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名史》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先看姓名有什么用?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姓名可以作为一种标签,把你、我、他区分开。今天我们使用的姓名,主要承担的就是这个功能。其实,这么说还不够准确,姓名不只是在区别“你、我、他”这样的个体,也是在区别“你们、我们、他们”这样的群体。作者提到,代表个体或群体,是姓名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早在几百万年前,人类从“灵长目”下的“类人猿亚目”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有一种需求迅速提高,这就是社交。比如打到猎物后怎么分配;占了别人的地盘,怎么化解矛盾,都是社交问题。而要进行社交,就得分清彼此,这时就要用到姓名。姓名可以分为两类,通过姓名代表个人,是私名,代表群体,是公名。 我们先说私名。我们今天说“姓名”这两个字,指的就是私名,也就是专属于一个人的名字。今天,我们取名字,可得仔仔细细想好久,有的甚至要翻家谱、查典籍、请先生。但在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私名取得非常随意,主要是依据个人的外貌、形体特征来定的,比如“胖子”“高个子”“大耳朵”之类的。人类早期的私名,更像是现在的“绰号”。这个也好理解,在原始社会,每个部落都是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社会。一个人一生主要生活在部落内,只要能在小范围内区分彼此就好了,所以,起私名的时候,没那么重视。随着劳动水平提高、生存范围扩大,部落和部落之间,部落联盟和部落联盟之间来往越来越多,这时,要想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区分敌我,各个族群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称号。 因此,公名出现了。“图腾”就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公名。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指挥熊、罴、虎等六种野兽和炎帝在阪泉之野作战。为什么黄帝能统领野兽呢?六种野兽很可能是六个氏族的图腾。这六种动物里,“熊”排在第一位,而史书经常把黄帝称为“有熊氏”。可见,崇拜熊的这个氏族应该是最强大的,黄帝就属于这个氏族。你有没有发现,“有熊氏”这个名称,既可以指代黄帝这个个体,也可以指代一个群体。其实,在原始社会,有的时候私名和公名是一样的。比如,“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既是氏族领袖人物的名字,也是所属氏族的名字。姓名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吗?为什么私名和公名还能混用呢?我们拿“燧人氏”来举个例子。“燧人”是什么意思呢?“燧”是一种取火的工具,“燧人”就是掌握取火技术的人。传说,燧人氏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但我们可以想到,完善人工取火的方法,不可能是哪个人的独立发明,应该是一群人长期实践的结果,所以“燧人氏”应该是氏族的名字。在这个氏族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某位首领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他的故事被口口相传。后来,燧人氏这个氏族被忘记了,但他们的那位首领被写进历史。燧人氏从公名,变成私名。指代群体和个体,这是姓名最基础的功能。这个功能一直持续到今天。其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姓名还发挥过很多重要功能,比如表明人们的等级高低和身份尊卑。这个功能,我们今天还能在一些欧洲人的名字里看到蛛丝马迹。像法国作家居依·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德国政治家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意大利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这些名字的构成都是,人名+介词+地名,表示“来自……的……”。这样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那时的贵族为了凸显自己的高贵,会在名字后面加自己的封地名。 中国古代的名字也可以体现身份高低,但呈现方式跟欧洲不一样。在先秦时期,看一个人是否高贵,先看他有没有姓氏。姓氏不是谁都有的,是天子赐给的。我们今天常用的“百姓”这个词,原本指的并不是普通民众,而是专指地位高贵、拥有姓氏的贵族。而且,获得姓氏之后也不是说就一劳永逸了。一旦沦为奴隶,还会失去姓氏。不过,后来人们逐渐都有姓氏了,姓名还能体现地位的高低吗?古人又想出别的办法。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出现一些影响力巨大的家族,这些家族掌握大量社会资源,比如琅琊王氏、陇西李氏、清河崔氏。由于皇帝统治需要这些大家族支持,所以官方会给这些大家族背书。东晋南朝时期,就出了一本《姓氏簿状》,给各地的姓氏划等、排序。到唐代,武则天觉得自己出身不够显赫,当政后她就做了一件事,组织编修《姓氏录》,把自己的“武姓”的顺序往前调。可以看到,姓氏在当时多么重要。但这个状况在唐玄宗时期发生转向,安史之乱爆发后,那些盘根错节的大家族遭受重创。而且,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把人按照门第划分为若干等,很容易造成社会分化,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上升。所以安史之乱平定后,再给姓氏排序的时候,就不再按照门第排序,而是按照读音排序。也就是说,姓氏体现地位高低这个功能,在唐朝中后期就逐渐下降,慢慢消失了。除此以外,姓氏在古代还能发挥什么功能呢? 在中国历史上,姓氏还承担着一项很重要、很实用的功能,这就是规范婚姻秩序。今天,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近亲繁殖有潜在危害。古人当然不知道“近亲繁殖”这个概念,但由于古代人口流动性有限,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氏族内部通婚,会造成人种退化现象。于是,在周代的时候,中国人就形成“同姓不婚”的共识。不过,随着人口增加、流动性变强,很多同姓的人已经不再有亲密的血缘关系。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即便是同族同姓,经过若干代后,男女婚配也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同姓不婚”这个古老的传统被人们逐渐放弃了。除了规范婚姻,古人还会拿姓氏来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就是“弥补命运缺憾”。什么意思呢? 中国文化里一直都有“命运”这个说法,《论语》中就有一句话:“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知命”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普通人也想了解自己的人生走势,怎么办呢?这就得“算命”。所以,小孩一出生,就要请算命先生算一卦,看他一生的命运怎么样。如果有什么问题,就在取名字的时候来补救。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叫《故乡》,鲁迅在文章里提到自己的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闰土生时,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你看,“闰土”这个名字,就是用来“弥补命运缺憾”的。算命没有科学性,但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书作者引用了这样一个观点:算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个人在心理上获得暗示刺激,从而求得心理平衡。这种效果类似一种温和持久的心理治疗”。 姓名的功能,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比如,姓名可以体现社会评价,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名声”,什么是名声呢?就是社会公众对某个人德行、能力的评价。比如,《红色娘子军》里有个恶贯满盈的角色,人们叫他“南霸天”。《半夜鸡叫》里那个狠毒狡诈人物被叫作“周扒皮”。《水浒传》里有位扶危济困的“及时雨宋公明”。你看,“南霸天”“及时雨”这些名字,体现的就是名声,也就是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 有的时候,由于某个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名字也会成为某种品德、能力,甚至是某种物品的代名词。比如我们会用“华佗”来指代医术高明的人,用“杜康”来指代酒,这都是在发挥姓名的指代功能。 你看,正如作者说的,姓名是个文化系统,有非常丰富的功能,除了指代个人或群体,还可以体现社会评价、指代特殊事物。有一些功能,现在可能过时了,但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了解姓名的历史,其实也是在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中国文化。
《中国姓名史》2.第一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国姓名史》2.第一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