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第一部分,我们先从青年遇到的教育问题出发。教育是阿德勒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他目睹了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人类的自相残杀,他立志通过教育改革来拯救人类,他甚至认为心理咨询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再教育。他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发动公立学校设立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咨询处,既为孩子和父母实施心理辅导,也为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提供训练场所。 所以,阿德勒其实也是一位教育实践者,他以学校为起点,向世界推广自己的学说。书里的青年,希望通过学校来传播和实践阿德勒的思想,与阿德勒本人的做法一脉相承,但是,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阿德勒的理念根本行不通。阿德勒提倡“不可以表扬,也不可以批评”,青年按照这样的教育方针去行动——学生考试得了满分,他不表扬;学生不做作业或者在课堂上捣乱,他也不批评,结果教室里一片混乱。他最后只能严厉批评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这样才能暂时压制住他们,维持片刻的秩序。这种“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做法,其实就是开头所说的“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有各自的课题,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干涉孩子的课题,只有在孩子发起求助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才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否则不要去指手画脚。这种主张显然违背我们的经验和常识,那么,阿德勒为什么提倡这样做呢?这就涉及教育的目的问题,阿德勒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实现“自立”。什么是“自立”?他说,自立就是脱离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中心性。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会对父母万般依赖,而人长大的过程,就是逐渐摆脱依附、实现自立的过程,这很好理解。你可能会想到,人的自立跟年龄有关,但其实它们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有的孩子年龄不大,但思想成熟,能够早早地自立;而有的成年人,反倒像个不成熟的孩子,无法摆脱对父母或配偶的依赖,这种人在今天被称为“啃老”“巨婴”“妈宝”。阿德勒认为,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实现自立,帮助的对象也包括成年人。那么,要如何帮助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他认为,尊重是教育的唯一入口。“尊重”这个词我们经常说,但不一定真的明白它的内涵。书里说,尊重不是要你对别人毕恭毕敬,而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对方具有独特的个性,然后,要努力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而非按照我们心里的标准来要求对方。不能对对方做任何否定或者强迫,而是接受并尊重对方真实的样子,守护并关心对方的尊严。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只有被充分地尊重,才能学会自我接纳,并找到“自立的勇气”。没错,自立也是需要勇气的。这是因为人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人在童年阶段,因为自身力量的弱小,会天然地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是源于生理上相对于成年人的劣势,而在长大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禀赋、家庭条件、教育环境、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有的人能逐渐摆脱自卑感,实现自立,而有的人会终生陷在自卑情结里。人只有被尊重,才能逐渐摆脱自卑,找到自立的勇气。在阿德勒看来,批评和表扬都不是尊重,这两种行为都不利于孩子实现自立。为什么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阿德勒对学生所谓“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做了细致分析。当然,有的孩子做出一些不好的或者危险的行为,可能仅仅是因为无知。比如,他们不知道在课堂上吵闹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在游乐场里推搡可能导致危险,他们并没有主观恶意。对于这些孩子,只需要正确引导即可。但有的孩子是“明知故犯”,这些孩子的心理动机就值得深入研究了,阿德勒把这些明知故犯的孩子的心理动机分为五个阶段,咱们一个个来说。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也就是想要“求表扬”,面对家长或老师,他们想要扮演“好孩子”,他们认真学习、积极表现,目的是获得表扬。而一旦他们的行为没有被表扬,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因而会很快失去积极性。第二个阶段是想要“引起关注”。既然得不到表扬,那就通过其他方式来引起关注,反正就是要让老师看到我的与众不同。哪怕是通过做一个“坏孩子”来引起注意也可以,比如上课捣乱、捉弄老师、搞恶作剧、出各种风头,还有的是故意表现得学习能力很差,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第三个阶段是“权力争斗”,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服从任何人,他们企图通过发起挑战来展开权力斗争。比如,用争吵和谩骂来挑衅父母和老师,他们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的甚至染上了抽烟、偷盗的恶习,无论大人怎么严加训斥,他们就是拒绝改变。这三个阶段的行为本质,都是希望获得尊重和爱,获得在班级共同体中的特殊地位。如果通过这三种方式,都没有实现愿望的话,他们可能就会转而“寻求憎恶”,也就是进入第四个阶段“复仇”——“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他们会故意做一些让老师讨厌的事,比如跟踪狂行为、自残行为、加入不良团伙、参与犯罪,希望通过伤害或贬损自己,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用这种方式让老师产生厌恶或者愧疚,从而达到复仇的目的。第五个阶段是“证明无能”。周围的老师、父母都劝他们好好学习,但这时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希望,不想再做任何努力,只希望身边的人什么都不要管,不要再对自己有任何期待,他们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事也不愿意去做,自暴自弃,他们要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无能。 阿德勒认为,这五种“问题行为”都源于同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要寻求归属感,想要在共同体中获得特殊的地位。好,分析完了学生的心理动机,咱们再来看看,为什么批评和表扬对这些孩子的自立都没有用?先说批评。首先,对那些因无知而犯错的孩子来说,批评显然是不公平的,正所谓“不知者不怪罪”。其次,对那些明知故犯的孩子来说,批评可能正是他们想要寻求的一种结果,他们就是希望通过被批评,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在这个共同体中是特别的一个。批评也许正符合他们的心愿,甚至他们就是想看到老师恼羞成怒的样子,他们会因此获得复仇的快感。再者,作者认为,批评和发怒是一种暴力行为,是一种身体和语言的暴力,这是一种不成熟的交流方式,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所以,当孩子遭到训斥的时候,除了会对老师产生一定的恐惧之外,他们会发现训斥自己的这个人其实并不成熟。你想想看,你会从心底里尊重一个用暴力威慑自己的、不成熟的人吗?显然不会。最后,从根本上来说,批评意味着双方权势和地位的不对等,意味着孩子处在一个从属位置,他们没有被充分尊重,这不利于他们学会自立。再重复一下前面那句话,人只有被充分尊重,才能找到自立的勇气。 好,不能批评还算比较好理解,那么,表扬总可以吧?毕竟,市面上有那么多提倡正面管教的书,都强调要多表扬孩子,阿德勒为什么说表扬也不行呢?首先,从根本上来说,表扬和批评一样,也意味着一种权力的不对等。阿德勒说,“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放弃高高在上的“法官立场”,不要去随意“裁判”孩子。 其次,他认为,表扬或者褒奖会带来竞争,竞争当然有它的作用,但是竞争会导致敌对,导致嫉妒和自卑,有竞争的地方就会产生策略,甚至滋生不正当行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用协作代替竞争,要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身处在共同体当中,建立与他人之间的友好联系,建立对共同体的归属感。 阿德勒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就是归属感。那么,要如何才能获得归属感呢?办法就是要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的地位,不要“泯然众人”,不要做“芸芸大众”,而是要成为那个“无可替代的我”,任何时候都确保自己拥有独一无二的位置,这样才会建立起不被动摇的归属感。那么,关键问题来了,要如何才能成为那个“无可替代的我”呢?注意,不是要去追求他人的表扬和赞美,因为那样对你的评判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而是要建立起一套内部自尊系统,也就是要“自立”,要有所谓的“被讨厌的勇气”。当你不再需要通过外部的表扬和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你才算真正实现了自立。好,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你可能已经发现,咱们走过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阿德勒从教育问题出发,说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自立,它的唯一实现途径就是尊重孩子;他分析了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种种动机,得出老师既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孩子,因为批评和表扬都不是尊重,而没有尊重,就没有孩子的真正自立,也就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幸福的勇气》2.第一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幸福的勇气》2.第一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