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第一部分我们说了,王先生认为,天才、大师不是偶然出现的,他们往往是成群地来,如果用观风的思维来看这个现象,我们就能明白一个道理: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对思想的原创力来说至关重要。以此类推,今天全世界的人文学科普遍面临困境,大师少见、创见不足,也跟文化、社会环境有关。第二部分,我们就来讲讲这个问题。人文学科为什么有危机?最常见的看法是,人文学科没用了,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近几年的调查显示,中国00后的高中生,只有四成想学文科。很多家长反对孩子学文,尤其不愿意孩子学文史哲这种传统文科,因为这些专业学不到技术,也不好找工作。但是,王先生认为,恰恰相反,人文学科比起科学,往往具有优先性。科技只有注入文化特色,才有更好的发展。凡是涉及市场、涉及消费的部分都与人文内涵有关,例如包括Facebook在内的许多新发展,背后都有强大的人文需求。如果对某个地方的历史传统、美感、社会心理了解不深,就很难把商品销售到那些地方。如果对美没有感觉,在许多高度竞争性的商品(例如手机),就不可能赢得市场。事实上,人文常常是引导、刺激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类历史上许多有创新性的探索是人文的兴趣与要求促动的。但今天的人们,往往没看到这一点。不仅如此,王先生说,人文学科真正的危机,是它正在失去自我。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用到观风的思维了。当代学术的趋势,是什么都要用客观的指标来衡量。王先生在管理中看到了太多的指标,比如评价论文的SCI、SSCI,评价大学的大学排名,等等。SCI是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SCI是社科的索引,它也是从SCI延伸出来的。如果拿这个体系来衡量所有的学科,尤其不那么客观的人文学科,我们的知识系统就会越来越单一,很多精神的、伦理的、多元的东西,就会被轻视、被放弃。大学排名也一样。各个大学都加入排名这个竞争中,学校领导自然会重视那些能提升排名的学科,能加分的研究成果,老师、学生也一样。很多暂时看来没用的研究,就拿不到经费和资源。结果就是,在做研究之前,这个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向的价值已经有了定论。但是,你想想,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如果未来的学术成果都在计划之内、意料之中,这些研究的突破性大概也不会太大吧。指标化本身不是坏事,王先生也并不反对学校管理用到各种指标。毕竟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我们不可能原样描述它,一定要借助指标。但是,指标有好处,也有弊端。一旦你用指标描述了一些东西,就一定会忽略掉另一些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时间。真实的时间是连贯的,不间断的,但是我们在描述时间的时候,一定得把它划分成一个个点,哪怕精确到毫秒,它也不再是完整的时间本身了,对吧。今天,各个大学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专门开过学术会议讨论过。但是,想要改变现状,肯定不是说我们就不要指标了。王先生说,人文学科也该有学术标准,只是不应该都照搬科学的标准,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机制。你可能会说,既然现在讨论、反思这些问题的声音也不少啊,为什么还是很难改变现状呢?王先生认为,这是因为这个现象背后,还有更大的风在推动。大学为什么会重视指标?因为百年来,学术的方向就是要科学化,科学化就得计量化,计量化就得有指标啊。过去,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人文学科的天下。科举考试考的是写文章吧;西方古代的学校里,主要学的是文史哲。文理分科是工业革命之后才有的事情。理科、科学家这些概念一开始就是为了跟人文学科对立才出现的, 从人文学科里独立出来的科学,慢慢占了上风,它引领了新的学术方向,主导着评判学术的标准。这就带来了指标化、专业化等等我们可以看到的趋势。但是人文的逻辑跟理工科是不一样的。如果人文学科都跟科学一样,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专业,就必然就会离现实越来越远。普通人也就越来越搞不懂人文学科到底在研究什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文学科越来越没有自我了。所以,在王先生看来,问题不只是人文学科的危机,而是科学化、计量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暴露出了它深层的问题,这是整体学术的困境。王先生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个美国朋友是一位化学家,专门研究醣科学。这个领域过去非常冷门,这位朋友也经常申请不到经费,做研究困难重重。到了2006年,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定序,人们对醣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醣科学一下子就热起来了,变得潜力无限。可是,如果没有像他朋友那样烧冷灶的科学家,醣科学可能就根本不上基因研究的脚步。今天的大学里,不只人文学科,还有很多像当年的醣科学这样的研究领域,都因为计量化、指标化得不到发展。在王先生看来,这个趋势真正的可怕不在于我们错过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可能会错过了什么。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3.第二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3.第二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