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2.第一部分

《中秋节》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首先,我们从时间维度上追溯中秋节产生、发展的过程。
节日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酝酿期。中秋节的文化渊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月亮崇拜。
中国古人对月亮的想象,常常跟五个符号联系在一起。一对男女,嫦娥和吴刚;两种动物,蟾蜍和兔子;还有一种植物,桂树。
先说嫦娥。早在战国时期一部名为《归藏》的文献里,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 但本书作者认为,嫦娥最初的形象并不是一位凄美无助仙子,而是一位母亲形象。先秦古籍《山海经》提到,西方有位神灵叫常羲,她是月亮的母亲。作者考证得出,常羲就是嫦娥。在商代,嫦娥虽然在神话中还是被说成月亮的母亲,但在实际的祭祀中,嫦娥已经被当作月亮本身,也就是“西母”。从战国时期开始,“西母”嫦娥又逐渐被人称为西王母。 
那为什么后来嫦娥的形象变成月宫仙子呢?这就得说到吴刚。嫦娥和吴刚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特别能体现中国人对于人伦关系的想象。
中国人觉得成双成对才好,嫦娥一个人生活在月宫,不论是未婚还是守寡,都不太完满。到唐代,嫦娥的传说中出现一个新角色,这就是吴刚。 但我们知道,吴刚出现后,并没有跟嫦娥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他每天都在重复性地做一件枯燥工作,砍伐桂树。作者在书中解释,这是因为吴刚和嫦娥都是犯过错的人。嫦娥因为偷吃仙药而独守寒宫。吴刚是因为学习仙术的时候犯了错,所以被罚到月亮上砍伐桂树。两人在月宫中同病相怜。你看,这正是中国文化中很有意思的地方。月宫中有一男一女,既能满足人们对陪伴的想象,但也可以警告人们不要犯错,否则日子就会变得得冷冷清清。正如作者所说:中秋赏月,人们在对比人间美好和月亮冷清中,更能鲜明地感受到天伦之乐,体会到亲人团聚的可贵。 
说回吴刚,他在月宫中,一直砍伐桂树。为什么中国人会把桂树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呢?当你试着远望月亮,你会看到月亮表面有很多暗影,古人便因此产生很多美好的联想。桂树是一种寿命长、寓意吉祥的树。楚国人习惯用桂酒、桂枝来祭祀神灵。而且,桂树的“桂”,和富贵的“贵”同音,于是,桂树便有了“高贵”的含义,“攀桂”“折桂”有了科举中第、通往富贵的寓意。 
当然,也有传说,月宫生长的并不是桂树,宋代有一本名为《云笈七签》的书,里面提道,月宫中的树叫骞树,它是一种药树,吃了它的叶子就可以成仙。嫦娥吃仙药飞升、白兔捣药的故事或许跟这个说法有关。
我们知道,月亮还有个别称叫“蟾宫”。人们把科考得中比作“蟾宫折桂”。蟾蜍就是人们俗称的癞蛤蟆,这是一种丑陋的动物,为什么会跟嫦娥、桂树、月宫这些美好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呢?
西汉《淮南子》一书中也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跟我们熟悉的版本有点不一样。嫦娥偷吃仙药后,飞升到月宫,但她没有成为仙女,而是变成一只蟾蜍。作者认为,蟾蜍可能就是古人心中的月中精灵。
现代出土的许多汉代文物上,经常绘有两种形象,一种是三只脚的乌鸦,它象征太阳,另一种就是蟾蜍,它是月亮的象征。 蟾蜍是蛙的一种。蛙的生殖能力很强。人们崇拜蟾蜍也是这个道理。在中国的阴阳观念中,月亮和女性属阴,所以,月亮、生育、蟾蜍便被联系在一起。 
作者在书中还提道一件很有意思的观点。女娲的“娲”和青蛙的“蛙”同音,或许,女娲就是先人们把青蛙人格化后构想出来的神,这才有了“女娲造人”的故事。 
今天的月亮神话中,有一个形象很知名,这就是“白兔捣药”。蟾蜍是怎么变成兔子的?
