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医与幼蒙》4.第三部分

《幼医与幼蒙》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除了生育和养育之外,古人在教育上也花了很多的心思。接下来,我就和你说一下古代育儿观的第三个方面,也就是教育。我们现在经常焦虑怎么教育下一代。其实,早在清代,无数的家长们已经开始焦虑这个问题了。为什么呢?一方面,清代立国以后,经济恢复迅速,再加上咱们刚才提到的婴幼儿死亡率降低,儿童数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常规化的科举考试在给国家选出许多人才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落榜的读书人。这么多的孩子需要教育,这么多的落榜书生,除了教书也没有别的本事谋生,这就使得儿童启蒙成了一门巨大的生意。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幼医与幼蒙》的作者把这种理念概括为“循循善诱”。这种理念认为,儿童各有不同,但都饱含人性的自然天真,因此,教育应当通过诱导的方式,帮助儿童发现内心的光芒。知识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比如,有一部叫做《家塾教学法》的书,它里边就强调,“凡教蒙童,清晨不可即上书”。什么意思呢,早晨的大好时光,让小孩子干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让他去背书。还有一条,“六岁且勿令终日在馆,以苦其心志而困其精神”。翻译过来就是,六岁的小孩子不要让他整天待在学校,这样会让他/她内心苦恼,精神受到约束。估计早上不背书,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大清早的,做做游戏多好,坐在教室里背书,太闷了。还有一部名叫《传家宝》的启蒙书籍,尤其要提一下。这部书在康熙年间问世,一直到了民国还在继续印刷,不知道出了多少版,论影响力,在幼儿启蒙这类书里,应该是无可匹敌。这本书怎么教孩子呢?书里有句话,说小孩“如念书能念十行,只与之七八行念。一则力省易熟,二则养其精神,讲解字义”。你看,是不是要气死人,明明小孩子有念十行字的能力,书里说教他七八行就好了,还解释说,这样一是比较容易记住,二是给小孩子留点精神,好听老师讲解。而且,到了夏天,昼长夜短,不妨带着孩子到野外散散步,进行“户外教学”。总之,一句话,教儿童,“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也就是说,好的幼儿教育,不是为了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而是能让孩子内心充满喜悦,拥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不过,到了清代中期,一种新的启蒙书籍出现,大力宣扬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有本书,叫作《养蒙金鉴》,按照年龄设立条目,记载了几百个神童的事迹。一岁以下的,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生下来六七个月,就已经认识了“之”和“无”这两个字。两岁的,有明代的张伊,两岁的时候跟他爹出远门,路上经过了哪些山川、城市、庙宇、园林,一个个都记得清清楚楚,“久而不忘”。三岁的有明代的黄泳,过目不忘,还能顺溜背下来。四五岁的就更多了,数不胜数。这种神童的故事,我们现代人太熟悉了!为什么会有这种书出现呢?熊秉真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清代进入盛世之后,各行各业,百花齐放,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教育上的竞争也比之前更加激烈。换成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卷”得比较厉害。于是,家长们开始焦虑孩子的未来,越来越早地把孩子送去学校。让他们整天待在教室里,多读书,多识字,一心想着中进士。到了晚清,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又有一种新的学说出现。说它新,指的不是内容,而是它的逻辑。刚才咱们提到,清初的时候,提倡比较宽容活泼的教育方式。到了晚清,这种宽松的教育理念再次出现。这种理念指责当下的学校太过功利,考试第一,成绩不好就又打又骂,丝毫不顾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过,理由和清代初年已经大不相同。比如,晚清的《蒙师箴言》这本书里说,“勿扑责”,千万不要打骂孩子。打了之后,会“伤脑筋,害廉耻”。这里的“脑筋”这个词,可不是一种修辞,而是那时候对大脑和脑神经的统称。用通俗的话说,打孩子,尤其是打头,会把脑子打坏了。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呢?“西医千试百验之结果”也。还有一种近似的理论说,孩子非但不能打,就连管也不能管得太严,否则“身心拘迫,血脉不能疏畅,因而作疾”。管得太严了,小孩子就蔫儿了,而且还容易生病。你看,同样是强调儿童教育要以人为本,但清末和清初的理由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初还是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到了清末,我们就能看到西方新兴起的儿童心理学的影子了,中西合璧的味道浓了很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幼医与幼蒙》4.第三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