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另一半》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在第一部分里,我们大概了解了两种沟通模式的差异。在第二部分着重讲一下,男性更多采用的报告式沟通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看看报告式沟通的优点:有一对还算恩爱的夫妻,丈夫斯图尔特是报告式沟通,而妻子丽贝卡是情感式沟通。私密场景里,丈夫斯图尔特沉默,而妻子丽贝卡说个不停,而在公开场景里,情况发生了对调。每当遇上家长会和社区委员会之类的场合,站出来说话的总是斯图尔特。丽贝卡就像鸵鸟一样逃避发言,因为她会想象到,别人可能不喜欢她说的话,可能觉得她的声音难听,她不喜欢被评价。如果她鼓起勇气想说什么,她也需要时间组织,然后等着被点到名。她不愿意将自己送上舞台中心接受众人目光的审视。而之前沉默的斯图尔特可以直接站起来,在一群陌生人面前,沉着地说出他想的话。在利用说话来引起他人注意这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得心应手,这也是报告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的核心差异。擅长报告式沟通的好处显而易见:你可以获得更强的影响力,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职场,甚至是在社会活动中,都会让你快速被看到,获得声望和影响力。斯图尔特不是特例,在演讲结束的提问中,男性的确总是第一个提问的,而且他们的发言频率也更高。私密场景里,男性或许觉得女性说得更琐碎了,听众越少,所有人之间越熟悉,听众和发言人的地位越平等,就越是像情感式沟通。而公众场合里,女性可能会感觉男性有些夸夸其谈。这是因为参与对话的人越多,彼此之间越陌生,听众和发言人的地位等级差别越大,对话就越接近报告式沟通,而这正是男性习惯的讲话方式。在那些会让男性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的场合,或是需要震慑众人的场合,他们才会变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作者认为,这个道理还可以解释一个刻板印象。许多男性认为女性缺乏幽默感,几乎从来不讲笑话。而事实上,女性不是不讲笑话,而是男性们没能听到那些笑话,因为女性习惯了私密的情感式沟通,她们不给不熟悉的人讲笑话。女性更喜欢把笑话讲给同性,那是闺蜜之间的私密的嘻嘻哈哈。讲笑话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自我展示,它要求发言者争夺舞台中心,证明他们的能力,这个压力不亚于做一个公众发言。男性更熟悉这种通过娱乐他人来建立联系的方式。而且,讲笑话的人是发言人,其他人是听众。特别是以某人为对象开玩笑,这是一种将自己置于更高地位的行为,开玩笑的人,体现了作为知情者和掌控者的能力。而让他人发笑,让你拥有了暂时压制他人的力量。在笑的那一刻,一个人是暂时失能的。有时候,有一些男性为了显示权威和敌意,在可笑可不笑的情况下,他会选择故意不笑。习惯情感式沟通的女性不愿意给男性讲笑话,也是因为这样做,等于给了男性一个机会,去评价自己。如果听笑话的男性板着脸,讲笑话的人就很没面子,在女性看来,这完全不值得。但问题是,如果女性总是习惯扮演听众的角色,从不做玩笑的讲述者,那么这种公众场合里的不对等会持续扩散,女性就会越来越发不出自己的声音,成为一个只会微笑、点头和鼓掌的角色。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报告式沟通的局限性:举个例子,玛莎买了一台电脑,指导她的男店员让她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笨的人,他用各种专业术语解释东西,她不得不停下来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提问让她感觉自己无能,而他的回答也是不耐烦的,他似乎一直在强调一个信息:我是专家,我很聪明。你不懂,你很笨。你不如我。玛莎最后惊慌失措地离开了。这次交流给玛莎留下了阴影,那位男店员也根本没说明白到底怎么使用这台电脑。这位男店员,显然是一位习惯报告式沟通的人,他会通过说话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是拥有更多信息、知识或技能,处于优势的那一方。但是在服务客户的场景里,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也是缺乏专业性的。身为一名学科专家,作者泰南提到了一个她做学术交流时的感受,她觉得男生的问题总是咄咄逼人。通过采访她发现,年轻男生们往往认为挑战一名专家是非常自然的事,他们会通过质疑来削弱她的权威。泰南说,这种质疑和挑战,虽然表达了一种尊重,甚至对学术交流很有建设性。但问题是,在她感到自身受到挑战和攻击时,她不想给出任何回答,她拒绝玩这个学术搏斗的游戏。泰南的感受其实给仅仅使用报告式沟通的人提了个醒,尊重和厌恶的表现有时候很相似。有时候,没有人想要反驳一个人,可能并不是大家尊重他,而是大家反感他或害怕他。而在亲密关系中,男性的报告式沟通方式,往往会被更擅长表达感受的女性解读为不懂风情,这也导致男性在私密关系的沟通上,往往拥有更少话语权。泰南给出的建议是:当你面对一个情感式沟通的人时,请你明白,当对方在讲述自己生活的细节,甚至是过往的伤痛,这是ta在努力向你表示友好的意向。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注视对方,认真倾听,运用同理心主动寻找你们的相似点,千万别忙着教导对方。刚刚提到了一个点:注视对方。为什么男性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呢?因为男性往往会本能地把对视解读为敌意和性意味。比起女性,交谈中的男性总会看向别处,显得不是很投入,这可能是男性在避免尴尬。男性的投入体现在肢体语言方面,而非眼神,男性更习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同一时间往相同的方向做类似的动作,就像两只正在整理羽毛的天鹅,看似忽略彼此,其实用协同的节奏映照着彼此的举动,来显示“我们是朋友”。
《听懂另一半》3.第二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听懂另一半》3.第二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