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里的中国》3.第二部分

《符号里的中国》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说完“错讹”,我们再看符号生成演化的第二种方式“错位”。作者认为,“错位”可以看作是一种高级的“错讹”。
但仔细比对,“错位”跟“错讹”有很大不同。“错位”其实是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中讲的。符号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历史的推进,地域的扩展,符号原本的含义会无法满足当下需要,这时,符号就要因时而变、入乡随俗。这便是符号“错位”出现的背景。
归纳一下书中内容,“错位”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条是自下而上的“神圣化”,第二条是自上而下的“世俗化”,第三条是由外向内的“本土化”。
说到符号的“神圣化”,有个很经典的例子,这就是孔子的神化史。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但在中国文化中,孔子的地位可不是教育家、思想家这两个词能概括的。孔子能获得那么高的地位,既有弟子们极力神化的功劳,也是帝王为稳固统治而不断推崇的结果。具体原因这里不讨论,我们重点看孔子神圣化的过程,试着从孔子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些古人神化某个人物的惯用套路。
孔子一路封神最直观的体现,是他的头衔。作者提到,孔子在汉代被追称为“褒成宣尼公”,孔子享有贵族的最高爵号“公”。宋代,孔子被尊称为“玄圣文宣王”,孔子竟然获得“王”的尊号。明代统治者继续拔高孔子,手段是给孔子的封号加最高级限定词,比如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统治者给孔子加了更多的修饰,孔子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除了加头衔,神化孔子的另一大手段是给他编故事,比如汉代的人们认为,孔子五百年前已经把治理国家的奥秘全部藏在《春秋》和《孝经》里了。东汉时期,有学者直接提出,孔子可以预测未来。到后来,预测未来这项能力显得太单薄了,于是人们给他编造了很多怪力乱神的故事,比如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提到,孔子具有识破妖怪伪装的能力。元明时期的连环画《圣迹图》说孔子是水精之子,你看,最后孔子他老人家竟然成妖怪了。 
只是编故事,还不够带劲,古代圣贤或神灵要接受祭拜,所以,人们又从孔子的相貌上做文章。今天的人,喜欢把自己最美的样貌展现出来,古人的路数很特别,喜欢走个性风,越独特说明他越了不起。最初,人们只是把道教、佛教的一些元素加在孔子身上,比如很多孔子像,孔子的姿势是盘坐的,有时会摆出拈花的手势。到宋代,民间有了孔子“七陋”的说法,人们认为孔子的相貌有七种丑陋,比如鼻孔朝天,两颗大龅牙什么的。到明代,“七陋”以外又加了“四十九表”,把怪异的样貌细节化,来体现孔子超凡脱俗的“圣人异相”。 
把圣人的相貌绘制出来或雕塑出来,是要用来供奉、祭拜的。孔子成为中国古人全民崇拜的对象,还有一个体现,就是孔子的多重身份,皇家的大成殿有如同帝王的孔子像,学者心目中有如同夫子的孔子像,民间有儒释道合流如同神仙的孔子像。总之,生活在古代,总有一款孔子适合你。
除了像孔子这样自下而上的造神以外,符号的“错位”还有自上而下的世俗化路径。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例子: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绯闻。
仔细看“王母娘娘”这个名称,你可能会觉得不太对劲,她不像玉帝的配偶,更像玉帝的母亲。作者解释,玉帝和王母来自两个不同的系统,玉帝跟道教有关,而王母出自上古神话,两人本没关系,那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我们中国古人很可爱,喜欢成双成对,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天界,也是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想象的。玉帝虽然是三界主宰,也应该有老婆,就像人间皇帝一样,得有个主理后宫的皇后。于是,人们查阅各处传说,选来选去,西王母好像是最出色的女神仙。宋元以后,话本小说流行,神仙故事是重要题材。因此,玉帝和王母硬生生被拉在一起,变成了两口子。 
你有没有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世俗化方向的错位,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不管这个符号最初是来自复杂的哲学,还是古老的典籍,都需要满足普通民众的基本想象,而且,这个想象的逻辑得简单易懂。
我们再简单聊一位神,这位神在中国民间人气极高,他就是“土地神”,男性老者形象,慈眉善目,平易近人。不过,按照中国哲学中的阴阳理论,天为阳,地为阴,天公对地母,为什么土地神是男性呢?
