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老板》3.管理者如何领导天才

《爱因斯坦的老板》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管理者如何领导天才?

爱因斯坦的老板读书笔记

既然从本质上看,招纳天才就像是在做投资,那么,要想制造预期之外的收益,你就得明白一个道理:天才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惯出来的。怎么个惯法呢?我们接下来具体说一说。

首先,你要以他们的能力版图为核心,为他们搭建一个得心应手的协作团队。在这里,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天才都是「孤胆英雄」,靠一个人的头脑,用一支笔、一张纸写写算算就能出成果。其实完全不是那样,天才也是需要团队协作的。比如,爱因斯坦就因为没有合适的团队吃了不少苦头。爱因斯坦隶属于IAS的数学系。数学系的领导者是著名的数学家奥斯瓦尔德·维布伦,他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管理者,他经常过度干涉爱因斯坦的工作。当初爱因斯坦除了选择加入IAS以外,他还有另一个选择,加入加州理工学院。而爱因斯坦之所以下定决心进入IAS,就是因为他的大老板弗莱克斯纳答应爱因斯坦,让他和他的助理德国数学家沃尔特·马耶尔一起入职工作。然而刚到数学系,维布伦就把马耶尔安排到了其它项目中,并给他一个独立职位,使爱因斯坦没有得心应手的科研伙伴。而这个维伦布还多次拆散过爱因斯坦和他的其他研究伙伴,比如物理学家伯格曼、数学家英菲尔德。在维布伦的排挤下,爱因斯坦非常绝望。在一次数学系的全体会议上他对英菲尔德大声说「我要告诉在场的人你有多棒,我们正在一起做一个重要的科学项目……然而,他们中间从来没有人帮过我。」

这种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方法大大降低了天才们的工作效率。天才数学家维布伦因为嫉妒爱因斯坦而分散了注意力,而爱因斯坦因为肮脏的办公室政治变得孤立无援。这场巨人之战中,最后的输家是我们。爱因斯坦一生中从未解决引力和电力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依然困扰着我们。我们很难想象,如果马耶尔、伯格曼、英菲尔德可以和爱因斯坦持续地进行研究,会发生什么。爱因斯坦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天才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惯」出来的。他需要我们以他的能力版图为核心,为他搭建一个能让他发挥最大优势的协作团队配置。

但是要注意,团队成员也不是越多越好。团队的智力成就不是所有天才智商的加和,过多的天才反而会降低合作的效率。哈佛大学的哈克曼教授进行过一项企业团队规模的研究。他发现,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大,各部门之间运作所需要的联系也会呈指数型增长。最终,交流沟通的重担,信息传递的不畅都会导致天才们效率的下降。哈克曼认为,再大的企业,它其中的小团队人数规模也不能超过9个人。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会使团队成员缺乏一种稳定带来的安全感。

既然天才是惯出来的,你就得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他们在团队中才能有安全感和价值感。人们还有对天才还有一个误解:天才不需要被引导,应该给他们完全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美好。爱因斯坦的老板弗莱克斯纳也是这么认为的。爱因斯坦到IAS之初,弗莱克斯纳并没有给他定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因为他觉得天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己作为一个平凡人没有资格告诉一个天才该做什么。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爱因斯坦非常迷茫,他无法感知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功用和价值。他在一次社交聚会上开玩笑地说道,他来IAS的主要目的是让人观赏,而不是做任何实际的工作。意识到这点后,弗莱克斯纳立即为团队制定了一个共同愿景:打造世界一流的数理研究院。在这个愿景内,每个小团队又形成了一个个任务闭环。他们在这个闭环内循序渐进地攻克难题,验证想法,获得了方向感和成就感。有了共同的愿景和项目任务,天才们才能不再迷茫,专注于为团队工作。这告诉我们,要想投资达到预期外的收益,管理者就需要为天才们描绘出一副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下,也要让他们在自己的任务里,有一个最小化闭环的成就感,最终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

除此之外,你还要时刻为你的天才筛选灵感。很多人对管理天才的第三个误解是,管理者需要一直鼓励天才坚持自己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是反过来的。天才的思维过于发散,管理者要做的,恰恰是帮助他们收敛自己的想法。天才就像猫咪追逐激光笔的红点一样,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去追逐那些闪现在脑海中的好点子。虽然这些好点子使天才非常多产,但并不是所有的点子都值得团队付出努力。这时候,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天才「过滤」脑海中有干扰性的灵感,帮助他们聚焦于创造额外的收益。

那管理者该如何区分哪些灵感是创新,哪些灵感是分散精力的干扰呢?赫罗马斯提出了「三步走」的评估方式。第一步,需要评估这个想法是否新颖。不新颖的点子可能已经被前人验证失败,或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坚持将实验失败的论文也发表出来。知道哪扇门是关上的对团队来说至关重要。第二步,评估这个想法是否可行。火星之旅是可行的,但金星的大气中含有硫酸,温度高达470摄氏度,足以让铅融化。哪怕是天才成员想法,由于现有的财力和技术无法支撑,也不要轻易批准这个实验。第三步,要评估它的实际效益是否大于机会成本。试想,如果这个想法走向了死胡同,你们整个团队的其它项目的利益会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你看,天才根本不是管出来的,是惯出来的。你要为他搭建一个自己的协作生态、为他提供足够的方向感和安全感,也要时刻帮他过滤掉干扰性的灵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你的团队中发挥出最大优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爱因斯坦的老板》3.管理者如何领导天才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