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5.总结

《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学误入歧途,是因为“误以美为真”,也就是想用漂亮的数学模型或逻辑推理来代替对真实世界的探究。在大萧条以前,经济学家把市场视为完美或接近完美的经济机制,这种观念在大规模失业面前说不过去,于是有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是随着大萧条的记忆逐渐淡去,经济学家又陷入了对完美模型的痴迷。 就拿淡水派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市场一定有效,所以不相信前面提到的保姆合作社的案例中,对于“有效需求不足”这种概念的解释。 在他们看来,普遍的需求不足不可能发生,因为价格的变动总会使供需达到平衡,假如人们需要更多的保姆票证,这些票证的价格就会上涨,比如从每张兑换半小时服务提高到每张兑换40分钟,或者说,提供一个小时的保姆服务所需要的票证会从两张减少到1.5张。这样一来,因为流通的票证的购买力提高,人们会感到没必要囤积更多票证,因此也不会有经济衰退。 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看到的经济衰退不就是没有足够的需求来让所有愿意工作的人得到就业机会吗?淡水派经济学家会说,表面看到的现象可能有欺骗性。在他们看来,精巧的经济学已证明需求的全面萎缩不可能发生,也就意味着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甚至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假定了人是完全理性的,市场是完全有效的,所以得出“失业都是自愿、衰退有益经济”的结论,这是不是很荒诞呢? 经济学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接受现实的图景:市场经济有许多优点,但也充斥着缺陷和摩擦。为此经济学家要做很多努力。首先要认识到,金融市场不是完美的,它有很多集体非理性产生的错觉;其次要承认,凯恩斯主义仍然是我们理解衰退和萧条的最好理论框架;再次必须努力,把金融市场的现实问题纳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模型之中。当然,要让这些努力得出有用的结果,经济学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再看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它除了展现经济学家的不同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方法上对我们的提醒。对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来说,应该知道市场是不完美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理论和实践也要不断随之修正,努力改进,适应现实的发展。而对普通人来说,要记住像“实事求是”这样的道理,听多了就会变成正确的废话,它会像白开水一样让我们感到平淡无味,却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进步指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5.总结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