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人世间乡绅文化的影响,一方土地往往由有威望的男性长者负责主持公道,于是土地神就变成老者的样子。不过,土地神一个人多孤单啊,所以老百姓张罗着给土地爷配了一位土地奶奶。 
说完符号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我们再看“从外向内”的演化,也就是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后,如何本土化?
我们拿“龙王”的例子来说。“龙王”这个名称听起来,好像是“龙中之王”的意思,尤其是受《西游记》的影响,四海龙王好像是龙族的四大家长。其实“龙王”跟我们想象中腾云驾雾的“龙”不是一回事。龙是中国本土的,而龙王来自印度。
先说龙。龙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祥瑞之一。考古发现,上古时期,北到辽宁阜新,南到江浙地区,中国多地都出现有关龙的崇拜。关于“龙”是怎么起源的,学界有一个比较主流的说法,龙这种符号是不同部族图腾融合的结果。 
而“龙王”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的形象,在印度它叫那伽(Naga),是一种人首蛇身的精怪,中文翻译为龙或龙王。在佛经中,龙王常常妨碍佛祖、佛教徒传播佛法,这时,佛教徒要么赶走龙王,要么把它们收服为护法。护法共有八部众,第一是天,第二是龙王,这八部众便统称为“天龙八部”。你看,佛教中的“龙王”,无论是外形特征,善恶形象,社会地位跟中国本土的“龙”差别非常大。 
不过,“龙王”这个符号传入中国后,就入乡随俗了。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我们从中挑选三个。这三个例子都出自明代小说《西游记》。
第一个例子是悟空寻宝。孙悟空学得一身武艺后前往东海龙宫讨要兵器。龙宫多宝这个概念就来自印度,在印度神话里,龙王那伽有宫殿,守护着众多财宝。 不过,龙住在水里,这是中国的观念。
再看第二个例子,悟空大战金翅大鹏。西行路上众多妖怪中,战斗力最高的当属金翅大鹏怪。而金翅大鹏的原型是佛教“天龙八部众”中的第六部众,名为迦楼罗,也称作伽偻达。它是一种大鸟,以龙王为食,是龙王的克星。 因为汉语词汇中没有可以意译的词,于是把它称作金翅大鹏。在中国文化中,鸟和龙原本是非常和谐的,但龙王和迦楼罗这组符号传入后,大鹏和龙之间形成对立关系。
最后再看一个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例子。红孩儿善吐三昧真火,孙悟空便求龙王降雨助阵。中国文化中,龙住在水里,但龙有降雨的本领,这是佛教的说法。另外,你是否记得,《西游记》里龙王最终拒绝了孙悟空的请求。因为龙王虽然能降雨,但需要获得上级指示后才敢办事,而且得叫来雷公、电母、风伯、云童组团干活。这也是龙王本土化的结果。农业在传统中国社会极端重要,对于农民,雨下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所以,中国人对龙王的权限进行了规范,龙王有降雨的能力,却没有下雨的决定权。 
符号本土化的案例,作者还列举了很多,比如“狮子”错位为“石狮子”也是一个代表。你有没有发现,古代建筑门口的石狮子,跟我们在动物园见到的狮子是不一样的。石狮子的造型有几处显而易见的失真,首先是嘴非常大,其次鼻子很夸张,同时尾巴很短。这是因为,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的动物,史书记载,东汉时期,西域国家开始向中国进贡狮子。狮子进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中国文化,进入神兽行列,内涵变化的同时,形象也相应错位。中国工匠在雕刻石狮子的时候,会特意融入龙、虎、麒麟、饕餮等瑞兽的特征,这才有了石狮子现在的形象。 
到这里,我们已经介绍了符号生成演化过程中的两大方式“错讹”和“错位”。回过头来想一个问题,符号到底有什么具体用处,人们愿意持续推动它演化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符号里的中国》3.第二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