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首先,作者曾瑞龙在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宋代国势不如汉唐,是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的直接后果。 在历代史学研究家中,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这两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宋朝自建立开始,它的军队就不能打,战斗力疲软。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宋代军队“不能打”的毛病呢?历代学者,甚至网络上的历史爱好者,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搞杯酒释兵权,让一大批开国名将解甲归田,不再领兵出征。再比如,北宋后来又通过搞枢密院制度,把调兵权和指挥权分开,搞的将士之间彼此不熟悉。还有的研究者说,宋初的疆域版图基本来自后周,失去了陇右,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这个优良战马的产地,导致宋代始终没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来和草原骑马民族抗衡,诸如此类。
不过,曾瑞龙说了,自己并不满意这样的解释,因为它们都是一种“单一原因决定论”。和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一样,建立之初的北宋,统一过程中培养的尚武精神,还没有丧失;那些在统一大业中,身经百战的强兵悍卒也在。那些能征惯战的开国名将,虽然在杯酒释兵权行动中退隐了一批,但依旧还有很多活跃在军事指挥第一线。不仅如此,历史学家眼中,那些削弱了宋军战斗力的制度。在宋太宗两次北伐的时候,要么还没有创立,要么刚刚建立,还来不及发挥影响。如果我们还满足于那些传统的解释,就无法自圆其说。
所以,曾瑞龙在这本书一开头,就独辟蹊径,从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大战略角度,来分析宋太宗启动北伐的原因。
幽云十六州,囊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和山西省的北部。幽云十六州的北部,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一线。两座山脉犹如相连的城墙,屹立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势险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军事防线。这在生产力低下,军事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无疑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侵袭的天险。
不仅如此,幽云十六州的中部,有两条奔流的大河:桑干河、拒马河。进攻的骑兵在这里行动缓慢,防御方还可以利用河流水系运送后勤补给物资。所以说,幽云十六州地区横贯交错的河流体系,形成了防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第二道天然防线。
在唐朝,这一块军事要地,被称为卢龙镇和振武镇,是唐朝北部边境两个节度使管辖的地区。不过,在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卢龙和振武镇就被契丹人建立的北方草原帝国,辽国,给占领了。
所以说,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但有军事防御和经济上的考虑,更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对于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北宋来说,如果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就等于宣告,自己才是天命所归,能够把整个华夏地区都纳入版图的大一统王朝,恢复了盛唐时代的荣光。
然而,北宋建立时的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射猎为生的游牧民族。在五代十国时期,它收容了大批因战乱而前来投奔的中原,女真人口,利用这些人口开垦耕地,建造城市,发展手工业和贸易,国力大大增强。对于辽国来说,幽云十六州战略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更是南下侵略的桥头堡。但后周的周世宗柴荣,却在959年出兵收复了十六州中的瀛洲,莫州两地。从此,辽国和南方的中原王朝,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剑拔弩张,冲突升级的态势,双方边境将领都曾不断出兵越境,进行小规模骚扰攻击和掠夺。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北宋这一边。总体来说,从960年到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他在宋辽边界,采取的是一种弹性防御的战略。这是因为,整个南方的割据势力还没有消灭,根据北宋开国大战略,收复幽云十六州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所以,赵匡胤任命李汉超,贺惟忠等名将,让他们带兵分别驻守在紧贴幽云十六州的瀛洲,莫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任丘,河间等地,防御辽军南下,但是不主动出击。
曾瑞龙分析说,宋太祖时期之所以没有急于对辽国用兵,反映的是文人官僚坚持的“内政主导论”:刚刚统一的北宋民生凋敝,经济低迷,必须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等到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超越辽国之后,再以雄厚的经济实力转化为作战实力,开启北伐。
公元974年,北宋和辽国在雄州议和。但是,脆弱的和平只维持了几年。这是因为976年,发生“烛影斧声”事件,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暴死,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这就造成了一种什么局势呢?
曾瑞龙总结说,宋太宗明白,自己夺取皇位的手段不清不楚,遭受非议的程度,比起哥哥赵匡胤,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对于赵光义来说,他迫切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和继位的合法性。南方的割据势力已经打完了,所以只能在北部边疆动手。辽国这个敌人,对于北宋军队来说,无疑更强大,不过一旦打赢,给宋太宗带来的光环也更显赫。
从表面上看,北宋军事力量是优于辽国的:宋太祖末年,北宋的中央禁军兵力高达19万3000,地方厢军37万8000,可以用来参加对辽作战的兵力高达15到20万。而同时代辽国能够动员的有效战斗部队,大概是10万人左右。
另外一个让宋太宗觉得辽军战斗力并没有传说中可怕的原因是,979年3月,在北宋消灭北汉的最后一战中,辽国向北汉派出了援军。结果在白马岭,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阳曲县附近和宋军遭遇,爆发了一场大规模遭遇战。结果呢,是辽军惨败,统军大将耶律敌烈等五员辽国上将,都在这一战中死于非命。
这一战刺激了宋太宗的野心,他觉得,辽军战斗力不过如此,辽国出兵援助北汉,违背了974年的雄州和议,那北宋大军直接进军幽云十六州,就是名正言顺。
另外,在围攻北汉首府太原的战斗中,北宋军队士气旺盛。比如,一个叫荆嗣的军官,身先士卒,奋勇登城,被打碎两颗牙齿,一只手中了炮石,两小腿都中箭。依旧是死战不退,亲手击毙了好几个敌人,才被战友从火线上抢下来。宋太宗自己为了鼓励士气,也顶盔贯甲,亲临一线,士兵们是倍感振奋。这一切都让赵光义觉得,军心可用,和辽国摊牌,彻底完成统一大业的机会到了。
确实,这个时候的北宋军队,战斗力确实处于一个峰值阶段。作者曾瑞龙分析说,北宋初年的军队,沿袭了唐末和五代以来军阀部队的传统,就是好勇斗狠。很多五代十国到北宋时代的知名领兵大将,都是胡汉混血后裔,以勇武果敢为荣,主张在野外机动作战中,捕捉敌军主力,实施决战,迅速获取胜利。北宋大将王全斌灭后蜀,只用了66天,就是这种速战速决战略的最好体现。
然而,如果从事后检讨,就会发现,北宋军队内部,隐患已经诞生。首先,赵光义继位后,需要一批自己的亲信将领。选拔的标准呢,就是能够严格执行自己的决策,守纪律,不讲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恪守儒家忠君思想的人。曾瑞龙就举了曹彬作为例子。曹彬这员大将,待人宽厚,廉洁自律,更像二战中的美国五星上将,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是个出色的组织和协调大师。但是,曹彬为人谨小慎微,过分听话,而且作战指挥风格太保守,不敢冒险,这就为宋军之后的失败打下了伏笔。
其次,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个人的统治,方便指挥军队,逐渐开始强调军队的组织纪律性。这就给宋军带来什么变化呢?首先,是皇帝个人不断干预作战,从大的战略布置,到具体战斗指挥的细节,都要过问。其次,是开始强调野战中的阵型。由于缺乏骑兵,北宋军队习惯的作战方式,就是战斗中要保持一个密集稳定的队形,也就是所谓的“阵”。然后,用盾牌,长枪,大刀和弓弩等远射兵器相结合,防止对方骑兵突破,打坚决的防守反击。但是,过度拘泥于阵型,让宋军的战场临阵应变能力,迅速弱化,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2.第一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2.第一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