,这跟我们平时对幽门螺杆菌的理解不太一样。

这背后的道理,还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其实很耐用。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胃里都有幽门螺杆菌,只有很少人真正发病。而且,研究发现,这种细菌已经与人类共存了上万年,历史上也没有因为幽门螺杆菌造成人类大面积发病的记载。幽门螺杆菌其实并不是致病菌,而是共生菌,在正常的胃部生态里,幽门螺杆菌作为其中一员,正常存在着。

那为什么我们会把导致胃炎的恶名完全推给幽门螺杆菌呢?原因可能是这样:原本我们跟这种细菌和平共处,但是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导致胃黏膜受损,幽门螺杆菌恰好就定植在损伤部位;或者是胃里的菌群比例失衡,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其他细菌被损害,导致幽门螺杆菌大肆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很多人会出现食管反流的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烧心,这有可能会进一步引发食管炎,甚至食管癌。你看,本以为除掉了幽门螺杆菌,就远离了胃癌,但没想到反而增加了患食管癌的风险。另外,研究还发现,相比携带幽门螺杆菌,完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人更容易有过敏症状。这说明幽门螺杆菌很有可能参与了我们免疫调节的生理过程。

幽门螺杆菌与我们人类共生上万年,虽然它们对人体到底有什么正向的价值,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可以确定,我们对待幽门螺杆菌的态度应该有所转变。从谈菌色变、要彻底根除,转变为理性分析、和谐共处。当然,如果胃部不舒服,那就要去做好检查,听从医生的安排。

好,这是我想为你介绍的第二部分,我们的身体不仅比想象的更有用,而且还要更耐用,过度的呵护或者敏感,反而是没有必要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晓肚知肠》3.身体比你想象的更耐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