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名史》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古代姓名的功能很丰富,可以想到,古代的姓名也会比今天更复杂。接下来,我们把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作为案例,看一下古人的姓名是怎么构成的?乍看,屈原好像是姓屈名原。其实,屈原姓“芈”。屈原有楚国王室血统,楚国王室姓“芈”,所以屈原也姓“芈”。那屈原的“屈”是什么呢?这是屈原的氏。当初楚武王生了一个儿子,把这个儿子封在一个叫屈的地方,于是后人就以“屈”为氏。说完屈原的姓,再看他的名。看起来,屈原的“原”好像是他的名,其实,“原”是他的字,屈原的名是“平”。在这里稍微总结一下,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 这还没有完。屈原在《离骚》开篇一段,有这么一句:“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不是名“平”,字“原”吗?为什么又说自己名“正则”,字“灵均”呢?明代的王夫之猜测,这可能是楚辞文体导致的。诗歌创作要讲究意境和文采,所以,屈原把自己的真名隐去,找含义相近的词替换,比如“正则”对应的是“平”,“灵均”对应的是“原”。也有人解释,这可能是楚地取名的风俗,“正则”和“灵均”是占卜之后获得的名字。 总之,屈原的名字很复杂。不过,屈原的名字虽然复杂,但是有规律。并不是所有古人的名字都这么规则。翻开古代文献,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名称。遇到一个贵族的名称,可得小心,我们可能会遇到身份、爵位、职官、封地名等各种信息的排列组合。比如,淮阴侯韩信,虽然只有五个字,其实包含四个要素,“淮阴”是封地名,“侯”是爵位名,“韩”是姓,“信”是名。再比如萧相国,这是“姓+职官名称”。周公,这个名称包含两个要素,“周”是国名,“公”是尊称。再来个复杂的,《封神榜》里有个人叫崇侯虎,这个人助纣为虐,对百姓施加炮烙之刑。别看这个称呼只有三个字,听起来很规范,其实也包含三个要素,“崇”是氏,“侯”是爵位名称,“虎”是名。如果是一些社会名流,他的名字里可能会有亲属称谓、行第、美称和尊称。比如,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夏。这个名字包含两个要素,“子”是个人名中的美化语,“夏”是他的字。听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有点乱。那我们就来个正本清源。古人的名字虽然复杂,有的时候规律性也不那么强,但结构要件归纳起来,无非主要是这么五类:姓、氏、名、字、号。今天,我们把姓氏当成一个词用,其实不只是我们今天不分姓氏,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里多次提到孔子“姓孔氏”,汉高祖刘邦“姓刘氏”。你看,司马迁那个时代就不再区分“姓”和“氏”了。严格区分姓和氏,那是先秦的事情。在先秦时期,“姓”和“氏”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解释。简单说,“姓”体现的是血缘,“氏”体现的是地位。我们先看“姓”,“姓”这个字,从两千多年前的甲骨文、篆书到今天,几乎没变过,都是一个“女”,再加一个“生”。这其实揭示了一个秘密:姓体现的是血缘。一个人只要生下来就有姓,血统相同的人,姓也一样。有一点很有意思,在原始社会,明确的一夫一妻制还没有形成。小孩出生后,确认母亲要比确认父亲更容易。所以,姓从母不从父。中华先民的姓,都带有“女”字旁,比如周王室的姬姓,秦王室的嬴姓。那“氏”是怎么回事呢?随着人口繁衍、农耕发展,男性的体力优势凸显出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母系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过渡,原来血缘关系是以母亲计算的,现在转换成父系计算。这样一来,姓就分化出氏,比如,传说中的黄帝是轩辕氏,炎帝是烈山氏,尧是陶唐氏,舜是有虞氏。既然“氏”是“姓”的分支,“姓”体现血缘,“氏”更能血缘脉络,为什么说“氏”体现的是地位呢?这是因为,“氏”跟土地、民众密切相关。来看一下,“氏”是怎么获得的。在周代,周天子把他的亲族分封到鲁、晋、郑、吴、蔡、魏等地,同时把土地和民众赏赐给受封者。这时,鲁、晋、郑这些地名,就会成为受封者的“氏”。