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感》2.第一部分

《目标感》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在寻找目标的过程中,都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我们先从戴蒙的研究中目标感最弱的那一类人,也就是疏离者说起。疏离者指的是那些在戴蒙的调查和访谈中没有陈述任何目标的人。戴蒙在书里举了个例子:有个18岁的男孩名叫汤米,是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对学校里教的任何东西都提不起兴趣,不过他也不打算退学,因为他觉得学校外面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汤米觉得大学里的课程“很好混”,这让他挺开心的。他不在意选什么课,随便学点什么都行。他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对未来也不感到焦虑。他觉得“目标”这种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像汤米这样的疏离者其实相当常见。你可能就认识几个这样的人。甚至,我们在人生中某些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阶段,也可能产生过汤米这样的念头。在戴蒙做研究的那几年里,美国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对长远的目标不以为然。他们已经步入成年,其中一些已经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但他们并没有为进入社会做好打算。一份对2000至2006年间的美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每三个学生中有两个在毕业后搬回了父母家,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在家里待的时间超过了一年。即便是找到了工作,他们也并不追求长久的事业。在工作中遇到稍微不顺心的事,他们就选择辞职,回到父母身边。这些年轻人在亲密关系上的投入也往往有所保留,不愿意走入长久的婚姻。在戴蒙看来,汤米这类疏离者最大的误区,就在于他们对现状是满意的。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社会风气有时候过于温和,会让这些疏离者更加意识不到他们的处境是危险的。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上,有不少人都认为,这些年轻人的选择没什么问题,甚至还有些好处。比如,他们长期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这会让他们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再比如,他们在学业和事业上都还没有明确的方向,那就可以利用好这段时间,探索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这两种乐观的看法,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上也很常见。不少父母亲都希望孩子毕业后回到自己身边,不一定要追求多么理想的工作;很多年轻人也喜欢把“人生的开放性”挂在嘴边,声称他们在探索更多的可能。这些乐观的看法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情况呢?在戴蒙看来,非常有限。的确有少数的年轻人在认真地思索未来的道路,但绝大多数的疏离者只是漫无目的地生活着,过一天,算一天,他们并没有付出任何努力去探索人生的方向。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在短期内让他们感觉轻松,但从长期来看,假如他们一直拒绝承担家庭和事业的责任,随之而来的空虚感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会极大地消耗他们的心力。戴蒙相信,对于疏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早地认识到疏离状态的危险性,认识到目标感对幸福的人生是不可或缺的。在戴蒙的研究中,比疏离者目标感稍强的一类人叫做“空想者”。空想者能够表达出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但他们几乎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去把目标付诸实践。我们还是用一个例子来给空想者画像:莎拉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她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在学习之外,莎拉关心时事,了解文化趋势,还交了很多朋友。在她广泛的兴趣里,莎拉最喜欢的是电影和戏剧。曾经有几回,她在学校的戏剧表演中担当过主角。莎拉是一个十分理想主义的人,她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因为喜欢电影,她模模糊糊地想过,用电影来给世界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比如,拍一部纪录片,反映女性面临的困境,引发人们的关注。听起来,莎拉的生活状态似乎很积极,很健康。她的目标感也确实比汤米那样的疏离者强了一些。毕竟,她好像知道,电影和戏剧是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戴蒙提醒我们,莎拉在探索目标的道路上落入了一个常见的误区,这个误区我们很多人都会忽略,这就是她混淆了消费者和从业者。这就好比你喜欢听音乐,就说自己想做一个音乐家;你吃到一盘好菜,就说自己要开一家米其林餐厅。当然,这种作为消费者的兴趣可能会支撑一个人去了解一个行当,进而成为一名真正的从业者,这样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戴蒙想要提醒我们的是,在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从业者对事业的热情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还是拿莎拉来说,她喜欢电影,但她在大学里学的是英国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和她的兴趣沾边,但并不足以提供她进入电影行业必备的全套技能。莎拉自己的确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参加学生的戏剧表演,还用业余时间剪剪视频,但她不了解电影行业的竞争有多激烈,也不了解,要跨过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她还需要接受哪些专业的训练。她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了解这些必要的信息。莎拉这类的空想者最向往的职业是娱乐明星、体育明星、金融高管、宇航员和诗人。空想者们对这些职业显然有一些浪漫的想象,但他们中间极少有人为这场漫长、曲折、充满不确定性的梦想之旅做好准备。在戴蒙看来,空想者们最需要的是现实的锻打,这可以帮助他们把空想和现实连接起来。说完了空想者,我们再来说说,比空想者目标感更强的一类人,“浅尝辄止者”。和空想者比起来,浅尝辄止者对目标的认识更加明确,但他们仅仅是认识到了自己能从目标中获得哪些表层的利益,至于这个目标对更广大的世界意味着什么,他们并不了解。我们还是来举个例子:有个17岁的男孩名叫罗伯特,还在读高中。他对未来有一套明确、长远的打算。高中毕业后,他想要加入军队,退伍后,再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为什么要参军呢?罗伯特说,参军可以带来荣誉。而且,在美国,政府部门会吸收很多退伍军人,政府的工作很安稳。看起来,罗伯特很清楚他的目标能为他带来哪些回报,而且,和空想者们不同的是,他也清楚为了达成目标,他需要付出哪些努力,获得哪些支持。他知道入伍后,他需要学习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也知道他需要很多人的帮助。罗伯特已经在为他的目标努力了,他刻苦学习,拿到了毕业入伍要求的成绩。罗伯特这类的浅尝辄止者和空想者们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已经在实践中向着目标迈进了。为什么这样的人还被叫做“浅尝辄止者”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自己的目标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军人这个职业最吸引罗伯特的地方是额外的待遇和外在的虚荣。当被问到军队对社会有什么意义时,他只能模糊地说出,人民需要得到保护。他还没开始服兵役,对军人要怎么保护人民并没有真实的体感。而且,在罗伯特心中,这个崇高但抽象的意义显然是排在现实利益之后的。目标对于世界的意义为什么重要呢?戴蒙在书里打了个比方,他说:一个掉进水里的人,要想不沉下去,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游泳。因为只有在方向明确的运动中,人才能保持镇定,并且最终抵达岸边。在戴蒙的这个比方里,落水者求生的欲望就好比一个人的目标感。疏离者毫无目标感,他们会直接放弃挣扎,任由自己沉下去。空想者有模糊的目标感,他们想要挣扎,却找不到合理的发力方式。像罗伯特这样的浅尝辄止者找到了某种发力方式,能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他们在水中从容地漂浮着,看起来好像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但他们的目光总是局限在自己身上,局限在眼前的利益上。他们还没有抬起头望向岸边,还没有把自己的目标锚定在自己之外的更广大的世界上。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还没办法朝着明确的方向稳定地前进。就拿罗伯特来说,假如他不明白军人这个职业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那他就不可能贯彻一个职业军人真正的使命。假如他只是想要通过入伍来谋取私利,获得荣誉和稳定的生活,那他又怎么可能为了保护人民而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呢?浅尝辄止者从目标上看到的短浅的利益,往往不符合世界对这个目标真正的期待。短视是浅尝辄止者们追求目标路上的最大阻碍。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目标感》2.第一部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