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8.人类判断的本质,你的大脑是一种测量工具

噪声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我们先来看第二部分,人类判断的本质。

判断中无法控制的差异就是噪声

我们平常会做出很多判断,什么是判断?结论才是判断比如你写一篇文章,分析市场,最后那个结论,股市会涨还是会跌,才叫做判断。

判断虽然要力求准确,但是他永远不可能准确。一定会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一些是偏差,另一些就是噪声

  • 作者说,你可以做个游戏,不看表,然后说出现在过去了多少秒。你可以先感知一下5秒和10秒有多长,然后到5秒钟,就报个数。最后你会发现,你以为这个很简单,只需要心里默数读秒就可以了,但是你根本无法做到
  • 这种你无法控制的差异就是噪声

什么是判断

判断不可能完全真实

这其实就是判断,我们只能说力图接近真实,但是他永远不可能完全真实。你连几秒钟都判断不准,就更不要说更加复杂的事情了

  • 比如经济测量,这个事就太复杂了,而市场判断,要在经济的基础上,再叠加人的行为,这个就更困难了。所以想靠着判断去做好投资,这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判断中的理性和主观因素

判断理性的部分,也有主观的因素,所以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判断,一个事物往往都是辩证法,有他的优点,同时缺点也很明显,那么你到底是看重优点还是缺点呢?

  • 比如同样是玫瑰,有人就觉得好美好浪漫,而有人则认为,这底下长着刺,很容易被划伤。

评估判断的两种方法:结果和过程

那么怎么评判判断呢,一个是看结果,一个是看过程

注意结果正确,可不一定代表你肯定正确

  • 比如你随便选出一只股票,结果涨了,这是说明你的判断方法有效吗?显然不是

下面我们再来仔细谈谈,评判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

判断就一定会有分歧,因为判断的依据就是经验,不同的经验,你自然就会对一个事情,有完全不同的判断

比如有人在私募基金上赔过钱,那么他就会倾向于认为,私募基金都是骗子。在他的心里,通常会做这种有罪推论。

评判判断的两种方法就是结果和过程,有的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比如你今年赚了钱,但是方法不对,可能反而对你有害,因为你会天然的认为,这个错误的方法是有效的。然后你不断地用这个方法,最后就会误入歧途

  • 比如一个孩子通过作弊的方式,考了满分,这就是结果正确, 但过程错误,如果要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那么他以后就会反复作弊,最终走上不归路

评估性判断vs预测性判断

其实判断也分为两种,评估性预测性

  • 预测性判断就是说,明年股市会不会涨

  • 而评估性判断,就好比到底哪种葡萄酒更好

这同样跟,评估者的主观因素有关

  • 比如两位医生,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分歧,有一个出错了,原因可能是他缺乏技能,但也可能是存在噪声

总之,这种判断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噪声的影响。我们要想,做到正确的进行评估,就先得测量噪声,消除偏差才行。

噪声是可以测量的

一致性的偏差,会引发高昂代价的错误

  • 比如在做投资的时候,使用的模型,结果有一个底层数据错了,那么这就是一致性偏差,你算出来的所有东西都不对

噪声也是一样,如果在没有噪声的环境中,你的预测结果都应该趋近于相同,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会出现很多个结论,呈现出钟形曲线,正态分布的情况,那么就说明我们的系统中存在噪声

  • 举个例子,你在评估一家上市公司业绩的时候,如果结论相差比较大,特别是很多机构的评估结果,完全不同,那么这时候就属于有噪声干扰,我们要找到最准确的那个结果,就需要先消除掉这些噪声才行

测量误差,噪声与偏差的代价一样大

标准差

这就引出一个标准差的概念,他是统计的一个名词,也就是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集中于一个什么水平

  • 比如拿人的身高来说,绝大多数人都在1米5到2米之间,超过2米的和低于1米5的会非常的少。我们就可以把1米4和2米1设为正负标准差,向两端延伸10厘米,人数就会越来越少。

均方,衡量整体误差的精确规则

作者给出了简单的方程,单次测量中的误差=偏差+噪声误差, 总体的误差,也叫作均方误差=偏差²+噪声²

均方误差的两种分解情形

这两个公式听不懂,没关系,我们先放在这里,告诉你一个结论,人们往往对于很小的误差非常敏感,但是对于很大的差异则不敏感。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会在一个公司的正常估值,到底是10倍,还是12倍上,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大家却往往忽视了他的业绩是否真实
  • 这其实跟我们的成语南辕北辙是一个道理,你们只在乎的是,车子到底快不快,但是最后却忘了看方向

当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发现正负并不对等,比如84%比真实的判断高,而16%比真实的判断低,那么就说明我们的判断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偏差,说白了就是你的枪,准星出了问题。你得先把准星校准之后,再去打靶

噪声分析:所有判断都存在3类噪声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罚球命中率有高有低,即便是同样一个运动员,比如神投手史蒂芬库里,他也有罚球不进的时候,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心理,欢呼声,疲劳程度,伤病等等原因。球员表现的变异性,激素是一种噪声。我们的身体里充满了这种变异性,比如心率,血压,下意识的反映,都能引起我们身体的些许变化。

比如你刚刚失恋,可能你的行为举止,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就会带到你的工作当中。虽然一个事情你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没有人可以保证,下次会得出一样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的发挥其实并不稳定。