闻一多先生解释,蟾蜍最初的名字叫“顾菟”。“顾”是“照顾”的“顾”,“菟”是“兔子”的“兔”上加一个“草字头”。最初,蟾蜍的“蜍”和顾菟的“菟”同音。 古人也渐渐觉得蟾蜍相貌太丑了,所以换了个更可爱、同时跟蟾蜍一样生育力强的动物,这就是兔子。
有关月亮崇拜、月亮神话的文化传统,早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但是,仅凭这些因素,还不足以形成一个节日。 
节日形成有两个标志:一是有固定的日期,二是有稳定的、模式化的民俗活动。也就是说,当历史上的某一时期,人们每逢八月十五就会做一些独特的、固定的事情,那我们就可以说,中秋节产生了。 
我们先说日期,八月十五这个日期是怎么固定的。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了,比如《诗经·陈风》中有一篇《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翻译成现代汉语,说的是: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动人。身姿窈窕步轻盈啊,让我思念心烦忧…… 
不过,描写月亮成为一种风潮,那是唐代的事情。唐代出现了大量有关“赏月”的诗歌,而且,这些诗歌都提及八月十五,甚至题目中直接写出“八月十五”。比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甚至,一些唐诗的题目中,直接出现了“中秋”这个名称,比如李峤的《中秋月二首》、许浑的《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曹松的《中秋对月》。 
唐代诗人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明确地把“中秋”和“八月十五”结合起来:“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但只是时间固定还不够,节日形成,还要有稳定的、成规模的活动。我们看看,唐代的人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做些什么事情。
今天的中秋节内容非常丰富,但在中秋节刚刚形成的唐初年间,中秋节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官员、文人这些中上层人物,会在八月十五日和亲友聚在一起赏月、赋诗、饮酒、聊天。 是否想过,为什么八月十五,人们要赏月呢?你可能听过一句话“月到中秋分外明”。从天文学角度来说,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十六月亮是满月。按照气象学观点,农历八月,北方的干冷气流吹来,迫使潮湿空气向南褪去,天空中的云雾变少了,所谓秋高气爽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八月十五的月色会分外明亮。 
只是月明,还不足以“赏”。唐代文人喜欢“赏月”,也跟那个时代有关。唐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更开放 ,很多人会在全国各地游历。出游在外,孤身一人,在天气转凉的月夜,望着天上明月,不免思念亲人。人们赏月,其实是把月亮当作一个媒介,去勾连更多的人、事、情。而提到思念亲人,不只是远方游子思念家人,也有世间的人们思念故去的人。你看,到这个时候,赏月活动萌生了一种新的议题,团圆。 
不过,唐代的中秋节的核心主题就是赏月,气氛冷清,甚至有点忧伤。到宋代,中秋节变得很热闹。作者提到,宋代的中秋节跟唐代有两点不同:第一,唐代主要是夜晚饮酒赏月,而宋代是全天过节。早在过节前,人们就已经早早准备起来,《东京梦华录》记载,各个酒店会提前出售新酒,常常早上开卖,中午就卖光了。中秋当天,人们在中午痛饮美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非常热闹。 宋代中秋节的第二个特点是全民狂欢,无论贫富、长幼,无论是在宫中还是民间,都参与进来。朝廷甚至还在这天给公职人员放一天假,可见这个节日在当时的重要程度。
而且,在宋代,中秋团圆这个主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苏轼就在他的《水调歌头》中留下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到明朝时期,“团圆”发展成为中秋节的核心主题。今天我们会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这个叫法就是明代来的。明代诗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记》里提道,八月十五即是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从唐代的赏月,到明代互赠礼物,中秋的习俗变得更有世俗意义,人们更加贵人伦、重亲情。
刚才,我们沿着时间线索,追溯了中秋节的历史。下面,我们换个视角,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看,一个节日的出现有什么特点。
节日离不开仪式,尤其是在古代,节日的核心往往是某种仪式,比如祭祀日月、山川、先人等等。而举办仪式,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所以很多仪式在最初是被垄断的,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中秋节也是这样的。
拜月在上古之前很流行,主要由于人对大自然无能为力,同时又缺乏科学知识来解释,所以人们会产生“万物有灵”的观念,对自然充满敬畏。这种敬畏是很朴素的,祈求对方别给自己添麻烦,所以原始人崇拜月亮,也没有把月亮偶像化,崇拜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对月跪拜。比如,夜晚走路看到月亮升起就会停下来磕头作揖,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繁复的程序。 
但从周代以后,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增强,拜月的权力也逐渐被最高统治者独享。因为,拜月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活动,是在与神灵、逝者沟通。《国语·周语》提道:“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作者解释,“朝日夕月”指的是,君主在春分那一天的早晨祭日,在秋分那一天的傍晚祭月。 
从汉代开始,皇家完全垄断了拜月活动,直到唐代近1000年,很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唐宋时期出现一些民间拜月的记录,但民间拜月并不兴盛,也没有明显地被结合到中秋节习俗中来。
明代出现了中秋节拜月的较多记载,但民间拜月跟国家祭祀日月是完全不一样的。民间中秋拜月是配合“团圆”主题的一项辅助活动,一家人祈求月神保佑多子多福、生活美满。 到后来,女性更多地成为拜月的主体,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秋节的形成过程中,有很明显的从底层收束到上层,再从上层扩展到下层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社会发展初期,统治者通过垄断仪式达到强化权威的目的;第二个环节是统治者权力稳固后,上层放松对仪式限制,而普通民众吸收上层仪式,使生活丰富化的过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秋节》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