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作者认为催化比推动更能促成改变。
如果你手边有这本书,一翻开就会看到一些名人为它写的推荐语,其中,就有美国著名畅销书作者丹尼尔·平克,他的推荐语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推动人们改变,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消除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啊,如果推动的效果不是很好,为什么人们还会花这么多时间呢?
作者在书里分析说,人们想引发改变的时候,很少从消除障碍的维度去考虑,因为,人们太想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别人推到自己希望的方向上去,往往会忘了考虑对方面临哪些阻力。换句话说,要想改变对方的想法,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放在对方身上,他们才是让变化发生的关键。
当你想要说服一个人做出改变,不妨先站在对方的视角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人还没有改变?是什么阻碍了他?” 就像开车的时候,如果你踩了油门,发现汽车无法前行,有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更用力地踩油门,而是要松开手刹。作者写这本书,是想帮助人们变成能促成改变的催化剂,在他看来,做到这点没什么门槛,你不需要巧舌如簧,也不必做出好看的PPT,你只需要找到阻碍对方行动的“手刹”。
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有5章,每章专门解释一个关键障碍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消除它。作者提醒说,这5个障碍并不总是同时出现,有时候,心理抗拒是主要障碍,有时候,不确定性是主要障碍。不过,只要你把它们全都弄清楚,就能做出判断。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5个障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主要为你介绍其中3个:心理抗拒、距离和不确定性。原书中,作者介绍它们的篇幅更长,我看完书以后觉得,这3个关键障碍对我解决问题的启发更大。其他两个障碍,我也会为你简单介绍。
先来看心理抗拒。如果我说,你今天一定要把这条音频听完,你可能心里会有点不愉快。心理抗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说的是,当人们感到失去自由或者自由受到威胁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我们小时候可能都有过类似经历,长辈不让你做什么就偏要做什么,就好像,他们的警告变成了建议。作者介绍,警告变成建议,这种现象并不罕见。比如,在美国,越是向大学生宣传远离酒精,他们就会喝更多的酒;越是劝说吸烟有害健康,不要吸烟,反而增加了人们以后对吸烟的兴趣。
书里有一个听起来有点夸张的例子。2018年初,宝洁公司推出了一个新产品“汰渍洗衣球”,希望能攻占美国洗衣粉市场,还花了很多钱做市场营销。洗衣球很快风靡一时,不过不是用来洗衣服,而是被食用,有人在网上发起了吃洗衣球的挑战。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宝洁公司还专门拍了一个视频,警告说:“洗衣球里是高度浓缩的清洁剂,仅可用于清洁衣物……不要吃洗衣球”。
他们的努力适得其反。视频发布后,一周之内,谷歌里“汰渍洗衣球”的搜索量上涨了近7倍。几年前,美国一年只有几十例青少年摄入或吸入洗衣球的事件,而视频警告发布后的十几天里,同类事件增加了两倍。
警告为什么会变成建议?这就要说到人的自主性了。谁都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和行动,而不是听从别人的决定。有研究发现,即使坚守自主性会让局势变糟,让人感到难受,人们也不愿意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
自主性受到威胁或者限制的时候,我们不光会感到沮丧,还会想回击,重新获得控制权。作者介绍,“做违禁的事成为重新确立控制权和自主权的一种简便方法”。这句话让我有点理解,为什么视频警告发布后,美国青少年会吃洗衣球了。
值得注意的是,警告并不是引发心理抗拒的唯一原因。作者说,除了警告外,劝说人们去做某件事,也会引发心理抗拒,因为这样也威胁到人们的自主性,干扰了他们自己掌控行动的能力。此外,就算外来的建议,跟一个人原本的想法一致,也会引发一定的心理抗拒。比如,有家公司提出倡议,希望大家在会议上多发言。有些人早就想这样做了,按理说,他们应该最容易接受、实施这个倡议,但就是因为这是公司发布的倡议,如果这些人不想让自己看上去是个遵循公司指令的人,他们很可能会选择保持沉默。
心理抗拒是阻拦人们做出改变的一个主要障碍,还有一个主要障碍是“距离”。
我们对于很多人、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碰到新想法或信息时,会不自觉地把它跟自己原本的观念做比较,如果没有太大分歧,就会考虑接受,如果跟自己的观念对立,人们非但不会接受新想法,还会继续加固原有的观念。
