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脑科学》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总结一下,第一部分,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如何“记得多”。由于海马体通常只允许那些对生存比较重要的信息被存入我们的长期记忆。因此,想要记住更多考试知识,我们需要把同一个知识反复输入大脑,让海马体误以为它很重要。这个过程叫做“反复训练”。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四个能够提升训练效率的工具:θ波、杏仁核、“关联”以及“知识输出”。
第二部分,我们讨论了如何“记得准”。由于人脑中的神经突触可以自由调整它所传递的信息量,所以人脑的记忆,天生就具有模糊性。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分步骤、逐步细化的记忆方式,提升学习效率,推动记忆从模糊走向准确。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书中那些帮我们提升记忆效率的具体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我们从生物演化的角度,重新认识大脑的记忆规则。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大脑其实很像是生活在我们体内的一个朋友,有着自己的脾气秉性、行事原则、长处短处。而这位朋友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背后有着至少2亿年的漫长演化历程。
你看,最早、最原始的脑,是出现在虫子这类微小动物身上的;之后随着动物的演化,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体积逐渐增大,最终才进化成人脑。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要追溯人脑的起源,至少应该要回溯到哺乳类动物诞生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两亿年前。因为哺乳类动物出现后,海马体才演变成了现在的形态。
而纵观人类本身的演化历史,从人类出现高度文明至今,仅仅过去了 1 万年左右;考试的出现,更是最近一两千年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大脑不喜欢、不擅长集中记忆这些考试知识,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应付考试”这项功能对于两亿岁的大脑来说,实在是太新太新的一个需求了,它还没来得及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需求呢。
因此,可以说,在学习或备考这类事情上,“你有你的计划,大脑另有计划”。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让大脑帮助自己实现学习或备考目标,就必须去了解它的脾气秉性,了解它所遵循的那一套记忆规则,以及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记忆规则,提升记忆效率。而这也正是《考试脑科学》这本书努力带我们去做的事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