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野史》2.第一部分

《货币野史》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说起这个问题,很多人凭借在书本上学过的知识,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在原始经济中,货币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换,效率很低。因为你必须找到一个交换对象,他有你想要的东西,你有他想要的东西,两方面凑齐才行。这个困难让人们产生了对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贝壳、金银、铜钱等等,你可以卖出商品赚取它,又可以用它来购买一切物品,并且可以囤积起来,作为今后的财富。这就是货币的由来。它的本质是交易媒介。
这套理论流传广泛、深入人心,因为它符合我们的逻辑想象,并有权威认证。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这种观点,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坚持这种观点,最重要的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经济学奠基之作《国富论》中发展了这套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著作沿用,成了经济学的标准常识。
当然,它有时也会受到怀疑,比如经济史上有个著名的“拿石头当钱”的案例,就对这种常识构成了挑战。案例说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宾的地方有一个岛叫雅浦岛,当地人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岛上只有三种产品——鱼、椰子和海参,没有农作物,几乎没有艺术品和手工制品,很少跟外界贸易,可以说是现代人眼中的原始社会。
按理说,这种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换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岛有一套高度发达、与众不同的货币,学术上叫“费币”(中文是浪费的费)。这是一种又大又厚的石轮,直径从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间有一个洞,可以插进木棒进行运输。一开始人们认为,当地人选择这种货币形式是为了防盗,因为它不易携带,就不会成为偷盗的目标。
但后来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在雅浦岛上,交易计算的是彼此的债务,用债务抵消,余额在以后的交易中再结算。即便到最后结算的时候,如果需要转移的费币太大,不容易搬动,它还是会留在原处。这个案例引起了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注意,它不仅对货币起源的常见理论提出了挑战,还引发了货币到底是什么的怀疑。
一般理论认为,货币是一件“东西”——是从众多商品中选出来的,充当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岛的费币并非如此,通常这些石头比交易的物品更难移动,在大多数交易中根本没有被交换过,因此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媒介,更像是一种信用记录和债务清算手段。
那么,雅浦岛的状况是不是特例呢?随着更多的研究和证据出现,人们发现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现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东两河流域,就有了记录债务的货币技术。考古发现当时的帐簿上有一种叫谢克尔的记账单位,它记录了商品、劳动和法律惩罚等各种事物的价格,比如每个月的劳动价值是1个谢克尔,租一辆牛车每天要支付1/3谢克尔,扇别人的耳光要罚款10个谢克尔,等等。这种经济既不是物物交换,也不靠铸币支持,而是靠虚拟的债务和收入记账系统来运作。这时候货币充当的是计量单位和债务记录,而不是一种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纪,英国出现了用木条作凭证的支付系统,人们在木条上凿出凹口,以记录货币单位的数量,将它一分为二,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拿一根。债权人那一根可以作为支付凭证流通,当有人把代表债权的木条拿到债务人跟前要求偿付时,两根木条上的切口必须匹配。这种独特的支付系统,在英国持续了几百年之久。
今天的银行体系,更能体现货币是信用和债务的特点。这一点我在《现代货币理论》这本书的解读中谈过,这里就不展开说,只做简单的概括,那就是:银行通过批准对企业或个人的贷款,能够凭空创造出新的货币,这些货币的本质,就是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债务)记录。
总之,这本书通过引用一系列证据和研究,否定了传统经济学提出的,货币是物物交换演变出来的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观点,比如美国学者乔治·道尔顿认为,如果将“以物易物”定义为没有货币的市场交换,那么从来没有证据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剑桥大学的一位人类学家更是直截了当的说:“从来就没有关于以物易物经济的直接记录,更不要说从这种体系中诞生货币了。”
那么货币是什么呢?这本书认为,货币是由债务记录和清算系统构成的社会技术,它的核心是信用。传统经济学认为,有形的货币才是钱,信用和债务是以此为基础衍生的虚拟现象;而这本书认为,信用和债务才是货币的本质,硬币、钞票、存款等等这些具体的货币,只是表征,是用来跟踪记录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的工具;打个比方,认为货币产生信用,就像说太阳围着地球转,那是错误的直觉,而认为信用产生货币,就像认为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才是货币的常识和真相。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货币野史》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