“距离”这个障碍会导致,对于同一个客观结果,人们会产生完全相反的观点。书里介绍了一个例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举办了一场橄榄球比赛,两个球队都遭到了多次判罚,都有球员受伤。达特茅斯学院的一个球员腿部骨折,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球员摔断了鼻子,外加轻微脑震荡。最终,普林斯顿大学获胜。赛后,两边的学生们都被问了几个问题。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认为,是对方球队先动粗的,他们的犯规次数是自己学校的两倍。而达特茅斯学院的学生则认为,双方都很粗暴,对方球队的犯规次数更多。
为什么同样一场比赛,却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作者在书里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对于同一个观点,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人认同,有人保持中立,有人会反对。人们就像站在一个球场上,一端是支持区,另一端是反对区,两个区域的中间就是中场,对于某个观点,强烈认同或强烈反对的人,就像站在球场的最两端,越靠近中场的人,对这个观点的态度就越温和,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人们常常会认为,只要提供足够多的证据,就能让一个诋毁者变成支持者,但结果往往是,诋毁者更加坚信自己才是正确的。作者说,人们如何看待客观结果,取决于他们在“球场”上的位置,也就是他们本来的立场。我们的立场中有两个区域,一个是接受区,这里有我们最认同的观点,以及可能支持的观点;另一个是拒绝区,囊括了我们强烈反对的观点,以及我们认为是错的观点。
如果一个新观点落在你的接受区,会被打上“可信赖”和“安全可靠”的标签,和其他同类想法一起,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影响我们。如果它落在拒绝区,不仅无法起到说服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坚信自己原来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除了心理抗拒和距离,还有一个主要障碍是不确定性。在作者看来,这可能是阻碍人们发生改变最大的一个挑战。
我们的生活中,不确定性无处不在,它的影响有时比负面结果还要糟糕。你可能有过类似的体验,早晨8点半被堵在路上,9点钟有个重要会议要参加,导航软件提示说,大概还需要28分钟才能到公司,这时候,你会反复查看路况信息,反复评估自己到底能不能赶上。这种“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赶上”的感受,要比铁定会迟到糟糕多了。
除了糟糕的体验,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坏处。一个是,它会降低人们对新事物的估值。作者介绍,人们对新产品、新服务、新想法的不确定性越强,对它的估值就会越低。比如,有个员工打破常规,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可是他并不确定,管理层会不会奖励这种新方式,假如管理层很看重传统,那打破常规的新方式给这位员工带来的可能就不是奖励而是麻烦,于是,这个员工选择继续遵循以往的方式做事。
不确定性带来的另一个坏处是,让人们停在原处。作者说,“不确定性,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警告标志或公路上的施工标志一样,减慢人们前进的步伐,甚至让人们暂停下来”。比如,管理者不太确定一个新项目到底值不值得安排大量人手,那不如先维持现状,等有了眉目再决定。
我们已经了解了心理抗拒、距离和不确定性,接下来,简单了解下另外两个障碍:禀赋效应和补强证据。
你有没有发现,同一类物品,人们往往习惯用旧的,而不是新的,哪怕新的质量更好,旧的会造成各种小麻烦,人们还是倾向于旧的。这个现象里,除了怀旧情结,其实还有禀赋效应的作用。
禀赋效应说的是,一旦我们拥有了某个物品,对它的评价要比尚未拥有时高很多,而且,你拥有它的时间越长,就会越珍视它。这就造成,当你考虑卖出时,要价会比买来时的价格更高。举个例子,一个人在自己家里住的时间越长,对它的估价就越高于市场价格。人们对某物或某事的依恋性越高,禀赋效应越强,放弃的时候就越困难。有时候,人们不愿意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安于现状,就像作者所说,“当情况还不错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安于现状。改变是需要代价和努力的。因此,只要现状还可以,人们改变的动力就会减弱”。
再来看看什么是补强证据,这个障碍是说,证据的说服力不够强。不同的人对同一首歌的态度都不一样,有的人完全无感,有的人非常喜欢。同理,对于同一个议题,有些人可能不在乎,用行为科学家的话说,他们表现出的是“弱态度”,改变这些人对这个议题的观点,相对比较容易。而有些人非常看重这个议题,他们深思熟虑过,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持有的是“强态度”,很难改变。要想改变强态度,就像搬走一块巨石,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和心思,提供更多的证据。
《催化》2.第一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催化》2.第一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