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开始》3.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变化中

《第五次开始》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说完人类演化过程中的根本动力是“不变”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变”的部分。

作者说,世界万物皆不可能永恒,人类社会也并非静态。乍一听,好像没什么稀奇的,毕竟我们都学过唯物史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变化本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五次开始读书笔记

那作者为啥还要强调这个“变”呢?这是因为他发现,我们很多人经常会不自觉地用静态视角看待历史。比方说,在众多描述未来的科幻电影中,未来世界虽然技术更加发达,但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依然难以得到治理,战争和恐怖主义依旧肆虐,好像今天解决不了的问题,未来依然解决不了,社会的变化充其量是技术层面的进步,社会的本质依旧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你看,虽然我们都知道世界是变化的,但一旦涉及人类的历史,我们就很容易陷入一种静态的视角。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看待历史的方式不够宏观,我们学习了解的历史,大多是国家这种组织形式诞生之后的政治社会史,不管是三皇五帝,还是唐宋明清,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都发生在第四次开始,也就是国家出现之后,所以,很容易把从过去三五千年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

这有点像我们在一片森林里发现了一棵松树,特别仔细地研究了它的生长规律,发现松树会结出松果,然后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片森林里的所有树木肯定都会结出松果。但很显然,这种观点只看到局部的细节,而忽视了历史整体的动态变化。

比如,我们谈起“国家”这个概念时,总会有一种感觉,认为国家就应该存在于地球之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和边界,每个国家也都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这些说法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认同,但问题在于,国家的存在真的是自古如此且理所应当的吗?

作者告诉我们,相比于人类的全部历史,国家只是一种刚刚出现的新兴发明而已。不管是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还是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听到“国家”这个概念,肯定都会觉得莫名其妙。而且,我们今天的“主权国家”概念其实更年轻,它只能追溯到1648年欧洲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期,在此之前,国家和主权的概念并不像今天这样具体而神圣。

所以,如果我们能跳脱出人类近几千年的短暂历史,用考古学的宏观视角审视人类发展,就能不再拘泥于“树木”的细节,而能捕捉到“森林”的全貌。作者通过回顾人类600万年以来的历史,提出了他的观点,认为世界万物皆不可能永恒,人类社会一直都处在变化之中。

在1.5万年前,几乎所有人都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从5000年前开始,农民逐渐占据了人类的绝大多数。而今天,狩猎采集者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农民的数量也大幅下降,全人类里只有很小一部分人直接投身于食物生产。我们今天的复杂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们完全无法想象的,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认为人类社会是静态的呢?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说人类社会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更多地是在说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在不断变化,而不是单纯地强调技术的动态进步。因为自从人类学会使用工具之后,技术其实一直都在不断进步,但决定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而是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举个例子,好比真正能决定人类命运的,不是制造原子弹的技术有多高,而是人类对待其他群体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使用原子弹的方式。在作者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是动态的,关键在于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在不断变化。

如果我们回顾前四次开始,就能发现这几次转折,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地为人类带来新的自我组织方式。在第一次开始时,古人类很可能采用的是对偶制的组织方式,比如一对男女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分享食物、养育后代,这种组织方式脱胎于动物界,也最为原始;第二次开始之后,古人类拥有了文化,新的组织方式随之而来,人们学会了在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群体中合作与共享;第三次开始,农业出现,社会中出现了群体之间的联盟和竞争;第四次开始之后,国家登上历史舞台,阶级社会、贫富差距、有组织的战争和贸易纷纷出现,这些组织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因为从古至今,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一直在变,所以作者才得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皆不可能永恒,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第五次开始》3.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变化中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