上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跟你说过,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把字迹写工整,为什么?因为阅卷老师,压根可能就没心情看你的作文,他一天从早看到晚,作文早就已经看吐了,所以大概扫一扫你的开头结尾,然后就会给分了,这时候给分的依据,主要就是你的卷面整洁程度,他们会有天然的偏见,认为字迹工整的就是好学生,作文水平就应该更高。所以这种阅卷模式,或者叫做老师的疲劳程度,就是你最后取得成绩的噪声。你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利用这种噪声,写出锦绣文章其实是很难的,但把开头结尾写好,字迹练工整,这个其实是有方法的。

投资中其实也是一样,噪音就是各种各样的事件影响,你不可能要求投资者理性,但是我们却可以利用他们的不理性。你把噪音识别出来,把噪音的影响看清楚,其实反而是可以在这里面获利的

  • 比如911这种恶性事件发生,大家因为恐惧,而大幅压降市场估值,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择机买入。因为我知道,这种恐惧,他不可能是个常态,当这种恐惧发生的时候,市场肯定会出现极低的估值水平。所有的风险,都已经加倍释放了。所以你们看到的市场的估值高低起伏,其实就是噪音在变化。如果你把这些东西当真,当成可以持续的东西,那就太天真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爱用大众点评这种东西,买东西也愿意先看评论,这其实就是希望看到,一大群人的平均答案,这个在日常消费中,是会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也就是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你的样本率越高,最后的结果也就越是真实。

但在投资中,则刚好相反,群体越是一致性的观点,可能越是错误的。所以消费和投资,我们必须要分开,消费是花钱的,这时候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没啥错误。但投资是赚钱的,特别是要赚另外投资者的钱,所以你就不能去听他们的意见。必须独立思考。

情境噪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

作者说,情绪和情境,是噪声的源头。也就是说,你在不同的状态之下,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

  • 这点相信投资者最有感触,说好了的长期持有,但是风险一来,自己还是会慌得一比,然后返回头去看,又后悔无比,甚至不知道为啥当时自己会如此恐慌,现在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其实就是当时的场景,触发情绪,情绪形成了噪声。让你形成了重大的误判。甚至是没有智商的误判。

这种事不光在投资中出现,比如吵架吵到上头,也容易做出很多的傻事

那么要消除这个噪声,我们就需要先做到心平气和,跳出不好的场景。如果就是没办法平复心态,那么就先尽量不要去做重要的决策。

作者发现,医生在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开出的止疼类药物,要明显更多,但你仔细想想,其实就知道,没有道理下午4点,要比早上9点,患者更加痛苦。那么结论肯定是医生自身出了问题,在下午4点的时候,患者数量很多,又离医院关门的时间很近,所以医生迫于时间压力,他就更加倾向于,选择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其实也给我们一个思考,我们在稀缺那本书里也讲过,当你临时抱佛脚,受到时间压迫的时候,其实你解决问题的带宽是受到限制的,时间越是紧迫,你就越是没办法做出长远的规划和思考。所以成功者总是在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而那些追着事情跑的人,则经常是忙成狗,还越来越失败。你越是习惯于做这种短期决策,你长期的问题就会越多。最后就会发现,到处都在漏水,天天你都在补漏洞,判断自然也受到情绪的影响,越来越错。

建议大家,在你心情好的时候,多想想未来5-10年的规划,然后把想法都写下来。这个对我们其实很重要。习惯于为长远布局的人,你会发现,风口最后是追着你跑的。老话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是一点都没错的。

群体是如何放大噪声的

个体中,判断的噪音已经让我们变得非常被动和糟糕,那么群体决策中,噪音就会成倍的放大,甚至危害性极强,甚至群体决策,会因为一些噪音,而彻底改变了,决策的方向

  • 比如我们在开会当中,你本来准备好了一篇详尽的发言稿,但是总经理却上来先给定了个掉,你发现跟你的发言稿方向,完全相反,然后你会怎么做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群体是如何放大噪音,造成更大危害的。

群体是如何放大噪声的,一次会议中,谁先发言,其实对于结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管理学当中,主张让员工先发言,你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果老板先发言,那么可能上来就定调了,你听到的都只是一个方向的声音。

另外,你开会的时间不同,可能结果也不同,你是工作时间开会,大家可能更加心平气和一点,有的老板总是在下班时间开会,那么结果可能就又不一样了,大家都着急回家,所以很多东西也就应付了事。

群体的行为是会传染的

  • 比如音乐会上,你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别人也会站起来鼓掌,你第一个闯红灯,后面也会有人追随,更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人流鼻血,旁边一堆人都在看天,这就是细小的噪声,在群体当中呈现出许多倍的放大效应。最终,让群体的行为,完全跑偏了。

群体无意识

我们在乌合之众那本书里,还讲过一个很扎心的观点,叫做群体无意识,一个小小的社会影响,都会降低群体智慧,很多高知组成的群体,反映出来的判断可能非常弱智

  • 这点在投资上非常明显,按说华尔街是精英云集的地方,但是他们的结论却并不总是正确,甚至有的错的离谱。像巴菲特这种投资大师,还故意住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就是为了减少噪声,防止被他们误导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噪声》8.人类判断的本质,你的大脑是一种测量工具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