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传》2.第一部分

《孤独传》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我们先来看看孤独的起源,看看作者为什么说它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出现的情感。粗略一点说,我们可以把“孤独”的产生定在1800年。在这本书里,作者是从西方的视角,特别是英国的视角,来考察孤独的历史的。她观察到,在1800年以前,loneliness,也就是我们今天翻译成“孤独”的这个词,意思并不是某种负面的情感,而是指孤身一人,身边没有其他人。因为在那之前,基督教是英国社会上主导的意识形态。基督教里的上帝被说成是无处不在、对人的内心了如指掌,因此人没有机会真正孤独,永远都和上帝保持着联系,人所能做的,最多只是独处。但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变革,打破了英国原有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变成工人,与原有的家庭关系逐渐疏远;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流行,人们彼此之间变得越来越疏离,越来越像孤立的原子;同时世俗化进程让宗教和上帝的重要性越来越低。这几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孤零零的个体,失去了上帝、家庭、原有的社会关系的保护,孤独就成了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情感状态。作者通过一个18世纪的英国商人和19世纪的英国女王,来说明这种情感上的转变。托马斯·特纳是一个英国农村的小商人,有记日记的习惯。从这种小人物的日记里,能够很好地看到当时的社会风俗。特纳在从1755年到1761年的六年的时间里,先后失去了儿子、母亲和妻子,按照我们今天的观念,他肯定会感到非常孤独。但是他在日记里虽然表达了悲痛之情,却没有出现过“lonely”,也就是“孤独”这个词。相反,他乞求上帝的帮助,用新教的精神,鼓励自己承担起更多责任,努力工作,也按照社会的期望,再次结婚。从他的日记里看,特纳从来没有失去过上帝的指引,他的生活也从来都没有失去过意义。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19世纪的情况与特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837年,维多利亚在18岁的时候当上了英国女王,两年后和阿尔伯特亲王结婚,两人过了21年幸福的婚姻生活,阿尔伯特亲王在1861年去世。之后,维多利亚守寡了40年之久。在她的日记里,周围人的记录里,都能看到她“孤独”的鲜明印记。我来给你说几个细节感受一下:每天晚上,维多利亚都要和亲王的睡袍一起睡觉;她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隐居状态,很少抛头露面,出席公共场合大都是一身黑衣,好像还在为丈夫守丧;她让人制作了很多阿尔伯特亲王雕塑放在宫殿的不同地方,让她总是可以看到亲王的身影;她总是回忆起两人的幸福时光,把玩着亲王当年送她的礼物;她也在日记里频繁记录着自己的孤独、凄凉、无助、焦虑和抑郁。维多利亚虽然信教,但是几乎没有从宗教里面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安慰和帮助。在失去阿尔伯特亲王的40年里,维多利亚给全世界留下了孤独的形象,甚至得到了“温莎的寡妇”这个绰号。18世纪的特纳和19世纪的维多利亚代表了“孤独”这种现代情感从无到有的过程。那孤独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体会过它,但好像很难给这种情感做出清晰的界定。相比愤怒、恐惧这些有明确对象、边界清楚的情感,孤独好像很复杂,跟很多情感都有关系,比如怨恨、悲伤、羞耻、嫉妒、自怜。而且相对于愤怒、恐惧,孤独好像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外部表征,我们会因为愤怒而爆发,会因为恐惧而颤抖,但是孤独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呢?所以作者说,孤独虽然被当作一种情感看待,但其实更像是一种情感的“集群”,和一组复杂的因素有关。如果非要给“孤独”一个大体上的定义,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脱节感”和“无意义感”,感觉自己和他人、社会、世界脱节,自己的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了。我们想要和他人建立某种联系,但是却没有办法成功地建立起来。孤独有非常多的原因,也有非常多样的表现。在《孤独传》里,作者从历史、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自己的经历等方面考察了孤独的原因和表现。我们前面已经看到了因为丧偶带来的孤独,除此之外,作者还讲到了因为爱情、老年、无家可归、消费文化、新的社交媒体等等因素造成的孤独。其中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另外一些可能有些出人意料。接下来,我就从这些案例里面挑选两个给你说说孤独的不同形态,我们来说说因为爱情和新的社交媒体造成的孤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孤独传》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