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开始》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第一部分,我们先聚焦于人类演化的第一个规律,说说为什么驱动演化的根本动力是“不变”的。
自人类的直接祖先乍得沙赫人和图根原人诞生以来,在600万年时间里,人类从生活在树上的灵长类动物,逐渐演化为会使用工具的原始人类,再到拥有文化、懂得种植和畜牧、建立起国家政权的现代人类。回顾这段历史,好像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但你有没有考虑过,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经历了这种演化?驱动这些转变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呢?
一开始,原始人并没有使用石器的意图,古代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人们,也没有什么种地、养牛的想法,但这些事情都发生了,要想弄清楚背后的驱动力,我们还得从古代人类生活的场景中寻找答案。
对任何生物来说,生存的第一要务都是有效地获取食物,躲避天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同物种选择了不同的演化路径。原始人类在面对生存压力时,逐渐演化出直立行走的能力,直立行走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够到更高处的食物,更早地发现远处的危险,等等。同时,这种转变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解放了人类祖先的双手,手空了出来,就为接下来使用工具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石器化石,出现在大约330万年前,对石器工具的使用,为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很多便利。他们可以用石器从动物身上切割肉类,制造用于挖掘植物根茎的工具,或者加工简单的石制武器,用来狩猎小型动物。在工具的帮助下,一部分古人类能从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能量,战胜不使用工具的邻居们,最终掌握技术的古人类取代了其他古人类。这个过程,正是作者所宣称的第一次开始,也就是技术的开始。
这个过程中的逻辑并不复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物种都有不断繁衍增殖的倾向,人口增殖会让生存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一来,能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的人群,就能从进化中脱颖而出。在人类的第一次开始中,竞争加剧的结果,就是技术在古人类群体中全面普及。所以,可以从中得出结论:驱动人类第一次开始的根本动力,是人口增殖带来的竞争加剧。
同理,驱动后面几次开始的根本动力也都是一样的。
大约20万年前到5万年前,古人类逐渐演化出更复杂的神经系统,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最终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文化能力,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开始。文化可以创造社会集体,让共享同一套世界观的人走到一起,通过这种方式,社会个体间的合作成本就能大大降低,从而实现共赢。就这样,在人口增殖的压力下,拥有文化的古人类群体,就会自然地战胜缺少文化能力的对手。
到一万多年以前,又一次转折出现了。近东地区出现了栽培的大麦和小麦,中国华北地区出现了粟,华南和东南亚出现了水稻,墨西哥出现了玉米和南瓜,全球各地陆续开启了种植农作物的进程。与此同时,狗、牛、绵羊、山羊、猪和马这些动物也陆续被驯化,农业出现在世界各地,标志着第三次开始的到来。
农业出现之前,古人类一直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谁也没想着有朝一日会成为农民。虽然有些古代人类可能出于偶然,发现野生的原始作物能结下可供食用的种子,但原始作物的产量一般极低,比如,原始玉米的个头可能比你的小拇指还小,所以并不能成为人们食谱中的主要选择,但这时候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
在过去的几万年时间里,具有文化能力的人类陆续散布到全世界,他们走出非洲,先后到达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占领每一片可供生存的土地。人口越来越多,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没有新的土地可供迁徙时,人们就会发现,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其他人生存。因为贸然进入别人的领地具有很高风险,所以,定居在一个地方就成为古人类最合理的选择。
一旦定居,当地的猎物和可供采集的果实迟早会被消耗完,这就意味着原来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无法继续维持。在人口持续增殖的压力下,古人类就不得不提升农作物在食谱中的份额,就这样,农业开始生根发芽。从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世界各地逐渐从狩猎采集社会转变为农业社会。
人口增殖导致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让人口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先是聚集成小的部落和酋邦,后来最富庶的农业地区,比如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地区,最先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国家,这是人类的第四次开始。
相比于其他的人类组织,国家有能力统筹开展更加宏大的公共项目,比如在干旱地带实施灌溉工程,在山地区域削山填沟开辟耕地等等,这些项目都提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使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时,国家更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也带来了社会分工的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文化、交通的持续发展。相比之下,酋邦和部落在国家这种组织形式面前显得格外脆弱,最终都被国家所取代。
站在今天回顾过去不难发现,驱动人类不断演化,让技术、文化、农业和国家陆续出现的力量一直不曾改变,那就是人口增殖带来的竞争加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