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4.总结

《中秋节》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到这里,本书精华内容就为你介绍完了。
中秋节是中国人心中最特别的“意义账户”,几千年来中国人把许多的意义存储进这个账户里。最初,古人崇拜月亮只是一种朴素的敬畏心理。后来,祭祀月亮成为特权。到唐代,诗歌的繁荣推动了中秋节出现。而中秋节成为全民节日,是六百多年前明代的事情。这时,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月饼成为标志性符号,在这个意义基本盘上,全国各地生长出各具特色的习俗。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的代表,关于什么是传统节日,最后,我把原书中的一段文字摘录出来,读给你听:
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他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如果说岁月的累积形成了历史,那么,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就是在参与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辈辈的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而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归属感。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秋节》4.总结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