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名史》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到这里,我们讨论的一直是普通人的姓名。最后我们特别关注一下一些特殊人物的称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名字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被紧密地缝合在文化体系里。有一类人物,特别值得关注,这就是皇帝。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到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皇帝不过130人,即使把自立为王的情况也算上,也不超过1000人。这些人人数虽少,但影响力巨大。所以,他们的称号也很不一样。皇帝的称号,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庙号、年号、尊号和谥号。其中,前三个是皇帝专属。什么是庙号呢?简单说,就是皇帝死后,后人在太庙中祭祀他的时候,对他的称呼。因为是后人祭祀用的,所以我们只要看到“某某祖”“某某宗”字样,几乎可以确定是庙号。比如,汉高祖、唐太宗、元世祖、明武宗。什么是年号呢?顾名思义,年号是用来纪年用的。一位新的皇帝继位后,就要换一个新的年号。比如,我们现在常说的“贞观”就是唐太宗的年号,“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一位皇帝可能有多个年号,但到明清时期,一位皇帝习惯只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习惯用年号来指代明清皇帝,比如我们用“永乐”指代明成祖朱棣,用“康熙”指代清圣祖玄烨。与庙号、年号相比,尊号的名气不是很大。尊号,很多时候是用来讨好皇帝的,比如武则天在活着的时候就享有过很多尊号,像什么“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策金轮大圣皇帝”。后来,有的皇帝的尊号长达20多个字,显然是大臣在溜须拍马。前面说了庙号、年号和尊号,其实皇帝还有一种称号,叫谥号。在古代,王侯将相死后都会有谥号。谥号是干什么用的呢?古人讲究,活人称名,死者称谥。使用谥号可以避免直呼死者名字。谥号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这就是评价死者,教育后人。但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他死后,继任者一般都会尽可能给他说好话,这导致皇帝的谥号变得越来越浮夸,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竟然有25个字,完全是褒义词堆砌,已经完全失去评价的作用。皇帝有谥号,大臣也有,好在大臣的谥号没有膨胀起来,能比较规范地反映朝廷对他的总体评价。就拿清朝的情况来说,谥号用字总共有70个字,可以两两组合。第一序列的谥号是“文”字打头的。最高级别的谥号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文成”“文忠”等等。清朝官员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在死的时候获得“文正”这个谥号。晚清时期,张之洞觉得自己干的事情很多,成绩卓著。后来听说曾国藩死了,竟然获得最高级别的谥号“文正”。张之洞愤愤不平,明明自己干的事情最多,怎么曾国藩享有这个谥号呢。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只获得“文襄”这个谥号,不仅远远比不上曾国藩的“文正”,比李鸿章的“文忠”还要低十几级。
《中国姓名史》4.第三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国姓名史》4.第三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