你看,有“氏”的人,是有土地和臣民的。“氏”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为什么后来,人们不再分“姓”“氏”呢?前面提到,“氏”是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周王室把亲族分出去,形成一层一层的统治秩序。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这种秩序被逐渐打破。直接导致姓氏合流,还得说到秦国统一全国。秦朝建立后,不再实施分封制。没有分封,也就不会出现新的“氏”了。区别“姓”和“氏”逐渐失去原来的意义。而且,秦朝中央在全国推行的户籍制度。不论是贵族出身还是平民出身都要有名有姓,既然大家都有,那就没必要多此一举既有“姓”还有“氏”。这么一来,从秦开始,人们就把“姓氏”混用,直到今天。说完姓氏,我们再看名、字、号。先来问你一个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姓”和“名”哪个更重要呢?我们经常提到,中国人的姓名和欧洲人的姓名有一点很大不同:欧洲人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相反。对于重视家庭和祖先的中国人来说,“姓”显然是最重要的。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名”的关注要更多。孟子说过:“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姓是家族给的,是共有的,而名是独有的。既然名是唯一可以自己把握的东西,当然要更加重视了。所以,“名”在中国文化中,已经不仅仅是代号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种值得人用一生时间去经营的社会符号。中国人说话讲求“名正言顺”,活一辈子希望“名垂青史”。所以,中国人对取名字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不只是我们今天取名字要大费心思,早在2700年前的春秋时代,鲁国大夫申繻就曾提出取名字的“五种方式”“六种规则”。我们今天常把名字连在一起用,但在古代,名字是得分开取、分开用的。前面讨论姓氏的时候提到,姓氏合并,是在做简化工作,方便使用和管理。那一个人既有名又有字,这么复杂不是又退回去了吗?其实,“名”和“字”的用法不一样。简单说,“名”是自己叫的,“字”是别人叫的。中国人特别看重“名”,古人讲“名以正体”。“名”的作用是代表个体的独立存在。在古代,小孩出生后,家长就会给他取“名”。这意味着,人一出生就领到一张身份证,这个社会系统中出现一个独立的个体。但这个时候,家长不会给婴儿取字。“字”是成年后,才会有的。在古代,男子二十成年,女子十五成年。成年以前,只有“名”,没有“字”。正因为这样,古人习惯把未成年没有定亲的女子称作“待字闺中”。为什么,古人成年后才能取“字”呢?古人讲究“字以立德”,也就是说,“字”可以表明一个人的德行。由于未成年之前,小孩的品性还在形成中,所以没有“字”。这个解释有点冠冕堂皇,实际答案或许是出于社交礼仪的考虑。成年之后,长辈或者地位高的人称呼自己的名没什么问题,但同辈之间直呼大名就有点奇怪。就像现在朋友、同事之间会拿昵称来称呼对方一样,古人取“字”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刚才提到“字”用来“表德”,用“字”称呼对方,就像是在赞扬对方的品行,这样既有礼貌,又很亲近。话说回来,毕竟“名”和“字”指代的是同一个人,所以,“名”和“字”是有密切关联的。一般来说,名和字的含义或者是相近的,或者是互补的。比如屈原的名“平”字“原”,这两个字含义就是相近的。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他的名是“赐”,字是“贡”,一来一回,含义正好相反。说完姓、氏、名、字,还剩一个“号”。姓、氏、名、字,已经够复杂了,为什么还要号呢?这就像我们都有名字,但在登录社交软件,或给作品署名的时候,还是喜欢再给自己起个独特的名字。“名”和“字”都是家长起的,“号”最大的特点,是由自己决定,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数量也没有限制。
《中国姓名史》3.第二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中国姓名史》3.第二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