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退却》1.概述

《大象的退却》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2021年春夏,很多人都会牵挂从西双版纳向北迁徙的十几头大象,它们要到哪里去?它们为什么离开家?它们能找到新家吗?它们会得到更好的照料吗?西双版纳的森林到底什么样?大规模种植的橡胶林和茶树,进一步缩小了大象的生存空间,那么,人的利益和大象的家园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这种冲突能解决吗?我带着疑问去看这本《大象的退却》,看完之后,这些问题似乎变得更加无解。
其实,这本书很有点儿“标题党”的意味,书名叫《大象的退却》,但讲大象的内容只是第二章。书中说,三四千年前,大象出没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商代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过象骨,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到公元第二个千年,大象就只能在南方活动,在上一个千年的后半期,大象渐渐退却到中国的西南部。对大象来说,这当然是一场灾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象在与人类的持久争斗中败下阵来,人类定居地的扩张,侵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不过,这本书讲的可不只是野生动物聚居地的变迁,而是一部完整的中国环境史,它研究的是4000年来中国古人与环境的互动,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
本书作者伊懋可是一位汉学家,1938年生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曾在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海德堡大学任教,在哈佛大学做过访问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的模式》《华人世界变化多端的故事》等等。他说,之所以研究中国的环境史,是因为中国文字记载悠久且连续,研究几千年来的环境变迁、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会给今日世界带来启迪。
他的成名作是1973年出版的《中国历史的模式》,在那本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假说,“高水平均衡陷阱”。他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虽然运作良好、管理有效、人工便宜,但也正因如此,当时缺乏投资于技术突破的驱动力,其结果是一种高水平上的停滞状态。而在这本《大象的退却》里,伊懋可想说的是,中国古代的农耕生活,过度消耗资源和劳力。他说,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认为要尊重自然,认识到人无法再造自然;另一方面,他们驯化、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在前现代几乎独步世界,其程度肯定比大多数西欧、北欧国家要高。
在书中,伊懋可解读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文,考证汉人在贵州的开拓,分析古代的水利工程,描述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念。他的写作主旨是客观地考据和记录,书中会写到一些古人破坏环境的行为,但他并不是要去控诉这些行为,而是希望搞懂中国古人对环境的理解方式和应对方式。你会发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人与环境的互动往往是难以预测和捉摸的。
我对这本书的解读,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象的退却”,看大象的生存空间是如何一步步被压缩的。第二部分是“森林砍伐”,庄子论述“无为”的时候,曾经这样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作者发现,庄子在这里讲的不只是“无为”思想,还有滥砍滥伐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水利工程的技术锁定”,作者认为,维持一个有效的水利灌溉系统,代价太高昂了。第四部分,我们说说古人环境观里的“风水”和“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会把自然灾害看作是老天的惩罚,有人做错了事,老天爷怪罪了下来,就会有自然灾害。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大象的退却》1.概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