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灵》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闪灵》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是影史罕见的天才。据说,他为了找到适合改编的故事,会买很多小说,读了几页觉得不好,就把小说直接扔到墙上。有一天,秘书发现很久都没有书撞墙的声音了,推门进去一看,发现库布里克在读的那本小说,正是《闪灵》。几年后,《闪灵》电影版问世,从此几乎坐稳了影史第一恐怖片的宝座。《闪灵》的恐怖不是那种让你捂着眼睛不敢看的一惊一乍,或残暴血腥,但却会让你看完以后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心里发凉。库布里克的改编,加强了故事的视觉呈现。比如加入了格雷迪被杀掉的那一双小女儿,她们静静地站在迷宫般的旅馆走廊尽头,已经变成一个经典的形象。又比如库布里克让温蒂无意间发现,杰克厚厚的打字稿上,竟然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谚语:“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杰克也变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一下子就暴露杰克已经彻底疯了。而且这种疯狂明显是工作的巨大压力造成的,是谁在逼杰克工作呢?其实就是杰克自己的“美国梦”。再比如,库布里克搭建的“远望旅馆”,故意让房间布局相互矛盾,在现实里不可能存在,也就难怪让观众总觉得不对劲了。库布里克还进一步拔高了《闪灵》的格局,把远望旅馆设定为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这样就强化“旅馆是美国缩影”这个母题,以及“文明光鲜的表面之下总有可怕的罪恶”这个中心思想。电影版的结局,旅馆并没被一把大火烧掉了事,而被冻死在旅馆外的杰克,则诡异地出现在旅馆1921年全员合影的老照片里,身着侍者的燕尾服,对着镜头微笑。以上种种,可以说对《闪灵》的故事做了不少巧妙的优化。但库布里克的改编,整体上淡化了故事里鬼的成分。照他的说法,这是一家人在封闭环境中一起慢慢发疯的故事,所谓的鬼,大多是心魔,是人本身的恶念和幻觉。为什么金对此大为不满呢?因为《闪灵》里的杰克有金自传的成分。金也曾染上酗酒恶习,倒是没打过孩子,但他坦然承认,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心里也有过暴力的念头。如果淡化了鬼的存在,也就淡化了鬼的责任,等于杰克要为恶行负更大的责任,而杰克既然被金视做自己的分身,终究不愿意杰克看上去太坏。其实,《闪灵》原文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怪物是真实的,它们就住在我们心里,有时候,它们会赢。”可以说金和库布里克的理解,本质上还是相通的。让我们再借用一次前面的怪怖概念:电影改编不就是原著的怪怖版么?金看电影版的感觉,大约就像看着一个和自己孩子眉眼很像,但气质却大不相同的人,故而显得格外讨厌。有趣的是,远望旅馆的原型,名字就叫斯坦利旅馆,而斯坦利,恰好就是后来《闪灵》的导演库布里克的名字。不知道这一点冥冥中神奇的巧合,能不能稍稍平息原著粉和电影粉之间旷日持久的论战。
《闪灵》4.第三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闪灵》4.第三部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