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3.第二部分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刚才,我们了解了北宋初年宋辽双方的战略态势,幽云十六州对于双方的重要性,以及宋太宗上台之后,对北宋军事体系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次北伐的大致经过,看作者曾瑞龙是如何复盘,利用现代军事研究成果,来总结北伐失败原因的。
公元979年5月,在灭亡了北汉之后,赵光义直接挥军北上,自指幽州。宋代的幽州,故址在今天北京大兴县西南部广安门附近。宋太宗这个大胆举动,就是想兵贵神速,打辽国一个猝不及防。
6月23日凌晨,宋太宗率军抵达了幽州城下,兵力大约是十万。当天,宋太宗就亲率禁军在城北和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统军使萧讨古两支敌军,进行了第一次野战。辽军寡不敌众,被迫入城固守。
由于宋军行动迅速,直到此时,辽军才得知宋军进入幽燕地区,仓促之间,难以组织大规模增援,所以只能依靠驻军死守。直到25日,辽国后续援军才陆续到达,最先来的耶律学古部,冲破了宋军防御圈,进城增援。后续的耶律沙,耶律斜轸,萧干等部,只能在城外扎营,准备与幽州的守军里应外合。
此时,作战态势对宋军是有利的。首先宋军初战小胜,又让辽国援军的大部分不能进城,只能在外围观望。另外,幽州附近原属辽国的中原居民,也开始牵牛担酒,犒劳宋军,幽州变成了一座宋军围困下的孤城。 
但是,胜负的天平在一夜之间倾斜:7月6日,幽州外围的辽国援军和围城宋军在幽州西北的高粱河。也就是今天的西直门外会战,宋太宗亲临前线指挥,结果宋军大败。这场失败,在宋代史学著作里,提得非常含糊,只是说宋太宗率军围困幽州,久攻不下,军士疲惫,太宗又恐怕辽国不断添兵救援,所以主动下令,班师回朝。
而反过来,在辽国这边的史书,比如《辽史》里,对高粱河之战就写的比较详细,而且很不留情面:说7月6日,辽军大将耶律沙和宋军大战于高粱河,另外两名辽国大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出奇兵,从宋军侧面实施突击,导致宋军大败,宋太宗抛弃部下独自逃跑。这一跑,导致第二天宋军各部由于失去主帅,群龙无首,在辽军的铁骑冲击下,伤亡惨重。 
曾瑞龙分析说,失败的责任,主要在宋太宗:他不等其他部队汇合,就率领亲军和辽军进行会战,原本的预备队被用来攻城,,也没有布置失败后的预案。导致原本可以前来支援的预备队,也就是距离宋太宗亲军最近的曹翰,米信两支部队,在幽州东南,距离战场有十几里远,没法赶来,让宋太宗一支孤军,被辽军多路夹击,先胜后败。这一场败仗有点像拿破仑在滑铁卢,本来自己占据上风,结果在战役快结束时,防守方从侧翼杀出一支生力军来,瞬间改变局势。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辽军对宋军有生力量的杀伤,似乎没有宣称的那么大,因为几个月后的满城会战,北宋又能轻松投入八万大军,可见主力还在。
不过,这场遭遇战的失败对宋军精神和战斗意志上的打击,就非常严重。“恐辽症”,开始在宋太宗和宋军将士们心里逐渐形成。一个例证就是,自从高粱河之战后,宋太宗本人再也没有亲自上前线,而且对于麾下将领的约束却越来越强,不肯下放作战权,还要从远方遥控,间接干预将领们的前线指挥。这些举措,为北宋军事制度日后的僵化和失灵,开了一个坏头。
高粱河之战后,宋辽两国维持了大概6年的和平,北宋没有进行任何主动出击的军事行动。但是,在公元986年,宋太宗拍板,决定再一次进军幽燕地区。
这中间六年发生了什么?从现存史料看,北宋朝廷内部在和战之间,游移不定。反对开战的,是北宋朝廷里的一部分士大夫官僚。他们感觉打仗是件非常危险,不划算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隋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唐朝之所以藩镇割据,就是因为一味地对外开疆拓土。开疆拓土必然导致民生凋敝,也会导致将领拥兵自重,变成对中央政府的威胁。所以田锡,吕蒙正,赵普等文官,就劝说太宗,不要再对辽用兵了,小心重蹈隋炀帝,唐玄宗的覆辙。 
但宋太宗依旧不那么看。曾瑞龙总结了几个宋太宗坚持要打的理由:首先,他必须完成收复幽燕的壮举,完成统一,来证明自己继承了哥哥赵匡胤的遗志,甚至有所超越。第二还是在垂涎幽燕地区能够带来的军事地理优势。第三,在979年之后,宋军又和辽军打了满城之战等6次会战,宋军4胜2负,战绩并不坏。所以宋太宗和手下的将领也觉得,高粱河大败,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第四个因素,是辽军作战有个特点,“寒而弥坚”,也就是说,以骑兵为主,常年生活在北方的辽军喜欢在冬天作战,讨厌潮湿炎热的夏天。宋军如果抓住敌人这个弱点,胜算应该会大。  
公元982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宋太宗曾经派派使臣前往祝贺,顺便谈判,但和谈没有取得进展。所以,第二次北伐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启动,史称“雍熙北伐”
