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退却》4.第三部分

《大象的退却》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说完森林砍伐,第三部分,我们再来说说水利系统的“技术锁定”。
在中国人口稠密的地区,水利一直占据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的核心位置。作者说,以古代标准来看,中国的水利是成功的,也是持续的,但最终的代价很高,水利系统的维护需要持续、昂贵的投入。人工水利系统或多或少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受到降雨、洪水、植被、盐碱化、海水侵袭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水利系统需要在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平衡。
我们现在看杭州湾,看宁波,这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但这一地区,有一个持续千年的大工程,那就是海塘建设。至少从唐代开始,江苏和浙江的海塘工程,就保护着这里的土地免遭盐碱化的侵蚀,保护溪流免遭海洋的侵蚀。有关海塘,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水经》,说汉代有一个地方官,想在今天杭州的东面修筑一条堤防,以防海水内灌。于是他到处宣扬,谁要是能挑一石土到海边,就给钱一千。这可是个大价钱,附近的地方百姓闻讯后,纷纷挑着土来了。结果,老百姓都上了当,把土挑来之后,官府没给钱。这个故事的真假难以考证,但它说明了此后海塘工程的难点——劳力、财力、物力以及管理技巧。
浙江上虞县县志中记载了1347年,重建一段海塘,需要先埋下木桩,再用石头加固。这一段海塘有十多米厚,两米多高,全长大约是6公里,需要大约63000根木头和将近3.7万立方米的石料。这种结构比之前的土木混合海塘更加稳固,土木海塘每三年就要加固一次,用石头垒建的海塘节省了以后的劳力,但对木料和石料的消耗更大。
长江三角洲南部的华亭县县志,记述了19世纪末期修海塘时的工作场景,说,这一次筑塘,总在三伏天,“炎暑蒸灼,日晒夜露,中暑者死于塘下,不知有多少人。”当时正是农忙时节,如果不能参与海塘工程,忙活自己家的农活儿,就要每亩地交三四百文钱,称之为“买闲”。后人推断,工程中大量劳工死亡,可能是霍乱导致的,工地上的工人多,糟糕的卫生条件和住宿条件,可能促进了流行病的传播。
作者在讨论中国古代水利经济时,用了一个经济学术语叫“技术锁定”。技术锁定,是指原有的不那么好的技术,因为确立的时间比较早而具有优势,因此继续占据支配地位。作者说,到18世纪和19世纪,中国的水利就陷入“技术锁定”状态。还是以海塘为例,杭州湾南岸在唐代就被长达500多里的海塘包围,在13世纪初,开始修建新海塘,到明代,旧有的堤坝渐渐用石头取代了原先的夯土,修筑这些海塘的目的就是为了储存淡水灌溉农田,养活更多的人。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海塘的建设也得到全面提升。康乾盛世之时,最为坚固的鱼鳞石塘开始兴建。杭州到海宁之间,总共修建了大约45公里的鱼鳞石塘。鱼鳞石塘的体系完成之后,仁和、海宁等地的海患减少。史书记载,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到了海宁县,就是为了海塘事务,他自己写过诗,“如杭第一要,筹莫海塘澜”,到杭州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划海塘建设。
海塘建成,就可以有良田万亩,可以有制盐业、渔业,还可以种桑树。但水利工程很难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1537年,明代嘉靖十六年,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三江闸,有了水闸,高峰时的水流,就可以由一种可控制的系统拦截下来。但1578年,三江闸大修,维修费用就花去建闸费用的60%,1678年,朝廷筹措军饷,三江闸维护费用减半,结果绍兴财政就出现大量赤字。1854年,三江闸文献出版,记录了这一工程维修和维护的历史。
伊懋可总结水利工程说,一种水利技术,在上古、中古甚至帝国晚期曾给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但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束缚,阻碍了经济结构的变革。一种非凡的前现代科技已经黔驴技穷,因为水文系统不断摆脱自诩为主人的人类的掌控,逐渐干涸、淤塞,抑或泛滥、改道,这些情况耗尽了资源。没有哪个社会像中国这样,不遗余力地大规模重塑自己的水利景观,但是,长期与环境搏斗,却把从前的某种力量变成了虚弱的根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大象的退却》4.第三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