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中秋节就像是个“意义账户”,我们会把各种各样对美好的想象,存进这个账户里。
下面,我们把这个账户打开,看看中国人在这个“意义账户”里存储了什么。
最能代表中秋节的,那一定是月饼。今天过中秋,别的习俗可以省去,但月饼总是要吃一口的。
月饼这种食物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月饼的起源,民间有很多传说。有人说,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把号召起义的纸条藏在了面饼里,约定八月十五共同起义。后来为了纪念起义成功,人们开始吃月饼。 还有一种说法,芝麻、胡桃从西域传入后,人们把胡桃作馅塞进面饼里,做成胡饼。唐玄宗、杨贵妃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就在一个月圆之夜,把它改名为“月饼”。
这都是民间传说,作者提道,早在汉代“饼”这种食物就已经出现了,不过,汉代的“饼”泛指一切面食。 比如,“蒸饼”是指蒸熟的面食,如馒头一类;“汤饼”“煮饼”是指在水里煮熟的死面饼;“索饼”是长方形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宽面条。还有一种食物叫“髓饼”,是用动物骨髓、油脂和蜜做成的饼。
以上这些饼,跟月饼还有很大差别。从制作方法上,月饼有个很明显的特征,饼里有馅。带馅儿的饼是魏晋南北朝出现的,人们会把干枣、胡桃塞进饼里。也有的饼是羊肉馅儿的,有点像今天的羊肉烧饼。这些带馅儿的面食在唐代已经很流行。 只不过,这些食物并没有跟八月十五这个特定的日子发生关联。
很多学者认为,月饼是宋代产生的。主要依据是苏轼写的一首诗《留别廉守》。诗中有两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句诗把“饼”和“月”联系起来,同时,诗句还提道,饼里有酥油和饴糖,说明它有馅儿。
但本书作者做了细致考证,《留别廉守》这首诗应该作于农历八月二十八之前某一天,八月十五已经过去快半个月了。另外,《留别廉守》这首诗共8句,除了“小饼如嚼月”,其他诗句没有体现出节日氛围。如果那首诗真是中秋节期间所作,十有八九会提道有关的字眼。 更重要的一个证据是,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宋代中秋吃月饼的其他可靠记载。所以,作者认为,宋代应该没有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到明代,大量有关“中秋月饼”的记录出现。比如一部叫《宛署杂记》的文献中有个条目叫“八月馈月饼”,条目下解释:“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说得很清楚,社会各个阶层都会互赠一种叫“月饼”的食物。市面店铺有的用果仁果脯做馅,花式繁多,甚至出现高档月饼。你看,这种现象跟今天几乎没什么区别了。
为什么中秋月饼在明代成形呢?
这跟明代中秋主题转向有关,唐代中秋的主题是赏月、饮酒,这是文人阶层、市民阶层的闲情雅致。而明代的中秋的主题是团圆,社会各个阶层都热热闹闹过中秋。这样的节日氛围投射在节令食物上,月饼是最合适不过的。作为拜月供品,月饼小巧雅致。作为节令小吃,月饼美味,价格不贵,家家户户都能备得起。作为互赠礼物,不同档次、款式应有尽有,完全满足送礼需求。作为节日符号,月饼形如满月,与中国文化中团圆美满的意象契合,能图个好彩头。
正因为这样,月饼在明代形成,直到今天,始终能保持基本特征不变。六百年来,中国人在满足共识的前提下各显神通,创造出琳琅满目的品种。今天的月饼,按照地域风格可以分为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滇式月饼、台式月饼等品类;按照馅料,可分为五仁、豆沙、火腿、海味月饼等;按饼皮,有酥皮、浆皮、混糖皮;按口味,有甜口、咸甜口、麻辣口;按外观造型,可分为花边月饼、光面月饼、画面月饼,以及小朋友喜欢的动物造型月饼等。中国人聚拢在月饼这个大的符号下,充分展示着个性。
除了吃月饼,中秋节还有一大习俗,互赠礼品。这个习俗也是明代形成的,亲朋好友之间会互赠月饼、瓜果。这是中国人密切人际关系、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
以前过中秋节,人们还会预测天气,通过观察八月十五晚上的天气,来预测来年正月十五的天气,进而推测下一年庄稼长得好不好。比如上海一带有谚语:“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河南地区有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我们知道“瑞雪兆丰年”这个说法,老百姓认为,年初降水,有利于接下来的庄稼生长,所以元宵节降水是好事。那中秋节的天气跟元宵节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关联当然是迷信。但作者在书中解释,可能是因为老百姓看到中秋天气不好会失望,所以老百姓会朴素地寻求一种心理安慰,把中秋的阴天和来年的丰收联系起来。月明固然好,但“云遮月”也不赖。
除了吃月饼、赠礼物,预测天气这三项最普遍的活动外,全国不同地区还有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
在北京,最有特色的传统习俗是玩兔儿爷。兔儿爷常常是泥塑或画像,它的头部是兔子模样,长耳朵、三瓣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兔儿爷最经典形象是一身武将打扮:身披金盔金甲、大红战袍,大的兔儿爷背后常插一把伞,小的兔儿爷背后有两面旗。
为什么北京人喜欢“兔儿爷”呢?除了兔子寓意着多子多福,白兔捣药寓意着百病消除以外,“兔儿爷”的“爷”字,特别能体现老北京人的心态。
“爷”是北京人对男人的尊称,如果大家习惯在某个人的名字后加个“爷”字,那这个人肯定很受大家尊崇,在民间往往有权威。同时,被人称为“爷”,说明这个人是立足于人群中的,跟大家有密切关系。
北京人把玉兔称为“爷”,既表示对玉兔的尊敬,也拉近了神与人的关系。北京人一边把兔儿爷当神崇拜, 一边把它当玩具,供小朋友玩乐。老北京有很多歇后语,“兔儿爷戴胡子——假充老人”“兔儿爷拍胸口——没心没肺”。我们可以在这些俏皮话中感受到独特的京味儿幽默。
过中秋,北京有兔儿爷,在河南开封,“铁塔佛灯”必不可少。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开封城东北部,塔高55.88米,共十三层。每到中秋,开封人就会备50斤油,点燃铁塔灯。远远望去,如同火龙腾空。在河南的周口地区,人们除了吃月饼,还讲究吃鸡,因为在当地的方言里,“鸡”和“吉”同音,吃鸡有大吉大利的意思。
我们再说说南方。在安徽南部,中秋节有舞香龙的习俗。香龙用稻草编扎而成,龙身插满棒香。夜晚舞龙的时候,把香点着,龙身上一片星光,舞动起来火龙翻飞,耀眼夺目。
广西桂林是桂花之乡,桂花在当地的中秋节中,承担着重要功能。八月十五来临,人们用桂花做成香包,或是悬挂在家里,或是随身携带。节令食物,除了月饼,还有桂花做成的桂花糕、桂花酒,饭店里还会添一道桂花菜。
四川有句谚语,“青风雅雨见昌月”,意思是青城山以翠绿驰名,雅安城因秀雨出众,而西昌以月色最为有名。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常年万里无云,能见度很高,所以西昌获得了“月城”的美称。赏月成为西昌人过中秋的重要节俗。
《中秋节》3.第二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秋节》3.第二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