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退却》读后感

《大象的退却》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一、大象的退却,看大象的生存空间是如何一步步被压缩的。二、森林砍伐,看古代的滥砍滥伐现象,以及古人的森林保护意识。三、水利工程,看古人如何维持一个水利灌溉系统的有效性,“技术锁定”是如何出现的。四、中国古人的环境观,看“风水”和“天人感应”思想如何影响统治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

《大象的退却》 内容简介

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汉人在贵州苗族家园的拓殖、遵化人长寿之谜、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等12章。

大象的退却读书笔记

《大象的退却》 作者简介

伊懋可(Hark Elvin),1938年生于英国剑桥,剑桥大学毕业,1990年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中国史教授,曾在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师和海德堡大学任教,在哈佛大学做过访问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的模式》《另一种历史:从一个欧洲人的视角论中国》《华人世界变化多端的故事》,合编了《中国文化图集》《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还发表了署名为约翰·达顿的小说《圣伊莱斯集市》和《虎岛》。

《大象的退却》 阅读收获

1.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认为要尊重自然,认识到人无法再造自然;另一方面,他们驯化、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在前现代几乎独步世界。
2.技术锁定,是指原有的不那么好的技术,因为确立的时间比较早而具有优势,因此继续占据支配地位。
3.“天人感应”把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观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把钥匙。

《大象的退却》 思维导图

大象的退却思维导图

赞(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