这一次,宋太宗觉得,应该吸取高粱河战役孤军深入的教训,所以作战计划就该全面稳妥。但是,雍熙北伐依旧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
在这里,曾瑞龙援引了利德尔·哈特等近代军事思想家的学说,来剖析这个宋太宗的战略布置和指挥。
哈特有个观点,即使是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合理的战略构思,在落地执行中,也会因为各种意外,或者临场操作导致失败。曾瑞龙在这里还强调了一点更:如果用现代战略眼光仔细拆解的话,宋太宗的作战计划是有问题的。
由于史料的缺乏,“雍熙北伐”的作战计划只有只鳞片爪存留下来。大体上说,宋太宗的如意算盘是,吸取上次北伐轻率冒进的教训,来个稳扎稳打。两路大军分进合击,声东击西。东路军正面进攻幽州,吸引契丹的注意力,然后西路军穿过太行山燕山山脉,收复所谓的山后地区,也就是今天晋北高原大同一带,然后直抵幽州西北,与东路军实现对幽州的南北夹击。
听起来很完美是不是?但是曾瑞龙说,这个作战计划有严重的缺陷。
宋太宗设立西路军的目的,是为了切断幽州和辽国后方的联系。但问题在于,辽军增援幽州的主要路线,不在山后地区,而是在辽东方向,山海关一带。所以说,即使宋军进入山后地区,完成对幽州的夹击,但既不能阻挡辽军继续增援幽州,也不能阻挡辽军战败后,向辽东方向撤退。
另外,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多路大军之间的呼应配合始终是个大问题,一旦沟通不畅就会出现被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危险。 
同时,祖籍幽州的宰相宋琪,因为对故乡的地形比较熟悉,提出了一个简单直接的替代作战方案:不分兵,集结一个兵力占压倒性优势的重兵集团,从中央山地突破,来抵消辽国重骑兵的冲击优势。具体进军路线是,以易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易县作为前进基地,沿着吕梁山脉向东北方向攻击前进,一旦辽国骑兵来突袭,立刻上山构筑防御阵地,直到抵达幽州城西。然后,派出军队挖开桑干河,利用河水在幽州北部造成一道沼泽屏障,防止辽国援军逼近,这样能够为宋军争取10到15天宝贵的时间,来攻克幽州。 
这个作战计划用现代军事眼光来看,确实比宋太宗的强:手段和目的比较一致,以攻略幽州为唯一目标,整个行动都紧密围绕攻略幽州展开,处处针对契丹骑兵的冲击优势,比较有的放矢。但很遗憾,宋太宗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986年3月初,“雍熙北伐”正式启动,宋军分三路出动,初期依旧是节节胜利:西路军由潘美指挥,这一路从雁门关出发,连克寰州,朔州。东路军曹彬部也接连拿下了歧沟,固安,涿州。中路宋军,在田重进率领下,从河北涞源向北进攻,也打了胜仗,生擒辽军猛将大鹏翼,斩首数千。
不过,辽军虽然初期被动挨打,但是宋太宗作战计划的弊端开始显现,三路宋军步调不一,前进速度过慢,辽军的增援部队开始从辽东,源源不断向幽州地区进发。
4月初,辽圣宗已经亲率御营禁卫军,到达幽州的外围。在新城,宋军和辽军进行了激烈的野战:双方射出的弩箭遮天蔽日,宋军大将米信手持大刀,会同援军李继宣部,与辽军进行了短兵肉搏,杀死辽军超过千人。但米信部下的精锐部队龙卫卒,三百多人,也大部分战死。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
正在战局相持不下的时候,东路军曹彬这一路,出事儿了。这是因为曹彬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有困难。曹彬就命令,全军退却到雄州,就是保定附近的雄县,先补充物资,再北上攻击。然而退兵路上,宋太宗的手令就来了,说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岂能轻易退却?曹彬手下的各军将领也闹起来了,说我们就等着打胜仗立功呢,你随便退兵,岂有此理。
这个时候,曹彬不善于临场指挥,意志薄弱的缺点就暴露了:他屈从于圣旨,和部下的意见,掉过头来,向涿州继续进军。不过这个时候,辽国军队以骑兵为主,机动性优越的长处就体现出来了。在前往涿州的进军路线上,辽军各部已经赶到,宋军一边攻击一边前进,20多天才赶到涿州,结果粮草用尽,四面被围,曹彬被迫第二次退兵。结果在退却时,在涿州西南的歧沟关,被辽军赶上,宋军人马互相践踏,死伤惨重。于是,宋太宗的信心一夜之间消失,命令各路宋军立刻退兵。到了7月,原本收复的山后地区重新被辽国占领,雍熙北伐宣告结束,从此,北宋对辽的军事外交政策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和平与防御时代。 
曾瑞龙点评说,第二次北伐,如果纯粹求稳妥,就应该以西路军为主力。在夺取山后地区之后,立刻停止攻势,转入长期防御,把这块地方建设成为从侧翼威胁幽州的基地和桥头堡,等待双方军事实力进一步此消彼长的时候,再做行动。反过来说,如果纯粹以夺取幽州为目标,则应该采用宋琪的战略,大军长驱直入,在辽军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就夺取幽州。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3.第二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