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作者是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伊迪丝出生于1862年,1937年去世,她是美国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女性作家,还获得过三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因为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她被选入美国国家女性名人堂。她的作品也很受美国影视业欢迎。早在1918年,她的长篇小说《欢乐之家》就被拍成了电影。此后,她的作品陆续被影视化改编,多达二十多次,今天这部《纯真年代》就曾经三次被搬上大银幕。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上流社会的三角恋情。这部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揭示了那个年代纽约上流社会的虚伪,以及传统习俗对人性的束缚。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经执导过1993年版《纯真年代》的同名电影,这部电影的预告片,能帮我们快速理解这部作品的核心主题。在预告片中,人们能看到:纽约的绅士淑女们,时而交谈寒暄,时而婆娑起舞,时而在剧院包厢里散播谣言,时而又在乡间别墅观赏湖畔日落。他们在晚宴桌边谈论巴黎最新的女装款式,还会在伦敦度蜜月、出席国家美术馆特展的开幕式。预告片的最后,一行字幕升起:“讲求传统的年代,权势所在的处所”(In a time of tradition, in a place of privilege)。这句话贴切地概括了《纯真年代》的核心主旨。这些绅士淑女们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过着纸迷金醉的生活,他们只关心家族的社会地位,不会考虑个人幸福,社会规范就是他们的行为准则。伊迪丝在小说中再现了这段时期的纽约上流社会,讲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遭遇,也为后人提供了跟这段历史有关的第一手资料,她还被称为美国文学中“最好的社会历史学家之一”。伊迪丝能做到这点是因为,她出生于美国上流社会,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评论家说,伊迪丝非常了解她的阶层,熟知这个世界所有细微之处,“她从亲历者的角度记录了美国上流社会的情感史,此后再没有如她一般精细的记述者了。” 伊迪丝是在一战后创作了《纯真年代》,在1920年发表。她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摆脱战争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她的一些亲人、朋友在战争中失去生命,战后,又有多位密友接连去世,伊迪丝的生活中充满哀伤,她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纽约,写下《纯真年代》。起初,她和朋友都不看好这本小说的前景,朋友读完初稿后对她说,“这本书不错,但我和你应该是唯一会读这部小说的人。我们是最后还记得纽约从前样子的人,至于其他人,他们不会对此感兴趣”。伊迪丝同意这个说法,但出乎她意料的是,这本书有自己的运气,成了伊迪丝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今天的解读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伊迪丝·华顿,她的生平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背景。第二部分,我们从小说男主人公的视角,了解一下《纯真年代》的主要情节。第三部分,我们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看这部作品的主题,为什么一部揭露纽约上流社会的作品,名字中会有“纯真”,这个词有什么复杂意味?
《纯真年代》1.概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纯真年代》1.概述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